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箭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zhaozhe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枝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成。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枝折断的箭。
  我一直挎着枝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枝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枝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把未来寄托在考场上;把生活寄托在家庭身上……
  自己才是一枝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有这样的经历:父母把我们养大成人,供我们上学深造等等,含辛茹苦,呕心沥血,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千方百计地保证我们的开支。年幼的我们曾多少次在心底暗暗发誓:等我们长大,等我们学有所成,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
  斗转星移,当年的苦孩子已然大学毕业步入工作岗位了。他要结婚,要买房子,要买车,要买电器;他也有了自己的小孩子,要给孩子攒学费……生活陷入新的一轮循环中。而且好像虽然自己已经努力了,可还是同人家有不小的距离。
  在这样那样的忙碌中,他忽视了远在老家或退休住在城市另一个角落的双亲,他没注意到他们的白发皱纹,没注意到他们日益弯下的身躯,没注意到他们还有什么要求和想法。也许,他还在想:等我再有些钱,有些闲钱,就请他们上大饭店好好吃一顿,让他们出去旅游,给他们买个大电视……
  在你去攒这些“闲钱”的过程中,忽然有一天,你发现这些“闲钱”已无法再花费出去了,你的父母已经不需要了。他们或者已不能再去吃海鲜……也许已不能再去旅游,也许已不能再坐起来看电视,也许他们已走了,永远地离你而去。
  有一种痛,永远无法弥补;有一种伤口,永远无法愈合。
  季羡林老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赋得永久的悔》,已是耄耄之年的老人,在内心深处,仍深深地感受着那永难弥补的苦痛: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其实,也许为人父母者根本就没期望从孩子这里收获多少回报,他们只是凭本分、良心为我们做了一切,只是希望子女有出息,活得比自己强而已。
  但为人子女者,如何去获得良心上的安宁呢?也许我们终生都难以赚取足够让我们快意恩仇的金钱,但这并不是回报父母的惟一方式。也许我们可以常回家看看;也许我们可以量力而行,花少许的钱让他们做一次短途旅游;也许……
  钱没有挣够的时候,但人的生命却有尽头。有些事情,请不要再给自己寻找等候的理由。
其他文献
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文献──纪念《论十大关系》发表4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
黑色的诱惑有人说,鱼是最没有记性和自制力的,刚刚看着自己的同伴吞食鱼饵被钓走时,也曾告诉自己:这鱼饵吃不得。可不出几分钟,待它再看见鱼饵,便彻底忘记了同伴被鱼饵钩住腮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职工下岗和再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难点问题。估计到1997年底,我国的下岗职工总数已超过1000万人。由于经济体制的转
超越西方历史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道路郭聪惠陈国胜人类社会正走向现代化的时代。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伴随着物质文明发展的是精神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任何社
马克思商业资本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徐晓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章中以商业资本为对象,集中研究了商业资本如何参与利润的平均化,使利润分割为产业利润和商品的问题,从而
李瑞环同志在谈到如何搞好政协工作时曾经强调,关键是要"选好角度、发挥优势",这是对政协如何开展好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政协在新形势下值得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几年来
读完《为自己准备墓地》这首诗,我不敢相信这首诗竟然出自于一个中学生之手。我被小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深刻思想震撼了。也许是自己的偏见,我一直以为当代的中学生在独立思
关于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宋波一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热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这种深厚感情集中表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表现为热爱祖国的锦绣河
三个“是否有利于”标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陈文龙,杨淑琴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适应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先后曾出现过三个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邓小平的三个“是否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