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昱畅的“两副面孔”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s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固执与变通
  小时候,父亲打算给彭昱畅报萨克斯特长班,他就非要学吉他,因为如此一来便可以边弹边唱。高考的时候,父母想让他报考理科院校,将来好就业,彭昱畅依然没有乖乖听话,一门心思要去考表演专业。
  彭昱畅的倔强,让他对未来一直有着清晰的打算,而目标一旦明确,他就会想办法进一步去靠近理想中的殿堂。他一意孤行,去北京参加了艺考培训。然后,他又另辟蹊径,去了上海戏剧学院,学木偶表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反正考都考上了,那就去吧。”细细揣摩,“那就去吧”四个字透露的竟不是无奈,反倒是彭昱畅的真心。
  他喜欢木偶皮影与木偶造型表演这个专业,哪怕百度给它的标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小众且冷门——全国只有上海戏剧学院特设有这个专业,每年只招18个人。不能露脸,只能在幕后操纵的皮影戏,怎么想都跟表演专业不搭边。彭昱畅却不那么认为。
  “它不会和表演无关,反而是和表演相辅相成的。通过操控木偶来表演,你首先要理解你自己演的东西,才能去赋予你操作的东西以灵魂。如果本身对表演一无所知,那么作品肯定也不会特别精彩。”对“表演”,彭昱畅有自己的坚持,亦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他是个不会对梦想望而却步的人,也是个不惧怕“舍近求远”的人。大多数人做不到如此,总喜欢一条路走到黑。彭昱畅认为:“这就好比自由赛跑,怎么跑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跑到终点。”
  2.天真与成熟
  “虽然在舞台上,你的年龄是最小的。但是,你逮到机会就不撒手。”在《演员的诞生》这档节目上,导师章子怡如此评价彭昱畅。他的“野心”向来明确,他觉得这没什么可回避的。“凡是进了演艺圈的人,都渴望当影帝。”当影帝所需要的演技,是一个成熟的演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是,彭昱畅一樣很天真。
  除了对表演质量要求严格,他并未过分追求演戏可能带来的附加值。因为没有对名利的欲望,自然,彭昱畅是不挑戏的。出道这些年,他大多数时候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线里。他演过可爱呆萌的“强公公”,演过稚嫩机灵的游泳健将“明天”,也演过为了民乐奋斗的“李由”……这些角色和影片皆是良心之作,只是,距离爆红总归是差了一段距离。哪怕是口碑颇好的《快把我哥带走》这部剧,也未将彭昱畅推向“当红小生”的宝座。
  “没有什么亏不亏的。”看到自己拍的电影,在种种不利情况下,票房还能突破2亿,彭昱畅觉得很开心,甚至有点儿小得意。他确实不是那种虚伪的人,喜怒都写在脸上。在网上,有人提问:“当演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彭昱畅是这样回答的:“我一直认为演艺圈是个虚幻的空中楼阁,身处这个圈子里的人,很难有脚踏实地的安心感。努力奋斗,却总在下游徘徊的时候,担心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刚有点起色,又怕作品跟不上,人气再掉下来;就算是站到了这个圈子的最高位置,也会怕后浪太凶猛,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他是清醒的,关于很多事情,彭昱畅想得透彻,看得明白。同时,他又是纯粹的。只要导演喊了“开机”,所谓的“水深不易”,彭昱畅会瞬间遗忘。他只会想着一件事——如何跳脱出彭昱畅本身,只做剧中的那个人。
  3.帅与不帅
  彭昱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鲜肉”,他个头不高,脸部轮廓也不是棱角分明。学生时期,因为看不到自身的闪光点,从初二到高一,在感情问题上,他一直都是在“暗恋”。曾有一段时间,还有人调侃:彭昱畅真是长了一张神似黄渤的脸。言下之意,他不是靠“颜值”吃饭的。可是,彭昱畅跟黄渤一样,有着“观众缘”。他们内在的魅力,一样是吸引人的利器。这是“祖师爷赏口饭吃”的天赋,也是许多人模仿不来的气质。
  是呀!24岁的彭昱畅,穿着校服使坏、玩油腻,一点也没有违和感;23岁的彭昱畅,用一个决绝的眼神将“溥仪”的历经沧桑完美诠释;22岁的彭昱畅又在简单的“强公公”和腹黑君主“孟章”之间自由切换……


  他那张不帅的脸,给了他各种可能性。每一次尝试,对他而言,都是一种成长,同时也让他多了一些韵味。
  其实,我们都有“两面性”,这才是最真实的。大抵,这也是彭昱畅最大的魅力——他可深邃,可明媚,藏匿于人世间,可能是任何人,又只忠于他自己。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程序员的瓜与脑瓜子  夏天的气息一天天浓烈起来,全民吃西瓜的季节又到了,今天就说说我爸與西瓜的故事吧。我爸是程序员,脑子在不同的事情上经常处于两个极端:非常好使和非常不好使。  比如说选西瓜吧,他真的很厉害,买回来的瓜准是又红又甜。每次站在水果摊前,他会不停地敲打不同的瓜,磨蹭很长时间。后来他告诉我,其实他毫无选瓜技巧,敲瓜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他的经验是:不会选没关系,但敲瓜的时间一定要长,这样老板
期刊
尽管对中学时代那种带有强制性的学习深恶痛绝,但是当我们进入大学时代或是开始工作后,却时刻在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懊恼,甚至时刻在谴责自己没有坚持有效的学习。  明明下定决心,想好明天一定要好好學习,结果第二天一不小心睡到下午还不愿意起床有没有?起床后,已经没有了学习的心情,只是很难过地谴责自己怎么如此没有出息,同时刷手机一直刷到睡觉的有没有?  经过反复的挣扎与自我谴责之后,终于有那么一天,你大清早在舍
期刊
1  四年后,連我自己也没想到,我还能一眼就认出叶子叙来。  新雨刚过,他站在湿漉漉的街道上,头顶是一棵茂盛浓密的大榕树,一滴水珠迅速砸下来滴在他脖子上,凉得他一缩头,紧接着皱着眉抹掉,模样看起来有点儿可爱。  我站在他前方一动不动,看着他边低头玩手机边慢悠悠地走过来。走出那一大片阴影的时候,他不经意间抬头时瞥见了我,随即一怔。  我用平静的语气跟他打招呼:“好久不见啊,小师兄。”  他看着我,露
期刊
[知趣]  问:我奶奶总被卖保健品的骗子骗,不肯听家人一句劝。我们“明令禁止”她买来路不明的保健品和一些所谓的能治病的器械,她还不高兴。怎么才能将奶奶从骗子手里打捞上来呢?  答:老年人陷入“保健骗局”的新闻层出不穷,甚至还有老年人为了购买保健品倾尽家产,卖房卖地。在一些推销员的嘴里,天价保健鞋垫能抢救心脏病病人,洗脚盆能治疗多年的风湿类疾病,按摩椅能治好身上各种疼痛……许多中老年人由此上当受骗。
期刊
1  今天早上气象台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但其实这于我而言也没有什么不同。  我叼着早餐吐司,背着包如往常一样飞奔在由家到学校那条我走了千百遍的路上。唯一不同的是,我今天比以往迟了那么四分半钟。  等我赶到,校门正缓缓合上。而校门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诡异的红箭头。我顾不得这么多,一个冲刺,侧身从那仅剩半米的夹缝中钻了进去。正暗自庆幸时,一个高如铁塔的身躯横在面前,将我笼罩在一片阴影中。我战战兢兢地
期刊
1  我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的外婆——躲在人群之后,眼神畏畏缩缩地不知道往哪儿搁,听见稍微大一点的声音就会整个人抖一下,茫然无措的样子看起来让人心疼。  她将手里的饭盒紧紧地抱在怀里,仿佛想要保住里面的温度,然而那个饭盒早已冷却。我将她满是褶皱的手紧紧攥着,耳畔回荡着她见到我时说的第一句话。“小希,外婆好没用,给你送个饭都能迷路。”  外婆看见我的惊喜,很快就被爸妈的抱怨声给淹没了,说她乱跑给家里添麻
期刊
“下一站,大学城北。”傍晚六点半的车厢里,人们摩肩接踵,我甚至能感受到后面男生温暖柔和的鼻息。四号线将广州市区和大学城十所高校相连,连缀了繁华喧嚣与平和沉缓。刚开学的几个月,搭乘地铁从家回校时,我总会产生一种被输送到孤岛的错觉。  报社实习快结束了,在高峰期将自己“压缩”在四号线人群里的机会所剩无几。那么在大学时间线里,“实习”的下一个节点就是“毕业”了。随着脑子潜意识地计算时日,熟悉的报站声亦逐
期刊
“你对她的期待可能过高了。”听完发小的讲述,我立即做出了总结。  发小在新的学校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她们一起吃饭,一起上厕所,体育课一起玩,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有一次,朋友身体不舒服,也是发小主动请假带她去医院。因为家人无法来照顾,发小就陪她打点滴,给她带吃的,帮她记笔记,可谓是尽心尽力。  发小一直以为她们已经是好朋友了。可是后来有一次,发小得流感了,她问那个朋友能不能去医务室替她买点药。结果那人面
期刊
●女儿不听话,被母亲训了,自己跑出了家门……一会儿姥姥回来了,没看到孙女,于是问道:“我孙女呢?”母亲淡定地回答:“和我生气,自己跑出去了!我用我小时候你教育我的方法,告诉她,有能耐别回来!估计她一会就能回来了。”姥姥给了母亲一个嘴巴子,骂道:“你是不是傻?赶紧出去把我孙女找回来。你小时候,只要你一出门,我都是一直跟在你身后的……”  ●今天去寄快递的时候,有一个五六十岁的阿姨扛了很多番薯过来,说
期刊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  清晨,小奇从安稳的睡眠中醒来。他走出客厅,发现爸爸妈妈不在家中,却有一头母狮子和一头牛站在客厅里。  小奇检查了一遍屋子,没有爸爸妈妈的踪影,门锁着,他们的鞋子和昨晚一样摆放在鞋架上。狮子和牛静静地望着小奇。  小奇不可置信地看着它们,问:“爸爸妈妈,是你们吗?”  牛“哞”地叫了一声,狮子和牛偎依在一起。  这叫人怎么相信?他的爸爸妈妈,竟然变成了一头牛和一头狮子。  小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