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分析

来源 :中国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th5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下,金融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大型科技公司利用自己领先的技术和海量用户数据双重优势纷纷进军金融领域,对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冲击,面对突如其来的竞争,传统金融机构也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本文探讨在金融科技推动下带给金融业的变化,以及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和未来趋势。
  关键词: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普惠金融
  本文索引:曲凯敏.<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20):-106.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10(b)--03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变革都是由技术革命驱动的。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第四次技术革命正在全球上演。金融在每一次变革中都起着关键作用,随着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也引发了全球金融领域的大变革。大型科技公司都在利用自己领先的技术和海量用户数据双重优势涉足金融领域,对传统金融带来了巨大冲击。传统金融机构面对突如其来的竞争,不得不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本文探讨金融科技的发展带给金融业的巨大变化,以及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 金融科技发展带来金融服务新体验
  1.1 国家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加速金融科技创新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命脉,深化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风险防范的关键。国家先后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文件,人民银行制定《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政策的支持有力促进了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金融科技应用在许多方面已位于世界前列。
  1.2 移动支付先行,加快全球无现金社会进程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推进无现金社会中所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从中国兴起的二维码支付不仅在国内成为主流,更是迅速占领了全世界众多国家市场。中国用几年的时间,就全面超越了其他发达国家几十年支付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安全性和便捷性方面都实现了超越。
  移动支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账户盗刷、二维码调换骗术等案件时有发生。我国移动支付的爆炸式发展离不开监管的宽容与鼓励,但为了应对目前的新形势、新风险,人民银行已适时出台了多项新监管举措,相信在合理的监管约束下,会有助于推动更安全更便捷的支付技术发展,以刷脸、指纹、静脉、虹膜等为代表的支付技术正在来到我们身边。另外备受关注的加密数字货币已开启多轮试点,“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鼓励降低支付成本,加快数字人民币推广,这将是支付发展的未来。
  1.3 线上服务激增,银行网点由扩张转为收缩
  “银行网点排队”这样的新闻已经不见了,同时身边的银行网点却在不断减少。近年来,我国退出的商业银行网点已经超过6000家,到目前为止银行网点裁撤的力度仍未减缓,其中国有大行裁撤的网点占比近四成。造成银行网点裁撤的原因:一是网点自身运营的高成本。銀行一般通过增加网点来吸引和服务客户,抢占市场份额。但网点往往也是银行成本最贵的服务渠道,分布科学的网点可充分发挥营销和服务功能,但一些分布不合理的网点则会成为银行的负担。二是互联网智能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金融服务的实现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大量基础金融服务由线下到线上转移,尤其是在移动端的服务,占比不断增加。我国银行业离柜交易率已接近90%。
  2 新金融新科技加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2.1 风云突变,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金融领域
  全球的科技巨头都在开展金融业务。金融的本质是信用,互联网公司拥有的海量大数据为挖掘交易主体的信用状况提供了基础。利用云计算、AI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挖掘,评估用户的实时信用状况。只要掌握了用户的信用状况,就掌握了做好金融业务的优势。
  我国取得牌照的互联网银行有五家,其中大部分都有科技公司背景,这些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最大区别就是不需要设立众多的网点来招揽客户,它们依靠的是庞大的线上流量入口,在线24小时提供金融服务,节约了大量成本。另一方面,互联网银行充分利用海量大数据要素,利用数据挖掘和智能算法,快速为客户授信,可实现在线无接触贷款。如网商银行的310模式 (即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0人工干预),金融服务更加快捷。互联网银行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京东数字科技也在不断转型,一方面利用线上流量直接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向金融机构或企业提供全套金融产品解决方案。
  2.2 转型加速,传统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步伐
  发展金融科技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但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还需要有许多高科技人才储备。但由传统金融模式向新金融、新科技转型,最难的还是思维的转变。创新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提高,需要采取改革式创新、破坏型创新,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才可能有所突破。
  面对当下硝烟四起的金融科技浪潮,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加快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大型银行都在逐年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四大国有银行资金投入均在百亿元以上。二是注重高科技人才,各银行都在加强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科技人员的占比都在不断上升。三是重视顶层设计,各家银行纷纷制定发展规划,金融科技战略布局正在逐步清晰和明确。四是突破机制搞创新,为突破传统金融机构机制掣肘,真正促进金融科技创新步伐,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有11家全国性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2.3 举步维艰,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之路困难重重
  面对势力强大的行业巨头和金融科技的汹涌来势,对于中小金融机构来说更难。资金和人才都无法与巨头比肩,该如何发展金融科技是个难题。对中小银行来说,相比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金融科技带来的冲击并没有那么迫切。但金融科技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必须提前谋划。我国中小金融机构也都在着手金融科技,大部分已设立金融科技一级部门。中小银行可以加强与高科技公司或大型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成熟金融产品或线上流量,实现双赢战略。   3 金融科技驱动下金融业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金融科技等领域走在了前列,但全球金融大鳄和科技巨头不甘示弱,都在加速布局金融科技,可以说金融科技在全球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会呈现如下趋势。
  3.1 金融科技服务从自动化向更加智能化转变
  工业时代的机器人代替了简单的体力劳动,实现了自动化。AI时代的机器人则会取代更复杂的脑力劳动,实现智能化。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金融服务也会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是会有更多更智能化的终端设备代替人工柜台提供金融服务。这些设备利用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对服务对象进行身份验证,在快速识别风险的前提下,高效的提供更加优质的个性化金融服务。随着5G技术的应用,线上服务场景也会更加多样化。二是像金融分析师这种金融领域的高端人才也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目前包括高盛在内的金融机构都在斥巨资发展人工智能金融分析师,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传统金融分析师由于高端性和稀缺性,只能为资产雄厚的客户提供服务。但随着AI智能投顾的发展,门槛将会大大降低,未来普通民众也将方便的享受这种高端理财服务。
  3.2 金融机构开始向科技公司转变
  在当前“无科技不金融”的背景下,金融业对关键核心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金融科技在银行的前中后台,从业务、运营、风控等全面渗透,进入到所有的营销、服务、管理场景。当前的金融科技与以往的技术创新有本质的区别,就是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创新和改造是全方位的,是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传统金融机构正在向科技公司转变。与此同时,科技人员在金融机构的占比也在不断增加。金融机构正在从人工服务逐步转向人工智能服务,从依靠经验和个人决策转向更多依靠数据决策。
  3.3 普惠金融将会更加低成本和高效便捷
  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以来,一直是全球的一大难题。我国非常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最新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普惠金融工作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在于获取信用数据成本高,需要投入大而收益少。科技进步对金融的一个促进是获取信用的手段不断科学化、智能化。科技给解决信用风险问题提供了强大支撑,获取信用信息的手段可分三个阶段:一是通过深入交易对象实地调查获取信用的传统手段。二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获取信用,其中互联网银行普遍采取这种方式。三是区块链技术在全社会的应用,使得所有交易对象的信用信息随时可以查询,且真实可信、不可篡改。相信在技术的驱动下,科技将进一步深度服务于金融。
  3.4 金融风险控制更加智能精准有效
  金融最大的本质还是信用,对风险的控制始终贯穿其中。在金融科技大行其道背景下,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未来金融风控会更智能精准。交易对象信用信息的采集形式和内容都有变化。采集方式会智能高效化,信息的内容会是动态、持续、多维的。借助于对海量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交易对象的需求分析和风险预测都会更加精准高效。
  4 创新监管应对金融变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人们已经习惯享受新科技新金融带来的便捷高效,但新事物的出现总会有两面性,伴随而来的还有新的风险与挑战,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创新应对。
  4.1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对金融监管提出新挑战
  我国金融科技应用在许多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因此就没有现成的法律法规和风险监管经验可供借鉴。我国始终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首位,要把握好监管与创新的关系,就必须掌握好度,过松的监管会使风险增多,而过度的监管又会遏制创新。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宽松适度促进发展的监管制度。我国一直在探索創新监管手段,人民银行于2020年发布了《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白皮书,推出了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创新监管工具。二是针对金融科技的新形势,可以建立一支专门的金融科技监管队伍,提高科技人员的占比,减少传统金融思维的束缚。三是针对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监管手段也要与时俱进,使用新技术提升监管水平。
  4.2 数据的合理合规使用和安全防范
  数据作为重要资源,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要素。金融业作为数据密集型产业,对数据的依赖程度更高,金融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更是促进了数据资源的爆发式增长,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一是网络数据非法获取、盗卖、滥用事件频发。二是数据安全防护手段不足,导致数据泄露风险较高。三是数据资源在加速向互联网巨头汇聚,正在形成新的数据孤岛和信息安全问题。
   如何保证数据的合法收集与使用,处理好数据需求增长、隐私保护、价值挖掘三方面的平衡,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制定政策法规,从法律制度上完善对数据推动经济发展的保障。二是从技术上入手,解决数据灵活可用的同时又防止泄露隐私的问题,如采用多方安全计算技术等解决方案。
  4.3 普惠金融服务对象需要更精准、服务内容更多元
  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为广大小微企业和个人用户带来了便利金融服务,促进了惠普金融的发展,但也有一些问题出现。如服务了不该服务的对象,对一些无经济来源的学生,受到网络信贷的诱惑,透支了过多的消费,甚至因无法还贷引发轻生悲剧情况出现。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必须先明确目标人群,未来需要通过大数据、AI等技术,精准分析客户需求的合理性。普惠金融的初衷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是主要服务对象。但在这些群体中哪些是真正有金融需求,需要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更精准化的分析。另外金融服务产品的内容也需要多元化,以满足和符合不同服务对象的切实需求。
  4.4 通过鼓励不断创新打破新的垄断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动力,在新技术革命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今天,新技术或许正在形成新的垄断,而垄断就会阻碍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因而必须有更新的技术诞生,继续扮演颠覆者、革命者的角色。近年来我国一些互联网公司抓住金融科技高速发展期,通过创新在许多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实为国人之骄傲。但为了避免形成垄断后阻碍创新,巨头企业应该更具担当精神,除了自我保持创新,继续加强自主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在全球竞争力,还要包容新企业出现,在良性竞争中促进行业的持续发展。   5 結语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引领了时代的发展。在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中,助力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振兴中都起到了突出作用。未来国家对金融科技的监管会延续包容审慎的态度,在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下,金融科技良性竞争,持续开展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金融领域国之利器,使金融服务更加惠民利企,金融风控更加精准有效。
  参考文献
  李伟.提升金融科技守正创新水平,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J].金融电子化,2020(4).
  余丰慧.AI金融时代[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黄大智.中国支付行业发展简史[Z].苏宁财富资讯.2019-07-12.
  王玲.浅谈金融科技应用风险防控[J].金融电子化.2020-12-04.
  李静瑕.谁是银行业金融科技之王[Z].轻金融,2020-04-05.
  Analysis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Help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People’s Bank of China Kaifeng Center Sub-branch  QU Kaimin
  Abstract: Driven by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AI, big data and block chain, fintech is advancing rapidly and changing constantly. Large-scale technology companies have entered the financial field one after another with the dual advantages of their leading technologies and massive user data, which has brought a huge impact on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acing sudden competition,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also speeding up the pac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nges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driven by fintech,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Keywords: fintech;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clusive finance
其他文献
摘 要:星巴克于1999年对外开放蓬勃发展时期进入中国市场,面临着中国政府调整外资政策、缺少咖啡文化、成本增加及其他同类企业竞争诸多等压力,但经过短短21年,星巴克已成为中国市场上成功的跨国咖啡企业。本文在阐述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星巴克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选择、咖啡文化推广、成本控制及同类竞争等方面的经营策略和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星巴克;中国市场;策略;分析  本文索引:蔡峥
摘 要:近年我国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在竞争力持续受阻的环境下,受金融业竞争力不足及货币存量快速增长等影响,促使金融服务业规模高速增长,在GDP中的比重持续性提高,经济增长呈现“脱实向虚”风险。本文基于货币与资本的视角界定“脱实向虚”的内涵,剖析其具象化表现,并进一步分析造成“脱实向虚”的核心原因,最后从加强制造业科技创新、重视虚实经济结合、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三个视角讨论如何推动实体经济回暖,促进“脱实
摘 要: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网红直播带货成为潮流,而大学生正是网上购物的主力军。网红直播势头迅猛,将会对大学生的购后行为产生什么影响?本文从网红本身特点,产品以及直播内容三个维度研究网红直播带货对购后行为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网红直播带货;购后行为;大学生  本文索引:马瑞,阚婷婷,李岩,张婧琦,田乃旭.<變量 2>[J].中国商论,2021(20):-039.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业务最终要从对某个单项资金评价发展到对多个行业的综合性资金评价。综合资金小到几个相关行业,大到一个区域,例如一个县、甚至一个省,除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投资性资金,还涉及到教育、基础设施等民生工程,当然更包括一个地区在安排经济建设投资和民生投资方面的政策导向。所以综合资金不只是多个单项资金的总和。
摘 要:大别山区作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开发大别山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有利于构建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夯实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推进新时代乡村有效治理、实现居民生活富裕的目标,但在面对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不足时,应完善大别山红色景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整合红色景区及周边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的综合产业链,有力
摘 要: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在此背景下,旅游生态融合发展更加重要。本文以海南省2010—2019年数据为基础,构建旅游生态耦合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海南省旅游生态的互动耦合发展状态,为自贸港发展更加开放的旅游生态系统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生态;耦合;自由贸易港;海南省;耦合协调度  本文索引:石鑫.<变
摘 要:当前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着严重的“流星现象”,民营企业品牌问题是很重要的原因。民营企业要想长盛不衰, 就一定要重视企业的“品牌建设”和正确的实施“品牌创建”战略。本文以推动区域民营经济发展为目的,对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域范围内70%的民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探讨叙州区民营企业的“品牌创建”问题。  关键词:叙州区;民营企业;品牌创建;调研;定性;定量  本文索
摘 要:城市综合实力的演变,反映了城市在城市群或区域发展过程中的职能强度。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各市16个指标在1994年、1999年、2004年、2009年、2014年、2019年的综合得分,并评估宁波市1994年以来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排名波动。研究发现:1994年以来宁波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地位明显提升,但是受产业结构及其他因素影响易波动。因此,宁波应改变外向型产业结构主导的发展模式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呈上升态势。虽然我国在处置不良资产上有所突破,但其规模依然庞大,这将对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造成巨大威胁。通过多种方式迅速有效处理社会不良资产,特别是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对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我国正在探索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处置方式。因此针对已开展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已经暴露的问题,要以实事求是的态
摘 要: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于品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零售行业不仅需要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还需要通过构建“娱乐性”“社交性”的场景来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本文通过对新零售背景下织识服装品牌的体验营销策略进行研究,提出在新零售中服装企业可以通过地域化主题设计策略、极致化产品体验策略、游戏化情感设计策略、线上线下联动传播策略、跨界合作体验策略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