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hcore:全面布局AI生态

来源 :数字商业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bin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7月15日,Graphcore发布了第二代IPU Colossus Mk2 GC200以及基于第二代IPU处理器的一系列的产品。在此之前,Graphcore在中国的IPU开发者云也正式上线,面向中国的商业用户、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和创新者免费使用。
  Graphcore作为成立于2016年的英国初创公司,目前已经成长为全球性企业,总融资超过4.5亿美金,其全球办公室遍布了欧洲、亚洲和北美。目前在亚太区,Graphcore在北京、上海、深圳、台北、首尔设立了办公室,并计划下一步在日本东京设立新的办公室。
  “Graphcore当前专注于三个方面:专门为AI应用设计IPU处理器、基于IPU处理器及面向AI应用的Poplar软件栈、围绕硬件和软件打造IPU平台。”Graphcore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卢涛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表示,在Graphcore的产品战略下已经推出了三种产品形态:IPUMachine、IPU服务器以及大规模横向扩展的IPUPOD的系统级产品。
  据了解,此次Graphcore推出的新品有三大颠覆性技术突破:计算、数据和通信。
  从单一芯片来看,Colossus Mk2 GC200处理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复杂的单一处理器,基于台积电7纳米的技术,里面集成了近600亿个晶体管,拥有250TFlops AI-Float的算力和900 MB的处理器内存储。处理器内核(IPU-Tiles)从上一代的1217个提升到了1472个独立的处理器内核,相对于第一代产品,其系统级的性能提升了8倍以上。
  “针对数据处理问题,Graphcore提出了IPU Exchange Memory(交换式存储)概念。”卢涛表示,与英伟达当前使用HBM的技术的产品比较,Graphcore在每个IPU-Machine: M2000(IPU-M2000) 里面通过IPU Exchange Memory技术,提供了将近超过100倍的带宽以及大约10倍的容量,这对于很多复杂的AI模型算法提升有很大帮助。
  通信方面,Graphcore专为AI横向扩展设计了IPU-Fabric。这样一个结构可以做到2.8 Tbps的超低时延,同时最多可支持64000个IPU之间的横向扩展。通过IPU-Fabric技术,用户可以把集群无缝地从一个IPU扩展到64000个IPU,通过直联或以太网的交换机等技术进行互联。同时,IPU-Fabric支持诸如AI运算中的集合通信或全缩减(All-Reduce)操作。IPU-Fabric也是专门为AI应用从零开始设计的。
  事实上,如果把计算和数据结合来看,IPU和GPU有着较大区别。在数据和计算密集的前提下,GPU的优势明显,反之,如果数据的稀疏性越高,和GPU相比,IPU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领先会达到10-50倍,尤其是在NLP研究领域,对很多超大规模的AI模型有巨大的帮助。
  另一方面,基于7纳米Mk2的IPU,Graphcore构建了IPU-M2000。这是一个1U结构的即插即用计算刀片,易于部署。在1U这样极小的空间内,Graphcore集成了1PFlops的计算能力,其密度非常之高。
  此外,IPU-M2000还拥有450 GB的Exchange Memory;其2.8 Tbps的IPU-Fabric也提供了超低时延的通信。在1P的算力、450GB的Exchange Memory、2.8 Tbps的IPU-Fabric三项技术的结合下,IPU-M2000可满足当前最为苛刻的机器智能工作负载。

  “IPU-M2000使用了Graphcore的Poplar软件栈,Poplar也可认为是IPU统一的软件栈。”卢涛表示,IPU-M2000拥有多种配置形态,比如1个M2000的配置、4个M2000的配置、甚至IPU-POD64这样的整机交付。“ IPU-M2000是Graphcore构建超大规模和弹性AI计算集群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帮助客户解决大规模集群的可扩展性问题。”
  IPU-POD是結合计算、数据、通信三种颠覆性技术的大规模可扩展系统,用于超算规模的IPU-POD形态。它基于IPU-POD64构建块,并对AI的计算与逻辑控制进行了解耦,易于部署,网络时延极低,能够支持超大型算法模型以及安全的多租户使用。
  对于一家初创企业而言,从技术到产品落地或许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在需求多变且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Graphcore在市场策略方面有三个维度:渠道合作伙伴、OEM合作伙伴,以及全球的云合作伙伴。”卢涛表示,Graphcore的首款IPU开发者云已经部署在金山云上。IPU开发者云支持当前最先进和最复杂的AI算法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工作,比如自然语言处理类和高级计算机视觉类应用。
  对于商业用户而言,敏捷、效率是其最为关心的问题,所以在较短时间内让用户快速体验IPU性能以及编程的易用性是Graphcore给出的解决方案。对于大学研究机构和个人研究者,Graphcore提供较长时间内的免费访问,帮助其用于研究的算法模型可以得到极大的优化、充分释放潜力、缩短研究成果面市时间,以及触发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与此同时,Graphcore也在中国积极组建其创新社区。据悉,Graphcore已在微信、知乎、微博和GitHub开通了官方频道,旨在与开发者、创新者、研究者更好地交流和互动。”

写在最后


  关于未来的AI计算领域,卢涛表示,未来会是 “CPU、GPU、IPU并行” 的时代。
  “GPU或部分CPU专注于业务场景的实现和落地,而IPU专为AI创新者带来更多突破。”在卢涛看来,不管CPU还是GPU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AI问题,因为AI是一个面向计算图的任务、与CPU的标量计算和GPU的矢量计算区别很大,Graphcore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赛道。
其他文献
Hitachi Vantara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 戴建平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ICT行业而言,更是如此。新基建大势风起云涌,经历了抗击疫情艰苦斗争的市场也即将“迎春回暖”。“新基建”不断深化  “新基建”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7月至今,中央的密集部署带动了全国多
期刊
近年来,在全球化战略的指引下,出海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一致行动”,BAT、华为以及携程、小米、美团等都在不断向外扩张,规模和速度也都在大幅提高,然而实际上与真正的国际化科技巨头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明星企业苹果公司的海外营收占总收入6成以上,谷歌、脸书也都有一半左右的海外营收。而中国代表BAT,则都只有5%或10%的海外营收,就连现在中国最成功的国际化企业华为,其营收也只有50%左右来自海外……
期刊
“这些年的技术发展趋势,我们的确是以云为优先的策略:任何的一个新的技术,比如说像区块链技术,首先会在公有云上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但是一旦客户对于本地化部署有任何要求的话,我们的核心技术、Oracle本身的核心价值,完全使我们有能力帮助客户完成本地化部署的需求。”Andy Mendelsohn,甲骨文公司数据库技术执行副总裁在2019年甲骨文数据库云大会上就曾经透露:即将允许用户把在公有云上运行的自
期刊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创造它。如今,当人们开始从TB/PB迈入EB/ZB的数据时代时,就需要准备好驾驭数据,创造未来。  近日,希捷科技联合研究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报告《数据新视界:从边缘到云,激活更多业务数据》。该报告预测,到 2025 年,全球数据创建总量将大幅增长至175.8 ZB。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物联网 (IoT)、边缘计算、边缘数据中心、
期刊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输入法注定是被定格的记忆。  习惯了将老式诺基亚藏在课桌抽屉里盲发信息的畅快,即使到了全触屏的智能手机时代,照旧对九宫格念念不忘。以至于当习惯全键盘输入的00后们走上互联网舞台后,在江湖上掀起了一场输入法的流派之争。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史诗级产品,输入法见证了商业更迭的市场规律,承载了用户行为的变迁轨迹,自身也在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完成了一次次的跃迁:搜狗将输入法从单机时代带进
期刊
5G、新基建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企业云转型、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同时也让本就犹疑的企业领导者更加确定了未来企业规划战略的新思考——打造一个安全、经济的混合云平台,构建敏捷、灵活、开放的基础设施构架,重构IT基础设施、重塑基于数据和知识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向云转型及数字化创新的核心课题。  2020年7月27日,在神州数码举办的“云、数、智赋能数字经济新时代分享会”上,携手IBM和红帽三方共同探讨了依托混合
期刊
以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金融等为应用场景的“新基建”,实际上是将“数字化”定义的范畴,从商业领域延伸到了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以数字定义全社会,虽然提供了中国经济模式向数字经济时代转型的基础,但是这种强调以互联网、物联网为纽带,高度融合、彼此映射的现实与虚拟的关系,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字和信息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作用——如果把数据中心时代的安全攻防战比喻成冷兵器时代的战
期刊
“MindSphere已经归属于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作为Xcelerator解决方案组合的一部分,MindSphere可提供工业物联网即服务 (Industrial IoT as a Service),并在实现全面数字化双胞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Tony Hemmelgarn,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通过网络召开的2020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全球媒体与分析师会议上,并没有强调业界
期刊
五年前,拼多多刚刚诞生时,一二线城市人群对于在微信上拼团买水果这件事还有点嗤之以鼻。而当拼多多成立三年,成功占领低线市场,并成功在纳斯达克敲钟后,很多五环内人群开始试着下载并了解拼多多。  而在今天,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拼多多上买到实惠的水果、优质的农产品、便宜的品牌手机或电视时,越来越多的人忍不住喊出:拼多多真香!  短短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虽然仅仅过去五年,但其实无论是从国内外大
期刊
前两天,沈晖写了一封《威马家书》,给放假归来的威马人提一提精神气。  主要是说,威马百亿融资很牛逼,但是今年形势也很严峻,新能源的前景确实很光明,但是生存是永恒的课题。接下来,威马一要狠做产品抓落地,二要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敬畏投资人的每一分钱,坚持精细化运营。保持增长,保持前进。  标题是“家书”,可是按照行业习俗,其实也是写给外人看的公开信,吹一吹成绩,聊一聊计划,表一表决心。  读后感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