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价值观塑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来源 :化工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lyn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工科人才的要求也上升到新的高度.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国家化工及材料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迫切需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创造性地提出构建融合价值观塑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并在总结归纳该模式创新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介绍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最后阐明了该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和广泛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与支柱产业,化工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化工生产过程越来越复杂,对复合型化工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使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快速具备化工专业的学术素养和相应的从业能力,从而助力化工行业的发展,是学科交叉背景下实现化工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期《化工高等教育》从行业的视角出发,探讨复合型化工人才的培养.
期刊
为了让母语者及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现代汉语基础单句形成一个概括性的认识,本文根据常用性、代表性、实用性及适量性的原则,从句法、语义和类型学三个视角归纳描写了汉语43种单句基础句式,归纳了一些特殊句式的句式语义,从类型学角度解释了选择一些句式的原因.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知识点不能串联而导致的学与用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文章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构建知识体系网络、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等目标切入,介绍了化工本科微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并阐述了该体系的核心要素,包括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化工微专业的建设方法、分阶段系列化效果检验.该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对深化化工专业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行业的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市场经济改革30年来,化工教育为支撑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化工教育存在的教育资源投入与教育产出不匹配、产业转移趋势与毕业生流动趋势相逆、低学历现状不能满足高学历刚需等问题,制约着化工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文章从行业视角出发,基于翔实的数据,对化工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举措与对策,建议通过“正面教育”“信心教育”“未来教育”“基础教育”等途径突破化工教育困局.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面对化工及相关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文章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探讨了化工微专业的建设.具体措施包括:结合国家战略、群体利益、社会发展和国外教育理念,确定化工微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课程对学生能力的支撑,构建化工微专业课程群;建设并完善专业慕课资源,促进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文章考察和“很+名词”结构相关的几个问题:(1)名词与“很”组合的语义基础是什么?(2)为何不同名词与“很”组合的能力存在差异?(3)名词与形容词在语义上的重合与差异.文章指出名词的等级性是它们与“很”组合的语义基础.名词的等级性源自名词所指对象在各维度上和原型的平均相似度.依据平均相似度计算方式的不同,名词内部可以划分出两个次类:(1)“加法相似性”名词,这类名词范畴的确立基于个体在各维度上和原型相似度的加权和;(2)“乘法相似性”名词,这类名词范畴的确立基于个体在各维度上和原型相似度的加权积.前者比后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石油工程行业面临重要的结构调整.如何实现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突破,是该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文章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为研究对象,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研结合和国际化交流五个方面,对该校石油工程人才培养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该校石油工程人才培养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对我国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启示.
同形语素意识包括同形同音语素意识和同形异音语素意识两个方面.通过对216名准中级以上的汉语学习者同形语素意识的考察,发现同形语素意识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发展,但子系统发展极不均衡.同形同音语素意识在中级阶段初步具备,从中级到准高级阶段显著提高,但从准高级到高级阶段增长不显著.同形异音语素意识的发展显著落后于同形同音语素意识,高级阶段才初步具备,而且发展水平较低.语素位置对同形同音语素意识有显著影响,语素语音差异和等级对同形异音语素意识有显著影响.
从能源结构及能源发展战略看,中国石油炼制与化工行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为满足新时代对化工人才的需求,文章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为例,介绍了该学院优化整合学位点课程,构建“四性凸显”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搭建“五位一体”的科研创新平台,构建“六元协同”的培养模式和建立“全员育人”的培养机制的实践.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研究生国际视野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力支撑.
河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及定位,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设计课程、实习课程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以期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