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情感性问题设计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问题设计是开展课堂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一切课堂活动的基础。学习历史时如何提出问题,是关系到能否激活学生潜能,引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主体参与意识,又有利于发扬自我探索精神,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20%依赖于智力因素,80%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其中,非智力因素最关键的是“情感智力因素”,也就是情商。“人才就像一朵美丽的花,智商可以使其更娇艳,情商则能使其结出硕果”。这句诗化的语言讲出了一个平凡而深刻的道理: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情感能直接转化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全面发展。
  所以,打造高效课堂,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情感教育方面的特殊优势,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情感与渗透情感的历史互动。那么,在教学时,如何设计与使用情感性问题,是课堂问题设计的重中之重。
  一、设计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
  青少年心理特点是批判性、追求独立性增强,敢于挑战新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就应注意激发其斗志,鼓励其探索。书本中已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不宜拿来探究。应选择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有一定探究空间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追求一题多解,使其思维在思辨冲突中成长。例如:在学习时中国近代史时,我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对当时中国的发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孙中山让位袁世凯该不该?毛泽东赴重庆,依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其赴重庆还有意义吗?这些问题答案不唯一,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增强。这些问题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既不会让学生轻易找到答案,但只要学生“跳一跳”又能摘到果子,避免了学生思维的松懈和懒惰。
  二、设计与学生身边的切实相关的问题
  历史教材上的东西大多是人类发展史上重大的、离学生较远的东西,怎样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历史贴近学生,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引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教师就得关心学生身边的问题,让二者有机联合起来。如在讲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时,我就选择了如下问题:从新文化运动时,就已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文言文?在讲到全球化时,我设计小辩论,从自身经历谈全球化的利弊。这些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有利于拉近学生对历史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由于把历史事件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学生们一般都会显出极大热情,这时教师给他们充分反思的机会,自主构建道德意识,在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感召下,我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一定会圆满达到,留给同学们的记忆也一定是鲜活的、刻骨铭心的。
  三、设计能触动学生内心体验的问题
  历史教学中,学生想听的, 是能唤起他的历史记忆和生活经验的东西,而不是那些陈谷子烂芝麻、或者是机械教条的文本。”在提问时,应选那些学生能感悟、体验到的,能引发生命感动、内心体验和美好回忆的东西。如我曾经设计如下问题:写份起诉书,控诉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如果你生活在1919年,你会做什么?面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和日本政府通过宣扬侵略有理的教科书,你有何感想?这些问题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情感的焦点,能唤起学生内心的感悟。有利于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榜样示范的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榜样示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作用。西方学者班杜拉曾对榜样强化功能解释道:如果学生因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奖励,他本人将会增强相应的行为意识;如果学生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则会抑制产生相应的行为,这就是替代性惩罚作用。 所以历史教师应该重视榜样示范的作用。比如,如我国建国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涌现出了一些劳动模范,如王进喜、邓稼先、雷锋、向秀丽等。教师不能将榜样强化的做法简单地应用于使学生认识这些劳模的精神。劳模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生活的富足,相反却牺牲了生命或者身体残疾。中学生的人生阅历比较浅,所以很容易产生“这样做不值得”的想法。学生的偶像观已经远离了五六十年代,对那个时代的英雄及好人好事很淡漠。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果没有这些英雄人物会如何,没有人愿意为周围的人、社会、国家作贡献怎么办?通过新的视角,提高学生认识英雄人物的水平和价值观。
  总之,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历史教学突出问题设计的情感性,既是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深刻写照,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当然,在历史教学中提出并落实富有情感性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坚持,也需要我们持续的可客观而理性的反思,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的交流合作,努力加强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效,让中学历史教学形式不再单一、内容不再失意、效果不再彷徨不居。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张谓城译.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加里·D ·鲍里奇.有效教学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美]加里.D. 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有效教学方法( 第四版)[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1]余文森:《課堂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其他文献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是教学中的核心心理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时期、新阶段在教学中的围绕教师与学生心理特征展开探讨,分析出影响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因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话语权的提升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展开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技术的变革改变
摘 要:对于高中生而言,通过课堂教学仅仅让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样不能让学生区分作品的典型性和普通性,学生的抽象理解水平很难得到大幅度提升。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利用课堂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是一线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我以高中语文课堂为阵地不断探索,也找到了一些启迪高中生理性思维的措施。  关键词:论述类;文本;整合;高中;理性思维  高中语文教材中没问颇多,不少教师使
“快乐”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源泉.游戏化的韵律活动教学促进大班幼儿通过音乐伴奏运用身体动作表达内心,通过运用感官感受音乐和周围环境,感受身体的发展变化,同时也促进幼儿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学前教育精准扶贫,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双方通过互派挂职干部、强化专业建设、实行项目带动、共建职教平台、开展科
摘 要:体育课教学语言既是体育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质,也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包括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书面语言、哨音语言,它们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地使用語言,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从而加快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进程;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区(以下简称港区)乘着新一轮产业经济发展的势头,不断地发展起来.产业经济的发展,在依靠政策的同时,更少不了“人”这个最大的资源.而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人
高技术产业是我国重点扶持和培育的新兴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有利途径.不论是在“十一五”的初期,还是伴随着“十
一、不同视角下的企业债券问题1 .公司治理效率与企业债券。现代公司的一个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这使得股东如何控制经营者的行为成为公司治理结构中首要问题。最新
武汉市人口众多,在体育事业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尤其网球学员急速上升,对网球要求越来越高;武汉市公开赛制较多,像李娜的中国网球运动员在国际上的影响地位,使得世界上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