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六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tar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少不了批评教育这种形式。但如何使批评运用得当,行之有效,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善于掌握好“火候”。因人因事而异,做到有情有理,程度适宜,使批评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好效果,这在方式方法上是大有讲究的。
  师生之间的关系究竟是真正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还是一味强调上下之间的服从,在批评教育时方法运用得恰当与否,确实是关系到能否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有的教师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时,认为只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无需多讲究什么方法,甚至认为如果连学生也不敢批评,怕有失师道之尊严。其实对学生进行正常的批评教育时,除了将师生关系视为一种正常的人际关系外,施之以一些必要的艺术方式,应该说是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下面着重介绍几种批评教育的方法,主要是提倡在批评教育时要做一个讲究艺术方法的有心人。
  一、点化法
  这种方法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比较适合,所谓点到为止。如上課时,班长喊了“起立”,我发现一位学生还未站起来,于是便点到“看谁站得最像小士兵!”仅此一句,那位原先坐着的同学迅速起立。像这样善于采用暗示或提醒之类的语言,稍加点拨,从正面加以引导,使学生默认改正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交换法
  “将心比心”往往能起到彼此沟通,相互理解的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相互彼此换一个位置来考虑。对于一些有明显缺点错误的学生,一时又因碍于对方的面子,难以直接启齿。这时不妨“以攻为守”,把问题摆给对方:“假如我有你这样类似的毛病,你看应该怎么办?”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自然既能察觉到老师执行原则的必要性,又能体谅到老师的一番良苦用心,进而认识到“情”必须服从“理”,这正是师生通过情感上的交流所起到的作用。
  三、自责法
  这可以是因判断不准而造成的批评失当之后的一种弥补,自责之中仍不忘批评,以责己为出发点,达到责彼的目的。我有次上课时曾因一位学生未记好笔记而当堂给予批评,结果该生颇不服气。经课后了解,这位同学因家中困难需承担些劳动,致使上课时精力不济。于是我主动承担责任,首先当面向学生表示“我没有很好地关心你的学习和生活,不了解你的实际困难”。对于他的困境深表同情,进而迅速使对方感情上产生共鸣,同时这位同学也能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
  四、温婉法
  态度上委婉,口气上的温和批评,有人往往误解为是不能从难从严要求。殊不知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接受,而且是心悦诚服地接受,绝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图个痛快。一次自习课,我到教室检查上课情况,站在窗口边的同学发现了我,忙低声暗示:“老师来检查了。”室内嘎然声止,此时我强忍住内心的一股无名火气,只是心平气和地说:“继续讲,讲完。否则,心里不安稳。”略带点幽默讽刺的话语引起了一阵窃窃的笑声,随之也就平静下来。事后想来,当时我若是高声怒斥一通,不仅影响其他安心上课的同学,也会使本班的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从此以后,类似上自习课乱讲话的现象就再也没有发生过。
  五、提问法
  我班曾有一位同学不假而归,数日后我忙去进行家访。该生声称不想再念下去了,我便首先发问,以期引起他思想上的转变。他却自称不想念书是因为家境贫困,想帮助父亲劳动改变家庭面貌。我抓住他对父亲的感情这个契机忙发问:“你现在这么小的年龄就失学,这是你父亲所期望的吗?”当他无言以对时,我也就探明了他不想学习的真正原因。趁此机会我一边帮他分析厌学的思想根源及其后果,一边使他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深认识,进而转变了他的思想,使他愉快地返校就读。
  六、渐进法
  有次班上学生的东西被窃,事情查清后当事者深感事态的严重。我先找来一些知情的同学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同他们如拉家常,创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他们便如实道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声称平时大家在场,相互的东西也是不分彼此就这么“拿”了起来。我随即抓住这个突破口,渐渐点出问题的严重性,严肃指出“当面”与“背后”的界限是有本质上的差别的。然后向他们分析“从小偷针,长大偷金”的危害性。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批评的信息传递给对方,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且也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
  一般情况下,利用以上六种批评方法,教师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实际教学中,还应结合具体情境,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采用批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教师的批评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其他文献
池莉说过: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结合自己的上课经验,发现讲课也是如此。  一、第一阶段:是被动接受外在事物的过程,中规中矩,规范法度  因为平遥中学是我的母校,所以刚毕业的我很快就适应工作环境,差不多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跟着听闫老师的课。一听就听了三年。自己还专门买了优秀设计教案。那时候的我把閆老师的课和这些教辅资料完全视为宝典,主要以闫老师的
期刊
一、“换老师”,风波起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公布成绩的那个晚上……  “罗老师,这次期中考试我们家小王的英语成绩下降了20多分啊!以前王老师教他时他学习英语特别积极,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英语作业,还会主动买辅导书做课外练习。这学期换了李老师后,他对英语的兴趣一落千丈,成绩直线下降。罗老师,怎么办啊?”  刚结束通话又有一通电话打进来。“罗老师,我们班英语平均成绩在年级里排第几名啊?据我了解,我
期刊
课程资源又称为教学资源。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是指一切有利于课程和教学实施的物质条件和人力资源。课程资源包括的内容很多,分类标准不同自然也就出现多种不同的结果。我们这里所涉及的课程资源,是指教师在课前所能够预设并能够搜集到或者是通过学生能够做好准备的,而对于课堂上生成的课程资源则不在考虑的范畴。  毋庸置疑,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作为基础教育的主导工作,已经越来越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已经成为重要的任务。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具有双重地位,一个是客体地位,一个是主体地位。客体指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学生具有可塑性和向师性。主体指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他们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中
期刊
学生品德的形成既是社会通过舆论和教育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年青一代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由被动到主动地去掌握、领会、巩固、应用这些规范并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就需要了解和探索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规律,然后采取较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为前提。  一、重视情景教育,培养道德情感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这是学生品德养成教育的重要环节。道德情感一般表现为具有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
期刊
《唱京戏》是上音版四年级上册中的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歌唱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能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京剧中西皮流水这一唱腔的准确感知与体验,完成对京剧初步的审美体验。同时在掌握一定的京剧知识与技能过程中,使京腔京韵徐徐沁入学生心脾,也使京剧这门国粹能得以传承和发扬。  一、功在课前准备  (一)学情分析,确定预设  《唱京戏》的文化语境含义为京剧是古老东方的一颗艺术明珠,它形成于19
期刊
教育信息化的提出是为了响应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号召,提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对传统教育过程进行合理优化,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新型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教育信息化一方面主张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目标的融合,致力于培养更适合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提倡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的融合,鼓励各级教师充分开发利用教学信息资源。显而易见,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发展趋势符合社会
期刊
一、为什么《指南》要把社會领域作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之一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最终也必然从一个“生物”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初具雏形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个性品质、行为风格,不仅直接影响一个人童年生活的幸福感,身心健康,知识、能力、智慧的形成,更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中要求‘发展素质教育’。就基础教育阶段而言,未来要以落实核心素养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主攻方向。”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由此可见,核心素养不是一种简单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性品质。这些能力对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要从幼儿园
期刊
在长期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一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抓住时机,具体指导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时很难适应角色的转换,对学校的学习完全生疏,许多规则和道理对成人来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