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扶贫资源优化研究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ange0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扶贫工作进入关键阶段的情况下,精准扶贫资源供给问题已经成为齐齐哈尔市扶贫工作按时完成的阻碍之一,但是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优化各区县精准扶贫资源供给问题,能够帮助各级政府和附属机构有针对性的制定和执行各项政策,使扶贫工作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对齐齐哈尔市乃至黑龙江省的扶贫工作都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精准扶贫;供给优化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6 — 0101 — 03
   一、扶贫背景
  贫困问题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在面对的重要问题。目前,贫困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布局,在保持经济突飞猛进、坚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一直把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帮助贫困地区开发经济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习近平在第十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會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1〕。
   齐齐哈尔市在过去的几十年工农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之一,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区、乡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提升。但是与此同时,齐齐哈尔市的精准扶贫工作进展较慢,扶贫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扶贫资源供给与实际需求不统一、扶贫资源存在浪费现象等等。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尽早完成脱贫任务,分析总结扶贫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优化解决方案,对齐齐哈尔市乃至黑龙江省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扶贫相关概念
   本文旨在针对齐齐哈尔市精准扶贫资源供给问题进行优化研究,为了更清晰的说明,现就相关概念解释如下:
   (一)贫困概念
   自人类社会发展直到现在,贫困是一个始终存在的社会问题。但是无论是贫困本身还是认定尺度,并没有一个在国际上能够盖棺定论的标准。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对于这个问题还在不断的争论,争论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比如物质上的、思想上的贫困,并不都能按照具体的实物作为计量手段。首先提出贫困概念的人是英国的管理学家本杰明·西伯姆·朗特里,他在1901年撰写的《贫穷:对城市生活的研究》一书中说到:个人和家庭的生存需要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服务,如果缺乏获得这些的人和家庭就可以称之为贫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从另一个角度定义贫困,他认为贫困人口是由于劳动中缺乏机会和能力造成的。早期的贫困多是从物质能力上定义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衡量贫困的尺度也在不断变化。但是不管尺度如何定义,贫困本身都是客观存在着的。本文只讨论物质方面的、无法满足对人体最低的消费品需求的贫困。
   (二)扶贫概念和贫困线
   在国内,扶贫的概念被定义为消除贫困。扶贫工作是一种政府主导的行为,通过政府的统筹管理和导向,对贫困农村实施合理规划,向贫困地区输送人才,传授生产技能,创办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薪资待遇,帮扶改善贫困户生活生存条件和扶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以人们的收入水平来确定贫困线,在国内,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扶贫标准也在持续上调,在国内,2014年贫困线标准为2800元/年,截止到2019年已变为3747元/年。
   (三)精准扶贫与资源供给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在之后的时间里,党中央始终在强化“精准扶贫”的概念,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3〕。同年6月,习总书记来到与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4〕。
   在精准扶贫实施以前,扶贫工作初期进展迅速,但是随着工作的推进,贫困群众的减少,过去扶贫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例如,贫困地区没有精准的大数据,贫困地区的人数、贫困户的贫困原因大多是靠各级政府的工作经验估算出来的;每年的扶贫专项资金很多,但是趋向平均分配,用不到重点上,扶贫效率事倍功半;一些地区已经顺利脱贫,居民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为了“白得”的扶贫资金,不摘脱贫的帽子,造成扶贫资源严重浪费,甚至引发腐败现象。
   精准扶贫,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攻坚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要实现精准扶贫,首先要做到精准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其次要做到精准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精准扶贫工作中,资源供给是重中之重。扶贫资源供给不仅指的是扶贫专项拨付资金,而且包括了技术、医疗、教育、就业、能源、基础设施、后勤保障等多种扶贫资源,主体包含各级政府及附属单位、社会各阶层、海内外爱国人士等。
   三、齐齐哈尔市农村精准扶贫资源供给现状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农村贫困户信息采集数据和实地走访的情况进行分析,齐齐哈尔市贫困户致贫原因可分类如下:
   由于疾病导致的贫困。在齐齐哈尔市贫困家庭的贫困因素当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疾病。一些家庭里有成员患有长期慢性病或者突发重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劳动力的减少以及大笔医药费的支出,这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由于缺少生产资料导致的贫困。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贫困群众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用于生产,几乎所有的收入都用在基本的生活资料消费上,无法积累足够的生产资料进行脱贫。    由于缺少技术导致的贫困。从全国范围来看,贫困地区多为农村,越是交通闭塞,贫困现象越为严重,交通闭塞导致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薄弱,表现为农村人口知识水平较城市人口落后很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因为无法掌握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技能,生产效率低下,也无法通过进城打工来获得更高收入,即使国家发放扶贫资金,也只能坐吃山空。
   由于劳动力过少导致的贫困。这部分家庭没有能力通过劳动创造使自己脱贫。
   由于残疾导致的贫困。残疾对贫困家庭的影响与疾病类似。
   由于子女上学导致的贫困。这些年我国教育水平总体来说发展很快,但是受到经济、人口等因素影响,城市和乡村的教育质量差别很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依然很低,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很多家庭将孩子送往“重点”学校,甚至去外地陪读,这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贫困。贫困户积蓄有限,若遇到自然灾害,可能出现房屋因年久失修或农作物减产的现象,若无法及时解决,会增加贫困户生活重担,导致贫困加剧。
   四、齐齐哈尔市农村扶贫资源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存在分歧
   政府的专项扶贫资金一般只用于扶贫主体工作,而配套工作或措施的资金支出还要由当地财政来承担。但是贫困地区财政本身羸弱,无法完全按照上级要求完成配套工作。另外,在扶贫工作中,扶贫资源的供给与贫困户的自身需求有些出入,贫困户只能在政府扶贫资源中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方案,在扶贫大项目中表现较为被动。
   (二)扶贫资源存在浪费现象
   在实际扶贫工作中,由于受到几种因素的干扰,导致扶贫资源存在浪费现象。第一,由于精准扶贫的工作内容较多,部分地区的扶贫工作不能完全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进行,存在错评漏评等情况;第二,资源的浪费和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观念也有较大关系。很多贫困群众思想比较守旧,对于日新月异的思想和技术接受能力较差,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只想要“鱼”而不是“渔”,做事懒散,无心脱贫,致富兴趣不高。第三,还有部分已脱贫群众,习惯于享受政府的扶贫资源,不愿拆掉贫困的帽子,造成扶贫资源的浪费。 第四,由于致贫的原因多种多样,如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疾病残疾、自然灾害等,扶贫要考虑到具体因素,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比如缺少技术的可以传授技能,缺少资金和自然灾害的拨款支持,疾病残疾的申请低保等,但是在脱贫工作中,由于政府工作不到位或者贫困群众盲从心理等原因,存在扶贫手段不当引起的资源浪费,比如某些贫困户通过畜牧业完成脱贫,当地政府以及当地贫困群众看到甜头,在整个村子掀起养殖热潮,但这样的脱贫方式对有些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不适用,而且有可能造成产能过剩,生产资料无法及时转换成财富,不能按时脱贫甚至导致返贫的后果。所以指定脱贫手段时一定要慎重考虑。
   五、齐齐哈尔市农村精准扶贫资源供给优化建议
   (一)将扶贫精准识别与大数据结合起来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突飞猛进,利用好大数据,可以让扶贫工作事半功倍。因为扶贫需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对贫困地区致贫原因的认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认定致贫原因应该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对本地贫困状况的了解程度,深入群众实地调研,通过多维度进行度量,利用大数据的在收集、归類信息数据上优越特性,能够在互联网上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网,将所有地区中的贫困人口的相关信息数据和其贫困的具体情况都进行统一的归类〔5〕,使每个贫困地区有自己准确的数据库,再与政府对扶贫的办法和标准进行多角度比较,为每一个贫困家庭制定合理的脱贫计划,真正对贫困人民进行帮助。
   (二)建立制度体系,采取多种手段扶贫
   一是贫困地区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贫困群众参与决策,自主管理,加强群众参与感、获得感。二是扶贫工作精细化,除五保户外,其他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提出具体措施,确保按期脱贫。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业余学校、图书馆、卫生所等设施。四是定期举行免费专业知识讲座和培训,内容可多种多样,可依照群众申请开展,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五是利用互联网,拓宽就业平台、增加就业机会,设置宣传栏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招聘信息;在用人单位和贫困群众之间搭建桥梁,使群众就业更简单、更对口,同时解决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和用人单位的人力财力问题。
   (三)强化精准扶贫资金监管
   一是优化扶贫制度。当地政府要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允许下,按照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为每个地区优化出台各项扶贫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积极参与生产的贫困群众进行物质上的补助,尤其是创业型的项目,更要提供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扶持。二是强化精准扶贫资金监管。齐齐哈尔市扶贫资金来源于政府的专项扶贫资金、企事业单位的捐款等。为了使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各级政府和附属机构应该严格执行扶贫资金制度,确保所有资金的使用过程规范化、阳光化。可由财务部门、审计部门、村干部、群众组成监督小组,对扶贫工作全程监管。
   (四)支持产业扶贫,大力发展经济
   在政府的支持下脱贫只是第一步,真正彻底解决贫困问题,最根本在于利用产业扶贫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贫困地区的经济向好发展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推动本地区脱贫工作更快进行。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贫困地区建立企业,提倡群众参与企业生产,这样不仅能提供养家糊口的岗位,还能提高群众的生产技能,减少返贫的可能性。产业扶贫要求项目因地制宜精准选择,这就要求对贫困地区当地资源的正确认识和扶贫群众的精准识别,要做既符合贫困地区资源类型又能较快产生效益的产业,有资源可以加快产业的发展,有效益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五)完善配套跟进机制,防止返贫发生
   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贫困群众的积极配合下,相信脱贫可以在规划时间内顺利完成,但是脱贫并不等于扶贫结束。有些贫困家庭仍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有的贫困户家中有沉重负担,或全家的收入来源单一,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或者成员重疾,势必会重新返贫。所以,配套的跟进机制要逐渐完善。第一,各级政府要长期关注已脱贫群众,若发现有返贫情况,立即对致贫原因进行分析解决,直到这部分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第二,加大医疗和自然灾害的保险力度,减少因病或因灾致贫群众的财产损失,对于确实无力承担的群众实施救助,这样才能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前进,2017-11-08(01).
   〔2〕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Z〕.人民网,2014,(10).
   〔3〕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EB/OL〕.人民网,2015,(01).
   〔4〕习近平.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z〕.新华网,2015,(06).
   〔5〕罗丽.大数据技术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4).
  〔责任编辑:孙玉婷〕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阅读心理过程是由阅读的认知过程和阅读的调控过程所组成,分析了组成它们的各种心理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关系。指出阅读者只有充分发挥这两个进程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通告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名单,山东农大肥业成功入围'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国共68家企业入
本文就市场经济对图书馆改革的正负面影响及其对这种影响的正确认识和主动适应、寻求发展,提出了四种改革思路,并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文着重论述“情报”改“信息”后出现的问题,以及为了实现“情报”改名应该采取的重要原则。
前不久去某地走市场,受到当地省农资集团的热情相迎,对方有位业务骨干的帅小伙情真意切地说:“坤哥,我跟你很有缘分啊”,不解并作期待状:“ 读你写的文章是其次,我大学是在南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信息产品策略的着眼点,论述了图书馆开拓信息市场的主要产品策略及产品品种
“每只鸡能卖100元左右,十分受欢迎!”2011年1月28日,记者在四川省筠连县高坎乡华山村看到,村民罗付云养殖的七彩野山鸡卖得十分红火:仅仅在春节前这段时间,其喂养的6000多只山鸡,
由于已有一些关于英国和苏联的教育经济学教科书译本出版,以及本刊过去已简单介绍过英、美等国有关文献,这里将以本次对法国教育经济学简况的介绍,作为有关西方本学科概况介
社会时空和科学技术对于人的活动都具有基础意义,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社会时空因素对于科学技术的意义却常受忽视或误解。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急剧变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