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瀑记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远地就听见巨大的声响,是水的声音,是瀑布的声浪,果然是天下闻名了。但没有看见瀑布,只看见一溜溜白烟,一团团水汽从沟壑里呵了出来,直扑向青青的山、绿色的树。踏着这巨大的声浪走,渐渐的,就看见那飞奔的瀑布了。只是视觉上有些遗憾,觉得这飞瀑并无传说中的恢弘、雄伟,只是脚还在走,走在瀑布的声里。像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像瀑布是个大美人,是要绕着、转着,才能将她看得个通通透透,欣赏个美滋美味。
  瀑布当然不理会人的心思,径直奔涌着、咆哮着、跌宕着。倒是人耐不住性子,有人兴奋得尖叫,有人感动得沉吟,有人争先恐后地照相,都恨不得把这美丽的瀑布揽在怀里。瀑布展开的是它宽大的胸怀,伸出的是它雄浑的双臂,袒露的是它纯净的心灵。感受到瀑布的灵性,就钻进那一缕缕白烟里,烟雨蒙蒙,头发上沾着,浑身染着,心里也溅满了烟雾,就抑制不住地看起这巨大的瀑布来:是那种白色的水的大,是那种轰鸣的水的大,是那种美丽自然的大。人一时都没有了声音,屏气凝神,当然不仅仅是恐惧山高路滑,自己会像那瀑布从高悬的空中向下摔个粉碎,还害怕自己视力不济,心思不够用,不能将这美丽的瀑布欣赏得淋漓尽致,将瀑布的心情体会透。移动步子,左看右看,瀑布都是舒展肆意的,它想爱就爱,敢恨敢怒,就那么径自从空中飞流直下。敞亮着心思,溅起的是叫声,是轰鸣声,流泻的白云不及它的速度,抖落的白带不及它的绵长,倒像时间老人的白须,自然地飘逸着、捋着,诉说时间的迅猛、强大、易逝,同时还细细打量着面前的山、面前的天,笑得合不拢嘴。这样看,瀑布巨大的声浪就是它呵呵的笑声了。是那种爽朗、轻盈,沉重且快乐的笑声。
  钻进水帘洞,就钻进瀑布的肚子里了。仰着头,就见头顶上的瀑布像一团雾、一片云,从眼前飞掠而过。那是一种铺天盖地的生命的张扬。许多人就站在瀑布下,让瀑布包裹着,让瀑布在四周响着,暂时忘却郁闷,也没有了烦恼。挥着手、伸着臂,一个个都像顽童,捋着时间老人的胡须,调皮得就像自然的精灵——若说这种比喻是苍白的,是不准确的,那么还可以想象,人到了这里都有一种“拥抱”的感觉。就有人想张开双臂,想随那飞瀑纵身一跃,跃入飞瀑的大自在中,紧紧抱住瀑布作一次生命的羽化。幸好瀑布是无邪的,是透明的,它没有吞噬生命的意思。相反,它以自己的流泻和智慧告诉人“堕落”的沉痛,告诉你绕开它的办法。这样,在它的怀抱里,人就变得敬畏了、小心了,还变得生气盎然。饶有风趣地就从它的胳膊、腋下钻了出去,回头恋恋不舍地再看飞腾的瀑布,作无数次坠落的粉碎,人就不停地唏嘘了。
  瀑布的壮观,犹如生命的壮观。总是经得住人的眼光的。它让你从前面看,从后面看,从高处看,再从低处看。钻出水帘洞,沿着石阶迤迤地下,缓缓地就告别了瀑布,渐渐远离了喧闹。触目的是苍翠的山峦和树木,走着走着,就走到瀑布的下面了。再看瀑布从高高的山崖,溅进河里的就如一河的珠玉,轰然作响的是生命的无畏。千米多高,几十米宽,在自然里恣意地抒写着什么,告诉人时间的源远流长,生命的生生不息,自然的苍劲豪迈。或许什么也没说,分明只让人屏气息声地思索。高处不胜寒,水往低处流。人会想起世俗的哲理。瀑布是雄伟、壮观的,却也是冷峻的。但它就是这样,叫人暂离它的热闹、喧嚣、激烈,让你得以片刻的宁静。也许还声响着,但那是一种提示,警醒生命的存在。瀑布是存在的,人也存在着,人和自然都能和谐地存在,多么美好!
  我就坐在瀑布下,面对瀑布前的一座青山。坐对一岸青山,看那一岸青山如屹如立、刀砍斧削,满身枝柯交错,披满了绿叶,由于这绿叶,青山悬崖就有点平缓舒展的姿势了。忽然就让人感觉面前的山不是山,树也不是树,而也是硕大的绿色瀑布了!看哪!那沾满水汽的悬崖,那鱼鳞般交织的树叶的瀑布,也从高空中飞流直下,竟是与大瀑布的白色遥遥相对,相互呼应。一样的高度,一样的陡峭,一样的宽度。再细看那绿瀑,竟也是流动的,在风里流动,在水蒸气里流動,在白色的瀑布面前肆无忌惮地奔涌。“两瀑”相对,又相依相偎,相得益彰,相看两不厌。一白一绿,一动一静。白瀑让人激动,绿瀑让人宁静;动的让人心颤,静的让人心绿——也算是见过一些瀑布,但瀑布前面未曾见过这么高的青山对峙,也不见有这么高的绿岩相守。黄果树的瀑布有福了!
  当然,有福的还是人,如我这样的匆匆过客。像我,观赏到这么著名的大瀑布,就又发现了这壮美的绿瀑!别人心里怎么想我不清楚。在我,我却是把这称作“双瀑”的。“双瀑”从此叠印在我的心间了。
  摘自《响水在溪——名家散文自选集》(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其他文献
春天一到,父母在田地里就弯成了一张弓,不停地挖着草。  玉米已经没过人的大腿,于是那把锄头便像是满蓄着力量、随时准备射向深蓝色天空的利箭。我总怀疑泥土是聚宝盆,上面可以生生不息地孕育着庄稼和野草。在肥沃的土地上,野草和庄稼几乎像是在进行一场生命的争夺战,你拥我挤,疯狂蔓延。马蜂菜、苋菜、灰灰菜,是野草中的蚂蚁,以数量庞大占据田间地头,多少锄头都锄不干净。好在它们是牛羊猪们的最爱,就是人,也喜欢吃马
张金凤 山东省胶州市第七中学优秀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联签约作家。近二百万字作品散见于 《人民文学》 《中国作家》 《诗刊》《北京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杂志。获得教育界最高文学荣誉“叶圣陶教师文学奖”以及孙犁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林语堂散文奖等奖项,出版散文集《空碗朝天》《岁月流歌》、诗集《山坡羊》,作品多次入选考试试题和各种年度选本。近年来着力研究学生作文写作,举办多场阅读
一个优秀的作家,总是喜欢变换地球的重心。胡弦就是这样的优秀者,本该写博物馆之重,他却写了博物馆上空的云。从云再到风,再到博物馆里的植物以及浆果,还有乌鸦。好像是在写博物馆的众生,其实是写他自己的一颗悲悯之心。那些空缺、那些残缺,还有那些暗黑的权力、狂妄的梦想,全是博物馆里没有呈现的部分,却在作者的心中渐渐生长,无比生动,又无比清凉而悠远。《博物馆》,举重若轻的好作品,我们读者的福分。  在博物馆的
让过尾寒  风以柔糜的抚摸  催开积攒下来的桃花  朵朵呈现复瓣  出水的葦芽  与夕阳亲昵地磨蹭着,痒痒的  借势伸出水面  月亮修复好伤口  杨树将嫩芽舒展成同心圆  是时候了  我挥别沧海,由布谷鸟引路  一步一步,深入桑田
赵莹欣  淄博市第七高级中学高一学生,在《文苑》《意林》《语文报》等报刊发表百余篇文章,曾获得《语文报》杯作文比賽国家级一等奖。热爱悠然恬适的乡村生活,享受拼搏奋斗的校园时光,喜欢一切美好事物以及文字编织的温馨世界。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温暖真诚,能在某一刻如冬夜的一盏灯火,点亮读者的心。  过年一定是一年中的头等大事,而在这期间最令人回味无穷的,一定是那顿象征团圆的饕餮盛宴。  我们小孩子最魂牵梦萦
春  细雨如织,细数回忆的时间,似乎也变得很长很长,如同从未断线的雨丝,无止无休。在冬天之末,春天之始,手捧一片新绿,眼前的黑瓦白墙也似乎生动了几分。太湖石上写不尽的春光隐在墙角之下,只是不知,你会不会走过这道门?通幽的小径中,你寻到了什么样的风光?我眺望的街头,你的身影会不会突然出现?夏  夏天来了,这个多雨的季节,纷杂而至的记忆似乎也带着潮湿的味道。  我追寻的影子,眨眼间便隐于一片渺茫的水汽
1.茶菇滑熘肚丝  主料:鲜茶树菇400 g,熟猪肚250 g,青、红椒少许。  制法:猪肚切丝,烹调时用调味品腌渍,再用蛋清、淀粉上浆,下五成热以上的油锅,划散,片刻后取出;茶树菇去蒂头,洗净,烫熟;青红椒去蒂,切条;置锅于旺火上,注入食用油,下蒜末煸香,加精盐、绍酒、味精、香油、上汤制成卤汁,投入茶树菇、猪肚丝、青红椒丝颠翻熘炒片刻即成。  2.猴头菇清炖排骨  主料:鲜猴头菇250 g,猪排
一场大雪过后  院墙上落满了白色的帷幕  在一片青瓦与另一片青瓦缝隙之中  我感受到一丝无法察觉的哀伤  这哀伤如同我的母亲十年如一日把我养大  每當我远走他乡之时  我的心就会被风声揪着  每走一步,心就会痛一下  走得多了,痛就不那么明显了  而那院墙上的白雪  成为我多少年来压在心里的真话  只有回到故土,卸下伪装  才能掏心掏肺地说上几句
世界孤立我,任它奚落  我只保持我的沉默  明白什么才是好的壞的  ——《走马》  永不恶言相向  永不暗自考量  永不放任乖张  永不停止成长  ——《脱缰》  多谢你如此精彩耀眼  做我平淡岁月里星辰  ——《远辰》  要我阳光还要我风情不摇晃  戏我哭笑无主还戏我心如枯木  赐我梦境还赐我很快就清醒  与我沉睡还与我蹉跎无慈悲  ——《易燃易爆炸》  低头呢喃  对你的偏爱太过于明目张胆  
从过去到现在  我都很喜欢黄昏里的光景  喜欢那漫天彩霞  喜欢那红晕而不耀眼的落日  我打心底里纳闷  为什么在漫天的云霞中  只有那一片红霞探出头来  原来  那片云爱上了不羁的落日  追着红日来到了天边  随着红日一点一点往下坠  可,转眼间  那红日却咬破了云的唇  将那抹红涂抹于天际  于是,在众多的云霞中  只有那抹红探出了头来  ……  那片云不再追随红日  她就留在天际  每天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