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制玩教具的配置、使用和开发现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以滁州市幼儿园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对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配置、使用和开发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在玩教具配置上、使用上以及开发上存在认知片面、使用率低以及开发缺乏主动性的问题。基于以上调研,提出从外部支持、幼儿参与度、教师自身三方面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幼儿;幼儿自制玩教具;配置、使用、开发;现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当为幼儿发展创造条件,应当有利于引发幼儿游戏兴趣,支持幼儿积极探索1。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大部分研究都从自制玩教具的教育意义或者投放现状等角度进行研究,对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配置、使用和开发情况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2。基于此,本研究在滁州市进行目的抽样,最终选取四所幼儿园(分别为省级示范园、一类园、二类园、三类园)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幼儿园自制玩教具配置、使用和开发现状,期待能为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实践运用提供些许参考佐证。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配置现状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配置与幼儿教师对自制玩教具的概念认知密切相关。在本研究中幼儿园自制玩教具配置状况主要从幼儿教师对自制玩教具概念认知上进行调研,通过对问卷、访谈以及观察记录的分析,主要表现在幼儿教师对自制玩教具主体认知,价值认知,自制玩教具的教育价值动机三个方面。
  1、幼儿教师对自制玩教具主体的认知
  通过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得知,有19位老师认为自制玩教具主体应该是教师及幼儿,占总人数的38.0%,认为教师应是制作玩教具的主体有13人,占总人数的26.0%,认为幼儿是制作玩教具主体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20.0%,不清楚谁是主体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16.0%。可见,在幼儿园大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应该是教师占主导。
  2、自制玩教具价值的认知
  通过對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得知,教师认为自制玩教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实施教学、促进与同事家长幼儿等的交流、促进玩教具制作技能的发展等,还可以促进幼儿心理发展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行为能力发展,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等,可见,大部分教师对自制玩教具的价值很认同。
  3、制作玩教具的教育价值动机
  经统计,教师自制玩教具为幼儿游戏、课程需要占总人数的48%,为了环境布置占总人数的26%,为了展示、展览占总人数的22%,为接受上级的检查而制作玩教具所占占总人数的4%。可见,幼儿教师制作玩教具主要是为了满足幼儿游戏、体育活动和区角活动的需要,还有部分是为了创设教育性的环境的需要。只有少部分为了展览和接受上级检查而制作玩教具。
  (二)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使用现状
  能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自制玩教具与教师对自制玩教具的使用现状密切相关。在本研究中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使用状况主要从幼儿教师对自制玩教具的应用领域、应用方式、维护与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自制玩教具在班级的应用领域
  从问卷分析得知,语言领域占总人数的16%,健康领域占总人数的20%,科学领域比例为28%,社会领域占总人数的18%,艺术领域占总人数的18%。可见,自制玩教具在滁州幼儿园各大学习领域均有运用,其中科学领域占据最大比例,其他领域均相当一部分比例。
  2、自制玩教具的使用方式
  通过问卷分析与观察得知:各班交换使用占总人数的仅为26.0%,仅各班使用占总人数的62.0%,其他占总人数的12.0%。可见,幼儿园各班的自制玩教具绝大多数仅供本班使用,各班交换使用也占有一部分,教师们反映由于自制玩教具大多数由各班老师自主开发设计,符合本班幼儿的学习经验,加上自制玩教具材料有限,功能单一,易损坏,很多玩教具重复利用的功能大大降低,多半由本班使用,但也有一部分质量较好、玩法创新的玩教具受到多班幼儿的喜爱。
  3、自制玩教具的维护与管理
  自制玩教具的维护与管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定期检查占总人数的20.0%,消毒与清洁占总人数的22.0%,及时修护占总人数的16.0%,教师引导幼儿遵守规则,爱护整理玩教具占总人数的24.0%,占调查人数的最高比例,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会在一日生活常规和教学活动中渗透规则教育,引导幼儿遵守规则,爱护整理玩教具,另外教师日常加强管理,分类收纳,标识清楚占总人数的占18.0%,大多数教师表示会收纳好玩教具,但分类较为混乱。
  (三)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开发现状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开发涉及到幼儿教师如何看待自制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问题。基于调研发现,在开发上,幼儿园教师关注的主要包括自制玩教具的材料来源、制作形式、设计灵感以及教师团队的协作分工四个方面。
  1、自制玩教具材料来源
  材料来源是教师进行自制玩教具开发的重要影响因素,调研发现材料来源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形式:教师提供占总人数的38%,幼儿园提供占总人数的26%,家长提供比例为24%,幼儿提供占总人数的12%。我们可以看出自制玩教具的材料主要由教师提供,幼儿园出资购买和家长提供也占相当一部分比例,幼儿参与收集的材料最少。通过材料的收集可以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促进家园合作,更融洽地为幼儿教育提供保障。
  2、自制玩教具的制作形式
  自制玩家据的制作形式强调幼儿园教师喜欢采用何种材料以及何种形式进行制作。调研发现:轻黏土材料占总人数的54%,布材料比例为46%,纸材料占总人数的64%,废旧材料占总人数的78%,自然材料占总人数的20%。可见,自制玩教具的材料形式各样,废旧材料占据最大比例,轻黏土材料、布材料、纸材料均相当一部分比例,而自然材料占总人数的最少。
  3、自制玩教具制作的设计灵感来源   从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设计灵感来源的分析来看,园本集体协商开发占总人数的12.0%,相关纸质资料参考占总人数的28.0%,教师依据教学需要,个体自主开发占总人数的32.0%,专家指导制作占总人数的8.0%,相关网络资源参考占总人数的1180.0%,无任何参考与指导,教师资源占总人数的2.0%。可见,幼儿园玩教具的制作大多是有教师依据教学需要,个体自主开发,仅有小部分是由园本集体协商开发,其中专家指导制作仅占8%,通过访谈显示,大多数教师师参考各类网络资料,例如“抖音”等小视频、纸质资料例如“玩教具制作参考书”等,个体自主开发。
  4、自制玩教具的合作与分工
  自制玩教具的合作分工包含教师的合作与分工以及师幼的合作与分工两个方面。首先,在教师的合作与分工方面,集体制作占总人数的44.0%,个人制作无他人参与占总人数的24.0%,个人制作,他人适当辅助占总人数的22.0%,其他占总人数的10.0%。结果显示,幼儿园制作玩教具主要是由集体制作,其中教师个人制作,他人适当辅助各占相当一部分。在师幼的合作与分工方面,数据显示,86%的教师反映幼儿会参与到自制玩教具的制作过程中,也有14%的教师表示幼儿不参与自制玩教具的制作过程。可见,绝大部分教师注重玩教具制作过程的师生合作。
  二、研究结果讨论
  (―)幼儿教师自制玩教具的配置上
  由以上的数据可知:半数以上教师认为自制玩教具的主体应该为教师,忽视了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分析访谈问卷得知其原因主要在于大部分老师仍坚持认为:幼儿所有操作材料理应由教师提供。这种观念其实是忽略了幼儿作为学习主体应当具有的自主选择、自由学习的权利;绝大部分教师对自制玩教具的概念难以做出一个恰当的认识,缺乏有条理的玩教具分类意识,自制玩教具的分类不科学。实际操作过程中,把不同维度的标准混合,必然造成分类的混乱。
  (二)自制玩教具的使用现状上
  在投放上,自制玩教具投放的数量远比商品玩教具投放的数量多,科学区、益智区自制玩教具投放总数占自制玩教具总数的50%以上,语言区和建构区的自制玩教具最少。这仍是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侧重儿童智力发展,忽视儿童全面发展。自制玩教具的投放不应该出现厚此薄彼,应该紧密结合教育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在使用率上,调查发现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使用率很低,经常使用的玩教具仅占小部分,大部分玩教具成为摆设,搁置不用。在访谈过程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不少教师提到,很多教师自制的玩教具易损坏,难以反复使用;在幼儿教师注重玩教具的维护与管理上,教师会在一日生活常规和教学活动中渗透规则教育,引导幼儿遵守规则,爱护整理玩教具,让幼儿爱玩玩教具,也爱护玩教具。
  (三)自制玩教具的开发现状上
  在动机方面,动机能够表明主体的价值趋向,研究者将教师自制玩教具的目的、原因和時机归纳为幼儿教师自制玩教具的动机;在自制玩教具的材料和设计来源研究发现,教师在自制玩教具的选材用材上占据主导地位;由家长提供的材料种类显得有些单调,大多都是一些废旧纸盒、塑料瓶等;在玩教具的协作分工上,虽然在玩教具制作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之间都有交流情况,但是集体间的交流却仅占极小部分,并且很少幼儿园为幼儿教师提供集体制作玩教具的机会。
  三、研究建议
  (一)外部条件支持
  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制作玩教具的理论,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专口机构,应当为幼儿教师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创造条件,用理论知识武装教师的头脑,从而指导教育行为;幼儿园应当指导教师提高制作玩教具的效率,制作出质量高、趣味性强、教育意义深,儿童能够反复操作的玩教具;教育培训,参观学习,是幼儿教师职后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可以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培训、集会,交流经验,拓宽眼见,提升能力。
  (二)提高幼儿参与度
  玩教具操作的主体是儿童,玩教具制作也必须有儿童的参与。让儿童在制作中体验制作玩具的快乐,同时引导儿童与同伴、教师交流,培养儿童的社会性,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儿童最喜欢自己参与制作的玩教具,认为自制玩教具是幼儿参与活动的体现,可以引起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一旦儿童的观点被成人认同,那么他们的思维便会大放异彩,参与的热情也会被激发,同时对成人创造出新颖的玩教具也有不小的辅助作用。
  (三)教师自身发展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导者,是幼儿教育中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的主体,是教育过程的具体实施者,这些都要求我们幼儿教师各方面能力必须达标。访谈过程中也发现,很多教师提出制作出的玩教具缺乏新颖性、创造性,玩法简单,使用时间不长,缺乏制作玩教具的经验。因此,教师应当善于学习,不断观察,努力提高制作玩教具的理论和时间经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杜.
  [2]沈小燕.幼化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张敏杰(1992-),女,汉,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项目:校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七巧板’幼儿自制玩教具工作室”,项目号(2018CYXL020)。
  基金项目:安徽省一般教学研究项目“学前教育专业’三个平台联动’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以滁州学院为例”,项目号(2017jyxm0497);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七巧板’幼儿自制玩教具工作室”,项目号(201810377043X);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第七届“行知杯”暑期实践教学活动立项项目,项目名称“赴滁州市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配置、使用和开发的现状调研小分队”。
其他文献
摘要:搞好高中物理教学,是每一个高中物理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高一物理教师必须尽力做好初高中物理的有效链接,为学生整个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物理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我认为,初中到高中知识跨度大、知识涉及范围广,学生还是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记忆、套公式,结果一做题老错,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这
期刊
摘要: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加强古诗文教学,引导初中生诵读古诗文,感悟古诗文,传承经典民族文化,不但关系到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在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吟咏诵读,潜心感悟,还应该开展综合性的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感悟古诗文,并最终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提升自己,这对以后的人生发展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本文主要针对通过古诗文教学
期刊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读和写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为了优化学科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协同提升,但是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们在指导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积极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调整传统教学模式。笔者在本文中结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需求,分析新课标影响下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期刊
摘要:以“Na2CO3与NaHCO3的性质”为例,实施以微课[1]为载体,融合虚拟仿真实验[2]技术和平板电脑,展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新策略。  关键词:化学实验;微课;仿真实验  智慧教育是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和传播,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课堂上无法演示、难以观察现象、无法
期刊
摘要: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应将素质教育理念视为指导思想,坚持着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原则,组织特色的教学活动,启发学生的阅读意识。并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出发,带入多种趣味元素,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当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最大乐趣时,语文教学工作就能走向更大的成功,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本文针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期刊
摘要:随着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交流的深入与普遍,英语听力作为一门必修课在大学生学习和工作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位置。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英语听力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其英语听力水平远远没有达到与人顺利交流的地步。这就要求大学听力教学方式和课堂模式的转型与改革。本文从图式理论的角度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对未来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听力
期刊
摘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而化学课程是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科学素养在化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对于文化的传承和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教学;三重表征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教学模式单一,无法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教学对策,希望给予相关教学者一点启发。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众所周知,要保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一切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获取更
期刊
摘要:转化医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医学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实验诊断学课程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明确转化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突出了转化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验诊断学教学的作用,并提出相应对策完善实验诊断学的课程建设,加强医学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转化医学;人才培养;实验诊断学  《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目标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设生活化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将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