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未来能否成功发展。为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因素进行多角度分析,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关键词:职业道德;素养;缺失;原因
  古人云“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又云“德乃才之帅,才乃德之辅”。可见,道德素养尤其是职业道德素养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发展。作为社会的潜在从业者,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参差不齐,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为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笔者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造成其职业道德素养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社会因素
  1.市场趋利的显现与影响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充分竞争的市场更能较好地实现资源配置。但是市场天生的逐利性,在其自身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毫无疑问终将影响到社会群体成员的价值观。长期生活在趋利性文化氛围中的社会群体成员,不但会唤醒沉睡的物质利益意识,而且会增加个体逐利的冲动。另外,市场的趋利性本质,使其自身很难自觉上升为高尚的道德精神和伦理规范,最终在群体成员中固化为逐利心理和功利意识。尤其是在社会约束和监督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其逐利性的负面效应会倍增和膨胀,发展为极端利己主义,甚至为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将自己蜕变为贪婪、欺诈和不择手段的代名词。带有强烈逐利冲动和浓厚的物质利益意识的群体成员随着自身社会活动范围的延展和步入职业化的道路,逐利的负面效应也终将在社会各行业中滋长和膨胀。而这一影响也终将在行业潜在从业者或从业者的职业行为中显现出来。
  2.群体心理的异化与偏轨
  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作为社会的人,彼此之间必然要发生一定的关系,在长期交往中的交互影响下逐步形成群体意识和认知,上述意识和认知一旦形成并固化,反过来就会影响到群体成员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舍。长期生活在趋利性文化氛围中的群体成员,在逐利心理和功利意识的驱动下,很容易冲塌传统文化在群体成员中形成的如“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心理堤坝。“民皆逐利”的风气一旦甚嚣尘上,其结果必然是思想领域中的“如水处下”。利欲熏心,欲壑难填,逐利者在没有健全的法制约束下便会迅速攫取巨额物质利益,进而吸引和感召更多群体成员争相效仿。于是,“有50%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的群体心理逐步形成,并迅速填补群体成员心理空间。本应该坚守的正确义利观的群体心理在物质利益的诱导下异化为唯利是图的功利观,而这一嬗变也终将回流到行业潜在从业者思想意识中来。
  二、学校因素
  1.教育理念的循古与滞后
  现代教育应强调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同时包容个性的张扬,追求整体有机的生态“和谐教育”,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倡导开放、主张“拿来”、兼收并蓄,正视多元并因之而变,在扬弃与吸纳中注重受教育者道德与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创造潜能的培养、挖掘和激发,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手段和完美的教学艺术的有机融合开启受教育者心智,最终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反观当下,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依然沿循旧制。职业院校虽然大都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了正常学期教学计划,也都开设了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但大都是选修课或考查课,学时安排也明显少于考试课或必修课。这种安排使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认为该课程不重要。再者,职业院校存在着重知识、轻道德,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的现象。衡量办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仍然停留在对毕业生就业数量的追求。在百分比率的驱使下的教育,谈不上对职业道德占比较高的学生质量的重视,更谈不上在以人为本和尊重多元的基础上实施开放式个性化的全面教育。
  2.教育内容陈旧与泛化
  当下,职业院校为了提高在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虽然也积极进行了课程改革,较之以前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也都有较大改观,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还仍然存在着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陈旧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首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缺乏鲜明的时代性。当今,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思维活跃并具有强烈的猎奇心理的青年学生自然会对新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课堂上陈旧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再加之教师毫无新意的说教,使学生倍感乏味,失去兴趣牵引的教学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其次,教材内容泛化。职业道德教育岗位针对性不强,缺乏专业性。职业院校所用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通用性有余,专业性不足。众所周知,不同的行业、岗位有不同的道德要求。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大都局限于“一般职业道德”教育,对“行业职业道德”教育涉及较少,即使部分内容涉及行业职业道德,但也未能做到有效结合行业职业道德特点,未能充分体现岗位特色。这种宽泛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面对众多带有明显个体差异的学生,很难体现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3.知与行的背离与脱节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经过系统的学习,对职业道德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由于自身心理上的不独立或者社会职业角色定位模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又使得他们难以对自身道德行为实施约束,更谈不上短期内形成职业道德自觉。学校偏重职业道德理论教育,缺少与社会联系,学生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和行为抉择容易出现明显的知行背离与脱节。他们对社会职业道德现状不满,内心希望整个社会加强道德建设,但在个体行为选择上,部分学生对道德建设的实施却无意“从我做起”,对自己不文明、违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的行为往往采取放任自流或是盲从的态度。经验证明,通过对学生进行“知的教育”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行的实践”,才能使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进而将规范在意识中内化,从而形成职业道德的自觉,最终实现教育的知行统一的目的。   三、家庭因素
  1.病态化家庭环境的影响
  前苏联家庭教育者科娃廖夫指出,“人类至今还没有发明比家庭更完善的教育机构”。家庭环境在学生职业道德养成中起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处于成长中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心理从依赖走向独立,有强烈的认知冲动,但自身甄别能力较低,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追逐名利、只求索取不讲奉献的病态化的家庭环境,只能在正处于职业道德塑造期的学生心中刻上重利、逐利甚至唯利是图的病态化的心理沟痕。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在高尚的职业道德尚未形成之前,思想早已被病态化的家庭环境所污染,而且其负面影响与日俱增,最终将成为妨碍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消极和不利因素。
  2.共同素养缺失的映射
  鲁迅说:“许多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传之子孙,而且久而久之,连社会也都蒙受影响。”他又指出,“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事实证明,不同的家庭培育出不同的人。家庭成员尤其是主要家庭成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到从这个家庭走出的孩子身上。这是因为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意或无意会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无论是外在的处事行为还是内在的价值取向,都将在不经意间的言谈举止中映射到孩子心灵中。家庭成员间各自的素养水平看似独立,实则像连通器一样密切相连。每个成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家庭的共同素养水平。如果家庭的职业道德共同素养水平较低,本身又存在着诸如物利观等方面的缺失,那么这一缺失终将映射到从家庭走向学校的孩子身上,成为其自身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又一绊脚石。
  四、学生自身因素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既体现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实践的锻炼,理应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反观当下,职业院校的部分学生不但没有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反而日趋彷徨和迷惘;不但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甚至颠倒;道德素质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出现价值观下降和滑坡;荣辱观不但没有回归正位,反而渐行渐远。上述现象说明,部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
  2.职业道德认知模糊肤浅
  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是一个从道德刺激到道德新知的形成过程。同样职业道德认知也不是背记某些规则、箴言,而是反复经历道德冲突而表现出的稳定、积极的道德判断,进而将道德判断上升到道德自觉。职业院校的学生虽然接受了学校开设的职业道德课程教育,但是由于教育的双方在思想上的轻视等因素,最终导致课程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加之学生自身由于惰性的存在和功利性学习观念的影响,很难自觉研习职业道德内容。
  3.职业道德内化远未形成
  职业道德内化是指通过对受教育的对象进行科学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对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和要求达到一定认知,进而培育其职业道德情感,树立其职业道德信念,增强其职业道德意志,塑造其高尚的职业道德人格,并最终在其思想中固化为职业道德自觉的有机过程。可见职业道德的内化是一个系统化、长期化的过程,它的形成不仅需要系统的教育,还需要长期的实践。职业院校的学生虽然接受了学校有关职业道德教育,对职业道德有浅显的认知,但他们的道德情感并不浓厚,道德信念远未树立,道德意志和人格还没有真正形成,以至于他们在真正的道德冲突中,其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依然是无助和盲从,甚至出现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错误行为。正是这一不足从根本上影响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提升。可见,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苏联]科娃廖夫.家庭关系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杨云芳,杨云霞.试论法官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责编:一 萧
其他文献
混合体制改革是我国针对国有企业提出的,旨在激发工作人员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本文先是对国有企业的混合体制改革进行了简单阐述,然后分析了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风险,最后
城市轨道交通对埋地管道造成了严重直流杂散电流干扰。为了了解直流杂散电流对管道的影响,选取一段受杂散电流干扰较为严重的管道,采用接地排流和极性排流相结合的方式,在牺牲阳
回顾过去十年民生之路,有必要重放一个镜头:2002年12月5日,北方飘雪,新当选的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前往西柏坡考察。在履新未满一月的首次集体行动期间,胡锦涛郑重提出,全党应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学界形象地称之为“新三民主义”,这既是中共的执政理念,也是中共对民众的庄严承诺。此后民生大幕徐徐拉开,各项民生事业速度加快。从减免农业税到农村低保的全覆盖,
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测试了不同浓度的一种油田用咪唑啉缓蚀剂在模拟油田现场环境中的缓蚀率。结果表明,该缓蚀剂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以阳极抑制为主,质量浓度在200mg·L-1
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和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物理检测方法,研究了乙酸(HAc)对2Cr13不锈钢在60℃下C02饱和的3%NaC1溶液中腐蚀行为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组织在民族团结、和谐校园的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要增加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会组织的认识,充分发挥它在民族地区高校的作用,找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努力
济源市砺志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其前身是大学生砺志创业园内一个小小的淘宝屋。那时卢雪萍和同伴从网上选购一些学生需要的产品,周末再到洛阳关林市场进一些货,在济源
对于山东省高密市孚日学校来说,2013年是学校的一个分水岭。2013年以前,教育落后,学校连续2年学生流失率超过50%。而2013年之后,学校从学生流失率50%以上控制到流失率为0,在
<正>一位老师与三百名学生一个暑期的投入,诞生了一部点击率超过50万人次的MV,欢快的旋律、跃动的舞姿尽显学生的青春风采。在日前举行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
【正】"李笑是黄河科技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同时还是舞钢市大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暑期,她正带着100多位大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支教活动。"这是2011年8月12日的舞钢新闻播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