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对临床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_o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知网、万方、维普及CBM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出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改良组)与不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传统组)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统计各研究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轴性疼痛发生率、颈椎活动度、颈椎矢状位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以及术后2年内颈椎曲度指数等指标.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取95%,对于二分类变量型数据选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对于连续性变量型数据选用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作为合并统计量.通过Revman 5.3.0进行分析,评价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优劣.结果:最终共11篇文献,90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改良组手术时间[SMD=1.06,95%CI(0.20,1.92),P=0.02]较长,术中出血量[SMD=0.56,95%CI (0.40,1.09),P=0.04]较多,但术后1年VAS评分[SMD=-1.39,95%CI (-1.98,-0.80),P=0.00001]、NDI [SMD=-0.51,95%CI(-0.69,-0.33),P<0.00001]、术后1年轴性疼痛的发生率[OR=0.42,95%CI(0.26,0.67),P=0.003]均小于传统组.改良组术后1年颈椎活动度[SMD=0.85,95%CI(0.64,1.06),P<0.00001]大于传统组,术后1年cSVA[SMD=-2.33,95%CI(-3.84,-0.81),P=0.003]小于传统组;两组间术后1年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OR=0.44,95%CI(0.18,1.06),P=0.07]和术后1年JOA评分[SMD=0.09,95%CI(-0.22,0.40),P=0.58]无统计学差异.改良组术后2年颈椎曲度指数[SMD=0.96,95%CI(0.68,1.24),P<0.00001]大于传统组.结论: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的改良单开门术式在减少患者术后轴性疼痛的发生、保护颈椎活动功能及维持正常矢状位序列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相对于传统组而言其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也更多.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康复健肺八段操对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探讨体医结合对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集中隔离救治点接受医学观察的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135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开展疾病健康宣教,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健肺八段操练习,每天2次,每次20min,治疗2周。治疗前后通过呼吸道不适症状(咳嗽/干咳、咳痰、虚乏、鼻塞/鼻涕)评估疾病状况,采用呼吸困难分级量表评定患者呼吸功能。结果:治疗2周后,各呼吸道不适症状所占比较治疗前均有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应用超声骨刀(ultrasonic bone curette,UBC)与高速磨钻(high-speed drill,HSD)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ervical 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CEOL)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搜集关于比较应用超声骨刀和高速磨钻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有
及时有效的战伤院外镇痛可以缓解伤员疼痛、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维持战斗力。作用迅速、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镇痛药物是院外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外军用于院外镇痛的药物主要有吗啡、芬太尼和氯胺酮等,本文对目前战伤镇痛药物的种类、剂型、给药途径及战伤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军战伤院外镇痛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目的:观察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踏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本体感觉、平衡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普通主被动踏车训练,观察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踏车训练。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平衡仪评估患者的本体感觉;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的平衡功能;采用三维步态评估患者的步行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ATE、Time以及步宽的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数值更低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蛋白(albumin,ALB)相关性及联合预测预后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112例重症肺炎所致ARDS患者,根据患者出院后1周内是否死亡或直接院内死亡分为
根据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第一的一种恶性肿瘤[1]。随着早期筛查和治疗手段的进步,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逐渐增加,但抗肿瘤治疗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负担[2]。肺癌患者的康复治疗不是针对肿瘤本身,而是着重于管理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提升生活质量。康复评估可早期识别导致残疾或生活质量下降的功能障碍并及时干预,对促进肺功能恢复、减少运动功能衰退和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一系列相关功能问题如肺功能下降、肌肉肌少症、周围神经变性、放射性纤维化、癌因性疲乏等,并对这
期刊
1康复机器人概述康复机器人从属于医疗机器人,涵盖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近些年成为研究热点[1]。起初康复机器人在医疗实践上是用于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2],最早应用于治疗是持续被动机(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CPM机是一种利用康复医学中连续被动运动基本原理对受伤肢体进行康复治疗[3],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及研究的深入,神经运动康复治疗机器人成为研究及应用热点,基于神经系统可塑性,人们试图研发机器人像临床医生一样来辅助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改善其受损肢体
目的:观察针灸对SAMP8小鼠行为学及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细胞内微管相关蛋白Tau(Tau)以及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三大主要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6月龄雄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6)和针灸治疗组(n=6),以SAMR1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n=6)。对针灸治疗组针刺百会和双侧神门,艾灸双侧肾俞共28d。治疗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Aβ1-42和NeuN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Tau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结束24 h后
目的:评价类固醇激素肩关节注射对偏瘫肩痛(HSP)患者的康复效果,为HSP康复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从建库至2020年7月发表的有关类固醇激素与空白/安慰剂肩关节注射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SE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
目的:检验ICF康复量表在创伤性脊髓损伤(TSCI)人群的信效度情况。方法:采用ICF康复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Berg平衡能力、SDS抑郁量表等常用量表对45个TSCI恢复期患者进行综合评估。Cronbachα系数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检验ICF康复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与其他量表的校标关联效度。结果:采用ICF康复量表评估TSCI患者最主要障碍表现在:b640性功能、b280G痛觉、b455运动和耐受能力、b710关节活动能力、b620排尿功能,S610泌尿系统的结构、S430呼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