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嗜温细菌对辉钼矿中Cu、Mo和Re的生物浸出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4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响应面方法和中央复合旋转实验设计方法对辉钼矿生物浸出过程中影响铜、钼和铼浸出的一些工艺条件进行了建模与优化.基于中央复合旋转实验设计方法,考察了3个主要因素对生物浸出的影响,即料液pH值、矿浆浓度、接种体浓度,其值分别为:pH1.46~2.14,矿浆浓度0.95%~11.05%,接种体浓度1.59%~18.41%.根据中央复合旋转设计方法进行20组生物浸出实验.根据所得到的铜、钼和铼浸出率的实验结果,基于3个考察因素对其分别建立了经验公式.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根据经验公式采用二次方程对获得最大的铜、钼和铼浸出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获得最大的铜浸出率的工艺条件为:pH=1.68,矿浆浓度0.95%,接种体浓度18.41%;在此条件下,钼和铼的浸出率分别为2.18%和24.41%.铜、钼和铼浸出率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考察了生物浸出中黄钾铁矾生成对浸出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为了优化Ti-22Al-27Nb基合金板材的塑性,研究了高密度脉冲电流(Jmax=6.80~7.09 kA/mm2,tp=110 μs)处理对Ti-22Al-27Nb合金板材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制备TiO2/聚(L-丙交酯-ε-己内酯)(PLCL)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性能.采用ε-己内酯开环聚合法对TiO2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透
研究医用封堵器制造过程中的焊接工艺,首先利用钨极氩弧焊(TIG)将一束NiTi形状记忆合金丝焊接在一起,然后采用激光点焊将NiTi形状记忆合金丝接头与不锈钢管焊接起来.采用光学
通过获得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在应变速率(0.001~1 s-1)和变形温度(600~1000℃)下的压缩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研究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在热变形下的力学行为.通过显微组织演变研究镍钛
研究Fe41Co7-xNixCr15Mo14C15B6Y2(x=0,1,3,5)大块金属玻璃的热稳定性、晶化行为、维氏硬度和磁性能.通过铜模铸造法制备Fe41Co7-xNixCr15Mo14C15B6Y2(x=0,1,3,5)大块金属玻
提出微/纳米多层超光滑金刚石复合薄膜的沉积工艺,采用经过改进的热丝CVD沉积装置,能够在孔径d1.0 mm~60 mm的硬质合金拉拔模具内孔表面沉积具有优异耐磨减摩特性的超光滑金刚
概述了晶体塑性模拟在面心立方金属等通道转角挤压中的典型应用.结果表明,这些模拟能够较好地解释仅基于宏观变形行为所不能解释的晶粒细化效率的路径相关性和亚结构方向性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全国各地的建筑事业已经逐渐地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出。但具体到在建工程的财务风险及减小风险
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能够揭示和阐明材料相关表面与界面热力学性质,这是通向纳米和界面材料设计自由的重要一步,即以理想性能为目标,科学设计制备工艺参数,针对性地调控
在实际的铸造过程中应用脉冲电流要求电极插入熔体中并在熔体的上面覆盖保温剂.为了探明这两个因素对脉冲电流细化组织的影响,采用不同电极或不同保温剂进行了3组实验.通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