商业赋能开启非遗盛事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遗传承保护的关键在何处?如何为非遗创新更好地赋能?2019年12月12日上午,“論非遗辉煌成就 展非遗美好未来——中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200余位来自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以及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为非遗发展建言献策,成为这个岁末非遗领域的一大盛事。

创新助力非遗发扬光大


  作为“第七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此次论坛由中国商报社、中国收藏杂志社、中国商业创新大会组委会主办,华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协办。
  “在筹备此次活动的时候,有些领导、朋友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商业创新大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关系?首先要说的是《中国商报》旗下的《中国收藏》杂志,在创刊至今的近20年时间里,都在为非遗保护与传承鼓与呼。其次是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可以说,这项工作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另外,非遗不仅需要保护与传承,还需要通过市场和商业的力量,用创新的方法让它发扬光大。”中国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徐舰在致辞中表示。


中国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徐舰在致辞中认为,非遗的未来离不开商业与市场。

  据介绍,此次活动分为嘉宾演讲、圆桌论坛、颁奖典礼等环节。其中,圆桌论坛以“为非遗赋能创新方法”“非遗文化传播与创新”为主题。无论是嘉宾演讲还是圆桌论坛,可谓“大咖”云集。不少嘉宾都是长期关注非遗领域,并有着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专家学者以及资深人士。他们围绕传承与创新的主线,以亲身的经验和体会出发,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的观点,既生动形象又干货满满,一波又一波地带动着现场气氛,令听众直呼受益匪浅。


嘉宾演讲、圆桌论坛、颁奖典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意味着《中国收藏》杂志成立20周年系列活动的开启。

“大咖”畅言高见频频


  作为在工艺美术行业中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从2012年至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王山担任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执行主席。4年中,他与联合国教科文的相关官员及非遗工作者进行了广泛交流,探索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注意到,世界各成员国似乎无一例外地认为中国是非遗保护工作非常突出和杰出的国家之一。他在论坛上呼吁,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全社会广为关注,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是其表,教育是其本,现在很多业界同仁和大师、传承人已经有了足够的自信、自强,更为迫切需要的是文化的自觉,而且应当存留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正是有了这些为非遗传承保护坚守和呐喊的人士,这个领域的明天才会更加璀璨。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的共有40个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苏旭是2002年至2010年中国政府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官员,也是当时中国政府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的文化官员。这40个入选项目中的33项,就是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期间申报成功的。在活动中,苏旭与与会嘉宾分享了中国获得这一瞩目成绩的过程。据他介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前十位的排名中,中国遥遥领先,日本、韩国才有20多项,其他国家也只有十余项,“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世界非遗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非遗保护和利用应该相辅相成,不能顾此失彼,这是与会人士相当重视的方面。十年前,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曾牵头向联合国申报中国木结构营造技艺,并于2010年获得批复。作为当时的申报主持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托表示,市场性保护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在保护过程中,针对每一种类型,市场性保护有不同的方式,比如营造技艺的保护便可以注入新的方式——衍生品开发,从而让保护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与此同时,让非遗“活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是非遗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一点也成为与会人士的普遍共识。
  中国艺术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知名学者侯样祥近年来先后在中国美术馆策划大型艺术展览十余次,这也让他对于非遗的保护思考有不一样的角度,“从长远考虑,博物馆和市场是非遗传承的两条出路。传不下去的,就进博物馆。大家不要害怕非遗进博物馆,能进博物馆的都是精品,能传下去的靠的都是市场”。

各大奖项花落其主


  继嘉宾演讲和圆桌论坛之后,隆重的颁奖环节更是将活动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非遗传承功勋模范人物奖”“非遗传承先锋模范人物奖”“非遗传承新锐人物奖”三大奖项纷纷花落其主。
  据介绍,此次颁发的三大奖项,是为表彰近年来为中国非遗保护与传承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所涉及类别涵盖非遗十大领域。既有为传承手艺而始终坚守的大师级人物,也有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注入理论依据的专家学者,还有不断创新方式推进非遗持续发展的资深行业人士。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代表性创承人寸发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漆线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蔡水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技”泰斗牛玉亮等均榜上有名。在与会人士看来,正是因为有了他们,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明天才会更加璀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也意味着《中国收藏》杂志成立20周年系列活動的正式启动,文化活力和情怀就这样随着盛典的推进深深地荡漾开来。

观点选粹




  王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
  文化自觉不仅仅是存留于行业、存留于非遗,还存留于社会上的方方面面。举个例子,2008年受邀参加亚特兰大小雏菊艺术节,之前主办方特意嘱咐进入艺术节不要讲价。刚开始大家不太明白是为什么,后来才发现:比如根雕制作的鸟窝售价10美元,但有人付了15美元、20美元。最后大家得出结论:当人民文化自觉形成的时候,这种行为和举止实际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手工艺保护最强有力的支撑。如果市场都能以文化自觉的言行举止对待非遗,形成一个良性的生产环节与生产链条,那么非遗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刘鲁燕(人民日报海外版原编委委员、总编室主任)
  当进入信息化时代,乃至迈向数字化时代的时候,非遗传承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些都需要认真面对、着力破解。这一方面体现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生命的脆弱,要靠外力的支撑。非遗的特征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所以需要抓住创新发展这一关键。保护和利用是相辅相成的,围绕非遗开发出受大众欢迎的优质文化产品,把非遗的内涵更好地融入生产、生活,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取社会效益。这个过程是传承发展的必经之路。



  刘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
  从严格意义上说,所有非遗门类都是一种产品,无非有的有一定的商品性、市场性,有的则更侧重于文化性和艺术性,但它们都应该尊重产品的生产规律。不过在保护过程当中,针对每一种类型的市场性保护应该有不同的方式,我们需要利用创造力来丰富保护模式。现在除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外,行业当中又升华出一种研究性保护。保护本身是一种稀有资源,要提升保护质量、尊重研究内涵,使每一件保护工作本身变成带有研究性、学术性的对象。



  金坚范(中国文化促进会主席团咨询委员、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兼《文艺报》总编辑)
  非遗大多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要融入今天的生活有相当的难度。非遗传承创新关键就一个字:活。而要在“活”字上下功夫,我认为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活,跟生活有关系,必须重视生活性。在当下的生活中,又要特别关注年轻人的生活。第二个活是灵活的“活”,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非遗,但要把握好文化基因。第三个活字是活人的“活”。非遗要变,首先是活着的人要变,以人为本,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要鼓励我们的非遗从业人员、传承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苏旭(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文化官员、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原主任)
  2006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首届缔约国大会,中国以最高票当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国;2007年5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成都举办了特别会议,这是教科文组织在中国举办的首次制定国际规则的会议,意义十分重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2009年9月,在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共批准了23个国家的7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遗名录,中国有25项,超过了总数量的1/3。中国积极宣传和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约”精神,重视与其在非遗领域的合作,为世界非遗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侯样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
  非遗传承无非两条出路:传不下去的就进博物馆,能传下去的靠的都是市场。另一方面,历史上的传统工艺从来没有什么官方资助,市场是它们的最佳选择,产品、商品、市场、销售、利润等一直是传统工艺得以传承的关键。以瓷器为例,英文的瓷器即中国,但这与官窑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发达的民窑促成的。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畅通的都是民窑产品。在景德镇瓷器全球销售史上有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那就是明代中后期。正是在这个时期,青花瓷取代的青瓷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主打产品。从此,景德镇获得了成就,而青瓷则走上了数百年的萧条,这就是市场的选择力量。



  李宏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无论是探讨非遗传承人,还是非遗技艺,都离不开自我的地域性文化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再画一个圈,就是大的中国文化空间;我们再把这个圈往外扩,就是一个世界的文化空间。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一个项目,怎么看待传承人的手艺以及传承?一定要从文化空间整体的概念去研究,包括精神空间、社会空间、物质空间等等。



  吴南(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我认为非遗保护和传承在未来的发展中还有很大的空间。关于非遗的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观念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相比,非遗是一个更为新鲜的概念,是从物质层面深入到精神层面,通过对内涵的挖掘,为传统手工艺的研究、传承和发展注入全新的理念。二是非遗的创新还体现在产品设计与思想的创新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产品设计大多是形式大于内涵,而非遗所带动的新视角和新思路使文化创意设计具有了更强的中国文化个性,引导人们认识和思考中国式的生活方式。



  詹怡萍(中國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赋能这个词原本来自心理学领域,意在通过言行、态度与环境来进行改变。近几年,这个词越来越广泛应用到商业领域和管理学当中,而今天出现在我们这个关于非遗的论坛里。所以我的理解是,这不仅体现了商业与非遗已经有了一定联系,同时还预示着商业对非遗保护、传承、创新的全面介入。因此,我认为本届论坛对于非遗保护和创新发展来说具有开创性意义。实际上,ID保护、传承与创新不仅仅需要商业介入,也需要走在时代前沿的各个行业介入,比如互联网和新媒体。


其他文献
忙忙碌碌又是一年光景,此刻,不妨坐下来歇口气,让思绪飞一会儿……怎么,是不是觉得少了点音乐?不要着急——这张由《中国收藏》倾情巨献的年度唱片正要开始播放。听歌,听的是一种心情,收藏,藏的是一段记忆;一首歌可能有百种滋味,一件藏品或许千载难逢。先别忙着展望未来——叫上三两好友,备上美酒或咖啡,把那些言无尽意无窮的收藏旧事,都化在歌里一同回味。眼下,新的十年又将徐徐展开,带着美好回忆,起身拍拍行囊,我
期刊
白石老人曾自制有一方寿山黄芙蓉石闲章,印文为“偷得浮生半日闲”。在此印侧面的楷书边款中,白石老人感叹道:“忙忙碌碌何其烦,且偷浮生半日闲,吾一生辛苦,或吟诗涂画,或治印镌石,难得清闲也。白石”。一语道尽了闲章之真谛。  所谓“闲章”,精髓当然在一个“闲”字。有学者调查研究显示,从终身时间分配来看,一个人的一生闲亲暇时间平均大约占据了三分之一。怎么打发闲下来时光?有人选择购物聚餐自驾游,有人选择追剧
期刊
73 . 5亿港元!这是亚洲苏富比2019年交出的成绩单。虽然比2018年的76.8亿港元略有下降,但仍创造了亚洲苏富比成立46年来的第二高成绩,令其连续第四年引领亚洲拍卖市场。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表示:“连续四年领导亚洲拍卖市场,制胜关键在于我们对品质坚持不懈的追求、连绵不绝的创意,以及团队的专业知识。这些优势让我们充分把握亚洲市场的实力和潜力。”  2019年,苏富比在亚洲拍场收获了11
期刊
篆刻家在创作时并不都是“一本正经”的,他们通常以文字和艺术上的趣味透露自己的人生追求、倾诉人生的体验;也经常以令人费解的话语自我调侃;还有的则用大白话记录生活的点滴。总之,不要把闲章想得那么严肃,它可以包罗万象,带给你更多有关艺术与生活的话题。  此印文为“依隐玩世”,乃明末篆刻家归昌世代表作之一。内容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赞》“依隐玩世,诡时不逢”。半仕半隐,看似以一种不严肃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实
期刊
五天取得33.56亿元的成绩,2019年北京保利秋拍给人的印象只有两个字——火爆。  激战五天,41个专场共收获33.56亿元的总成交额,三件亿元拍品诞生、55件拍品超千万元成交、五个专场收获“白手套”,北京保利这份2019年秋拍成绩单可谓令人兴奋。在佳绩的背后,我们还能看到,本次拍卖依然是在市场深度调整、拍品减量提质的背景下进行的。几大重点板块都有亮眼的拍品呈献,但相比明星拍品带来的一时激情,它
期刊
5月28日,第十二届香港国际古玩展在香港会展中心圆满落幕。在不少观众看来,今年这一展会的最大亮点在于,除了保持其一贯高规格、国际化的“买买买”水准外,丰富多彩的展览与讲座活动为本届展会锦上添花。可以说,为期四天的展会,让现场化身为一座临时博物馆,为藏家和艺术爱好者们呈现了一场不一样的艺术盛宴。  “国际化”很抢眼  今年的香港国际古玩展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70余家参展商,包括书画、陶瓷、家具、杂项
期刊
Access是英国本土五家大银行为抗衡英国巴克莱银行的巴克莱卡而推出的英国本土信用卡品牌。从1972年到1996年将近24年中,英国五家银行先后推出了各自不同版本的Access信用卡。该卡虽然发卡品种不多,但它是英国本土信用卡品牌早期发展的珍贵历史见证。也正因为Access信用卡存世量较少,所以具有一定的收藏和研究价值。一家垄断  1966年6月29日,英国巴克莱银行推出了第一张巴克莱卡(Barc
期刊
保利厦门携众多珍瓷迎战五周年秋拍  古董珍玩板块近年来已经成为保利拍卖系征战拍场的重要“利器”,这一点从前不久结束的北京保利秋拍上再一次得到印证。而保利厦门拍卖在该领域也不示弱,经常有重要拍品释出。  即将于2020年1月3日在廈门瑞颐大酒店举槌的保利厦门五周年秋季拍卖会“玄览——重要古董器物专场”中,就将为各路藏家呈献74件珍贵瓷器。其中,一对清乾隆青花团莲双龙耳如意云口瓶尤为惹眼。  该对瓶口
期刊
现代书画大师潘天寿曾说:“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除了寄托书画家的情趣和抱负外,闲章之于书画作品还能起到活跃气氛、补救布局的不足等作用,可谓锦上添花。  从钤印的位置上来看,使用于书画作品的闲章可分为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拦腰章。  引首章一般钤盖在书画作品右上方,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引首
期刊
髯翁妙笔复归我,如对故人意缠绵。犹记当年招饮日,毫风墨雨卷山川。  这是钱君訇先生的一首诗,写于落实政策发还文物之际。在接到第一批于右任书件时,便喜极而赋。据其回忆文章描述,当时急不可待地刻了“与君一别十三年”和“君匋庚申重得”一朱一白两方印,准备盖在久别重逢的书画文物上。文物回家的那天晚上,在阖家高兴之余,又痛饮了五斤花雕酒。可以想见,老人看到文物时的兴奋程度犹如母子重逢,喜得老泪纵横,心情非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