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培养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及早适应企业生产、开发需要、具有创新品质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改变以往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本科生实验教学环节的建设力度,努力增强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使电类本科毕业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综合素质。
关键词: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
一、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目前由于没有完整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使得在实验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内容具有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电类课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理解。目前的教学对学生的实验环节抓的不够,致使学生不重视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不强。
(二)实验内容安排不合理
电类实验内容,验证性实验占了全部实验内容的一半左右,设计性实验内容几乎为零。所以,学生对于电类实验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意义理解差异较大。导致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从而影响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实验教学方法陈旧,方式呆板
学生在现成的实验板上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进行各种操作、测试,在现成的表格中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验证结论等。这种比较固定呆板的实验教学不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校班级较多,每班人数较多,因此,就其授课班级数和授课人数而言,实验设备尚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任务。
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一)编写科学的实验教材
为建设实验教学体系,我系组织编写了实验教材,共分为三部分:基础篇、实践篇、综合篇,并让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参与教师科研工作。每个阶段,指导老师只做基础培训,所有实验,均由学生自行完成。
1、基础篇。基础篇是学生入门的关键,在这部分里,设置了表1所列内容:
本阶段的学习,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内容包括电子线路的元器件认知、电子器件的焊接技巧、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熟悉、以及测试系统的基本误差概念和基本性能分析,同时,接触电类仿真器件的感性认识。每周两个下午的时间作为教师讲授时间,其他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做实践训练。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对电类课程实践产生兴趣、激发学习激情。
2、实践篇。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此时一般学校尚未开始上专业基础课程,为了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安排表2的实验内容。
本阶段为学生基本训练实践阶段,集中对模拟电路的晶体管应用、场效应管应用、运算放大器、滤波器以及数字电路的门电路、计数器、译码器等电路进行焊接调试并通过EDA技术进行仿真。生通过本阶段的學习,使得实验走在了开课前面,对后期学习的理解能够起到很大帮助,同时,由于本阶段学习完全使用万用版焊接调试,也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测试水平。
(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13页)
3、综合篇。本阶段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学校均已开始教授电类课程,实验教学系统也已完成基础训练,本阶段安排的学习内容为工程项目训练,教学内容如表3。
综合训练篇包括了单片机应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技术等组成的测量、控制、通信等基本应用,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会设计电子电气测量控制系统的要求,能够在电类企事业单位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
(二)建设开放性实验室
由于学校教师数量有限,学生数量巨大,指导老师每次实验亲自指导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的任务最主要的是编写好实验教材,学校开放一定数量的实验室,以河南工程学院为例,共开放了模电、数电、单片机、电气测量实验室,并投入设备,成立了创新实验室。
1、开放实验室的组织模式。实验室由系实验实训中心组织;由学校出资购买实验设备;由具有相当实践经验的老师队伍进行指导;由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进行采购器件器材等消耗品。
2、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实行自主管理模式,自主管理包括:(1)民主选拔学生干部;(2)定期进行学习交流;(3)定期总结学习效果;(4)定期想指导老师汇报工作。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学生人际沟通的技能以及对社会与各种新环境的适应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生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心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制度、法律的观念。培养学主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开放性实验室的学习模式。开放性实验室学生学习模式灵活多样,具体表现为:(1)学生自行确定实验时间;(2)自行确定实验内容;(3)自行设计实验电路;(4)抛却现成实验仪器,所有实验均采用先仿真后在万能板上连结电路的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设计能力,使得实验效果大大提高。
4、科技开发。高年级经验丰富的学生,纳入学校教师的科研工作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尽快的将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能够尽早对行业知识有所认识。
(三)组织参加各类电子活动
各类电子大赛,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竞赛不仅能使学生真枪实剑得到锻炼,提升就业能力,也会让指导教师受益,极大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三年来,河南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按照此实验体系培训学生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成绩,表4是近几年取得的成绩比较表。
从表中看出,进入全国决赛的人数比率逐年提升。
三、结论
实验教学自成体系建设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实验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习效果,也推动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志俊,赵玉铃,徐伟杰.论电子类竞赛在专业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2]邢斌森.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M].卫生职业教育,2006,24.
关键词: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
一、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目前由于没有完整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使得在实验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内容具有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电类课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理解。目前的教学对学生的实验环节抓的不够,致使学生不重视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不强。
(二)实验内容安排不合理
电类实验内容,验证性实验占了全部实验内容的一半左右,设计性实验内容几乎为零。所以,学生对于电类实验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意义理解差异较大。导致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从而影响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实验教学方法陈旧,方式呆板
学生在现成的实验板上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进行各种操作、测试,在现成的表格中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验证结论等。这种比较固定呆板的实验教学不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校班级较多,每班人数较多,因此,就其授课班级数和授课人数而言,实验设备尚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任务。
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一)编写科学的实验教材
为建设实验教学体系,我系组织编写了实验教材,共分为三部分:基础篇、实践篇、综合篇,并让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参与教师科研工作。每个阶段,指导老师只做基础培训,所有实验,均由学生自行完成。
1、基础篇。基础篇是学生入门的关键,在这部分里,设置了表1所列内容:
本阶段的学习,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内容包括电子线路的元器件认知、电子器件的焊接技巧、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熟悉、以及测试系统的基本误差概念和基本性能分析,同时,接触电类仿真器件的感性认识。每周两个下午的时间作为教师讲授时间,其他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做实践训练。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对电类课程实践产生兴趣、激发学习激情。
2、实践篇。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此时一般学校尚未开始上专业基础课程,为了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安排表2的实验内容。
本阶段为学生基本训练实践阶段,集中对模拟电路的晶体管应用、场效应管应用、运算放大器、滤波器以及数字电路的门电路、计数器、译码器等电路进行焊接调试并通过EDA技术进行仿真。生通过本阶段的學习,使得实验走在了开课前面,对后期学习的理解能够起到很大帮助,同时,由于本阶段学习完全使用万用版焊接调试,也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测试水平。
(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13页)
3、综合篇。本阶段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学校均已开始教授电类课程,实验教学系统也已完成基础训练,本阶段安排的学习内容为工程项目训练,教学内容如表3。
综合训练篇包括了单片机应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技术等组成的测量、控制、通信等基本应用,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会设计电子电气测量控制系统的要求,能够在电类企事业单位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
(二)建设开放性实验室
由于学校教师数量有限,学生数量巨大,指导老师每次实验亲自指导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的任务最主要的是编写好实验教材,学校开放一定数量的实验室,以河南工程学院为例,共开放了模电、数电、单片机、电气测量实验室,并投入设备,成立了创新实验室。
1、开放实验室的组织模式。实验室由系实验实训中心组织;由学校出资购买实验设备;由具有相当实践经验的老师队伍进行指导;由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进行采购器件器材等消耗品。
2、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实行自主管理模式,自主管理包括:(1)民主选拔学生干部;(2)定期进行学习交流;(3)定期总结学习效果;(4)定期想指导老师汇报工作。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学生人际沟通的技能以及对社会与各种新环境的适应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生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心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制度、法律的观念。培养学主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开放性实验室的学习模式。开放性实验室学生学习模式灵活多样,具体表现为:(1)学生自行确定实验时间;(2)自行确定实验内容;(3)自行设计实验电路;(4)抛却现成实验仪器,所有实验均采用先仿真后在万能板上连结电路的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设计能力,使得实验效果大大提高。
4、科技开发。高年级经验丰富的学生,纳入学校教师的科研工作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尽快的将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能够尽早对行业知识有所认识。
(三)组织参加各类电子活动
各类电子大赛,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竞赛不仅能使学生真枪实剑得到锻炼,提升就业能力,也会让指导教师受益,极大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三年来,河南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按照此实验体系培训学生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成绩,表4是近几年取得的成绩比较表。
从表中看出,进入全国决赛的人数比率逐年提升。
三、结论
实验教学自成体系建设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实验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习效果,也推动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志俊,赵玉铃,徐伟杰.论电子类竞赛在专业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2]邢斌森.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M].卫生职业教育,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