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研究综合医院精神科有焦虑和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前额叶功能激活的特点。方法采用fNIRS测量比较30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30名对照(对照组)在执行语义言语流畅任务(verbal fluency task,VFT)时前额叶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利用HAMD、HAMA、耶鲁-布朗强迫量表(
【机 构】
:
100049北京,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卫生科,100049北京,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卫生科,100049北京,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卫生科,100049北京,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卫生科,100049北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研究综合医院精神科有焦虑和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前额叶功能激活的特点。
方法采用fNIRS测量比较30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30名对照(对照组)在执行语义言语流畅任务(verbal fluency task,VFT)时前额叶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利用HAMD、HAMA、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评估,并采用Spearma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前额叶外侧通道和中间下侧通道含氧血红蛋白任务期升高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患者组焦虑症状与右外侧前额叶激活程度相关(r=0.370、0.380,均P<0.05),抑郁症状与左右外侧前额叶及中间背侧前额叶激活程度相关(r=0.391、0.375、0.403、0.492、0.396、0.362、0.384,均P<0.05),强迫症状与前额叶激活程度无统计学相关性。
结论具有焦虑和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存在前额叶功能激活下降,且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可能分别与右外侧前额叶、外侧前额叶及中间背侧前额叶激活程度相关。
其他文献
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连锁、动态的过程。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改善其生存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注重患者的症状与主观感受,在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目前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中医的治疗优势无法得到认可。将生存质量评价引入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领域,将更好地评价中医药的疗效。
目的了解我国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现况以及血压控制情况。方法 2009年6月至12月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46家医院依照统一标准,每家医院连续入选门诊高血压病患者至少100例,共入选高血压病患者5206例。资料收集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危险因素的定义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结果 (1)61.5%(3203/5206) 的患者合并血脂异常,56.0
目的以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为手段,分析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连续入选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因冠心病或疑诊冠心病在我院3个月内同时行CCTA和ICA检查的患者,排除既往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者。冠状动脉病变按16节段分析,比较代谢综合征和非代谢综合征2组患
患者男性,35岁,因发热1周入院,1周前受凉后发热,体温最高39.7℃,在社区诊所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静滴(具体名称和剂量不详),发热好转。因听诊有“心脏杂音”,建议至上级医院继续诊治,遂入我院。既往史:有吸烟嗜好,偶尔饮酒,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 36.8℃,脉搏 98次/min,呼吸 20次/min,血压135/79 mm Hg(1 mm Hg=0.133 kPa),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心房颤动(房颤)人群中卒中/出血相关临床事件与年龄增加的关系。方法220例高龄老年房颤患者,平均年龄(83.1±0.6)岁,随访(3.2±0.8)年。结果卒中风险CHADS2、CHA2DS2-VASc 评分及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均随龄增加,在65~79岁组、80~89岁组及≥90岁组,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分别为: 2.9±0.2、5.2±0.2及5
目的探讨他汀联合苯扎贝特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调脂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ACS且合并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1∶1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5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 每晚1次,或相当剂量的其他他汀治疗。(2)治疗组(52例),给予上述相同他汀联合苯扎贝特200 mg,2次
目的探讨我国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方法,测定上海心脏健康研究(SHHS)队列基线调查中5133例健康中老年人血浆NT-proBNP水平。其中,男性2170例,女性2963 例。分别采用分位数回归和经验方法估计正常参考值范围(第2.5百分位数~第97.5百分位数)。结果不同年龄段女性的NT-proBNP水平均高于男性
目的探讨河北省4个地区城市中年龄≥60岁无脑梗死和帕金森病的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1—12月对河北省4个地区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社会人口学资料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以及MMSE评估。结果MMSE正常组2 659人,MMSE异常组505人(12人因不配合MMSE评估未纳入统计)。2组在以下方面存在差异:年龄70~79岁(χ2=78.473,
目的评价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D-dimer)结合临床风险评估在老年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接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对疑患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65岁)进行Wells评分、分组(低风险组、高风险组)及D-二聚体检测,D-二聚体分别使用传统临界值(500 μg/L)及年龄校正临界值[(年龄×10) μg/L]进行统计。除Wells评分<2且D-二聚体
目的比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与汉族人群Klotho蛋白浓度的差异,探讨其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和汉族年龄≥60岁的老年常住居民进行MCI流行病学调查,纳入资料完整的MCI患者161例(MCI组;其中维吾尔族90例,汉族71例);选取民族、性别、年龄及血压相匹配的非MCI者161名(对照组;其中维吾尔族88名,汉族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