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胚乳小淀粉粒的发育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j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麦籽粒大、小淀粉粒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对籽粒品质影响较大。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观察了大麦胚乳小淀粉粒的发育过程,以期为培育不同小淀粉粒含量的大麦品种提供参考。大麦大淀粉粒在胚乳发育早期发生与发育,包含大淀粉粒的大淀粉体通过缢缩进行增殖,每个大淀粉体只包含1个大淀粉粒;小淀粉粒在胚乳发育中、后期发生与发育,包含大淀粉粒的大淀粉体被膜向细胞基质突起,出芽产生许多小淀粉体,小淀粉粒在小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包含小淀粉粒的小淀粉体被膜外突出芽产生许多新的小淀粉体,用来形成小淀粉粒;多个小淀粉粒可以同
其他文献
以高品质陆地棉鲁324系(324)、渝棉1号(YM-1)和普通陆地棉鲁棉研18(L18)为材料,研究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对纤维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品质陆地棉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
为了探讨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由籼稻品种IR24和粳稻品种Asominori杂交衍生的65个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s)为材料,研究
采集我国南方烟区166份烤烟品种K326不同部位叶样品,研究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叶片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氮碱比、糖碱比、钾氯比、叶长在样品间存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中国特有小麦(新疆稻麦、西藏半野生小麦和云南铁壳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研究,并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比较分析了
干旱、盐碱和低温等非生物逆境是危害作物诸多因素中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可以使作物减产,甚至死亡。目前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获得可利用的抗性基因是提高植物抗性的重要途径。
利用三体分析法进行谷子染色体基因定位。以豫谷1号三体1,7、四体8和四体9为母本,显性矮秆、法谷56.81、马青苗为父本,配置组合分别进行显性矮秆基因、白米基因和青米基因染色体
温敏核不育系株1S是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水稻优良早籼型不育系品种。以典型籼稻和粳稻为对照,采用ISSR、SRAP和TRAP三种分子标记方法对株1S核DNA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株1
以小麦中国春-长穗偃麦草二体代换系为材料,利用基于图像扫描的根系分析系统对幼苗根系的总根长、根系表面积和根系平均直径等性状进行了研究,计算了该代换系及其亲本中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