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胜的诗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glo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国胜,20世纪60年代生人。1985年开始在省级刊物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吉林省作家协会。先后在《诗歌报》《诗人》《青春诗歌》《参花》《人民代表报》《吉林日报》《城市晚报》《长春日报》《今天》《长白山日报》等报刊、电台上发表作品700余篇(首)。出版诗集《爱的独白》《野性的季节》《无语心声》;散文诗集《乡韵》《倾听》;散文集《乡恋》。作品多次获奖。


  悟道
  我在市井中
  寻一方烟火味儿
  抚摸着秦砖汉瓦
  看结痂的往昔岁月
  不知不觉
  走进了唐诗宋词
  方块儿堆垒着意象
  平仄构成阶梯
  一吼一吟
  唱远古的秋色
  一笑一颦
  仿昨日的玄音
  一壶茶
  品出了几朝几代的风雨
  一杯酒
  淹没了多少
  画卷诗书
  看狼烟四起
  睹烽火边陲
  吟古道西风
  诵小桥流水
  昨日的天空
  那枚残月
  还在我的梦里悬着
  海滨即景
  出威海
  过烟台
  搭船一脚奔蓬莱
  刘公岛上
  拭去呛人的眼泪
  甲午海战
  如同梦魇
  昨日沉船的硝烟
  在我眼前弥漫
  走出去好远
  心还在打颤
  告别威海卫
  扭头蓬莱阁
  心里压抑吼一声
  看仙人过海
  不见了汉钟离
  丢失了铁拐李
  其余六仙哪去了
  让我好焦急
  东海龙王不现身
  观音影何在
  几许兴奋
  几许遗憾
  蓬莱一夜
  梦里释怀
  归去来兮
  人生下来
  一条路
  就无法再回去
  登上再高的山
  终了的时候
  也矮于脚下的土地
  听风声响起
  看云朵飞移
  夜里入睡的时候
  却归于宁静的天空
  我把自己拴在手心
  旋转了一圈
  掉进自家的篱笆墙里
  于是我确信
  我是家里的一件器物
  摆在陌生的地方
  便局促不安


  回家吧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湖上心情
  端坐凉亭上
  看一泓湖水
  微波轻荡
  扁舟轻飞
  时令已是深秋
  寒蝉凄切
  孤雁拍羽
  一星半点褐色
  挂满了天际
  寒山寺里
  青烟飘浮
  煮沸的茶水
  在独自呻吟
  千载悠悠
  是水上风景
  远山如黛
  近水似镜
  心情被煎出异味
  在残阳下翻晒一回
  远处柔弱之声
  婉转如莺
  摇摆的树叶
  正用秋的语言
  在深情地演讲
  看白云绵绵
  品清风微微
  年轮
  用风的语言
  用云的柔情
  坚守着心的家园
  年年岁岁
  为往日添彩
  为记忆留痕
  枯萎的梦境
  殷实的种子
  落在远古的河床上
  芬芳的馥郁
  弥漫四方
  铁一般的风爪
  剥裂了树的外衣
  内心的激情
  却燃烧似火
  扩张的纹理
  记录苦辣酸甜的滋味
  抓一把秋风
  填充心中的寂寥
  不断地扩展
  不断地延伸
  给日子
  贴上记忆的标签
  往事如烟
  那些往事
  如水如浮云
  流进地表
  飘向空中
  那片决堤是一道伤口
  溃烂成不死的记忆
  风
  有时没有定向
  有些场合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知所云
  往事
  像故事篓子
  掠过岁月透风的牙齿
  娓娓道来
  淡忘的
  已入土为安
  铭记的
  已刻入丰碑
  想要自焚的时候
  缄默无语
  而谁人能跳出五行三界
  遗世独立
  悬空的时间
  坐卧成佛
  让静美的光阴
  从身旁掠过
  昨天
  只是品过的苦酒一杯
  品味
  夜晚
  望城市的街道
  繁星闪闪
  灿如银河
  流动的是灯光
  不动的是夜景
  看天上卷曲的月亮
  好生可憐
  不时有风吹来
  全是煎炒烹炸的味道
  城市贪婪的胃
  在消化着嘈切的人流
  我也在高度的酒杯旁
  静静地燃烧着自己
  让那不安的情绪
  呼风唤雨
  对面的广告牌儿
  刺眼如血
  身旁那位喝啤酒的少女
  姿态好动人
  我端起酒杯
  心猿意马
  想入非非
  充满醉意的夜晚
  品城市的平庸与高贵
  总有一些心思
  随风飞舞
  不知何往何归
  感悟生活
  把往事穿成珍珠
  缀上美的标签儿
  让那些流走的往昔
  重新复活
  那条街巷
  承载了百年的故事
  斑驳的影子
  投在我的墙上
  所有的语言
  如生动的小鸟
  扑棱棱的翅膀
  抖落了藏匿的秘籍
  我的臆想
  远比梦更深刻
  彩霞如缕
  编织似锦的生活
  风铃用银子般的颜色
  以洁白为我铸魂
  风筝敏捷活泼
  那是天空的过错
  心是铁铸的
  在僵硬的风中
  渐失血色
  日月来来往往
  春秋更更迭迭
  漂白了的记忆
  在无休止地诉说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舞蹈图像,分析广西少数民族西汉铜鼓宴乐图中其祭祀舞蹈的形式、场面、动作等,探究广西少数民族祭祀文化对舞蹈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祭祀 铜鼓 乐舞 宴乐图  一、祭祀、铜鼓以及乐舞三者的关联性  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据了解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祭祀活动从远古开始就已经存在
期刊
残雪消融 溪流淙淙  当温柔的春风拂过圣洁的冰雪  冰凌花悄然绽放  为大地带来一丝春的气息  往年的春天  约上心仪好友  踏雪寻觅“林海雪莲”  是乐此不疲之快  透过轻薄的纱衣  观赏芬芳洁白的肌体  如今,疫毒肆虐  让这个寒冬留给人们太多的沉寂  但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没有什么能阻挡  大自然中的美好如约而至  曾经 我们总抱怨赏花时  遇到的人太多  可现在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乡村振兴问题一直是我国持续关注的重点。其中,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尽管国家努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由于市场力量的缺失,乡村文化建设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学术界有关分析市场力量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以民营典型——先锋书店建设的陈家铺平民书局为重点考察对象,分析乡村书局的经营模式与经营效果。希望通过调研,为市场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学术性探究弥补空
期刊
摘要:在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中,除了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调、被动的教学模式外,还力求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更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学手段的丰富对学生听觉、视觉及创造力的音乐素质训练和全面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显而易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数码钢琴集体课 教学反思  对于习惯于钢琴课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师范类专业毕业的
期刊
作者簡介:廖芬,女,本科,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期刊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融入一些乡土美术文化素材,让传统文化的光芒从小就照耀在学生心中,使民族美术认同感的种子扎根并茁壮成长,对最终达到美术教育的教学目的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使得美术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本文就以乡土材料之一的面塑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乡土教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意义,努力让美术教育回归初心,永远向前。  关键词:乡土教材 面塑 小学美术  乡土教材,通俗地讲就是主
期刊
摘要:阿卡贝拉,即纯人声无伴奏合唱,是一种用人声模拟器乐发声的声乐表演形式,本世纪阿卡贝拉加入了越来越多的舞台表演形式,同样在全球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阿卡贝拉团体。本文以由笔者参与建设和排练的两支高校阿卡贝拉团体——过境鸟ac人声乐团、OCTAVE人声乐团为例,来分析阿卡贝拉的演唱技巧及排练技巧。  关键词:阿卡贝拉 演唱技巧 人声模拟  一、阿卡贝拉与合唱  阿卡贝拉,是意大利语A cappel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强盛,中国文化的魅力也越来越在国际上显现出来,吸引了无数想要学习汉语的外国学习者,从而形成了一股潮流——汉语热。成语作为中华语言和文化的精髓,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也是对外汉语高级学习者必须理解运用的知识。学习成语,可以让学习者迅速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与内涵。本篇从对外汉语教材入手,分析其中的成语。因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合适的教材对学习者来说无异于另一位优秀的
期刊
作者简介:高丰果,山东省安丘市人,现住吉林省集安市。系通化市作协会员,《北方诗林》签约作家。2018年六月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参花》《中国乡村》《绽放》《五女峰》等报刊,网络平台发表诗歌200多首。诗歌《痴情的人》获2019年“中国乡村”征文大赛三等奖。  写诗  我在烧红的彩云下写诗  诗歌里塞满金黄  世间一切多么美好  绚烂多彩  我在潺潺的小溪畔写诗  几滴溪水飞溅  潜入诗行  诗
期刊
金明池·访半岭宫  山高树密,东坪水清,早春略带寒意。曲路静、行人渐稀,山涧轻雾薄云起。车疾疾、行至半岭,回眸处,城郭已成画影。近几日低沉,节后庸困,而今全数散尽。  邀三五知己品茗,甘泉入杯处,清香满溢。声声近、梵音飘起, 呢喃语、唤得如意。残阳去、余晖万顷,碧波染红晕,似见观音。点三炷檀香,阶前行礼,宛入蓬萊仙境。  山重怀古  清溪畔,春色初浓,李花怒放满山重,伊人红装入画中。怜花处,凄戚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