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世界气象日科普活动让市民走近气象科学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az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23”世界气象日期间,江苏省昆山市开展了以“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为主题的系列纪念活动。3月22日,昆山市科协、市气象局、市教育局联合在民工子弟学校珠江小学开展“3·23”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赠书活动;3月23日、24日活动再次通过昆山日报、电视台滚动字幕、局网站、微博、短信平台及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向社会公众通告活动内容、参与方式和參观时间。在近百人的参观“大部队”里,有少年宫组织的“小主人报”小记者团、有昆视新闻夜线的热心观众团、也有以家庭为单位的“老少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生和市民们饶有兴趣地开始了气象科普之旅。
  赠书仪式(周萍 摄)
  气象防雷科普馆探秘
  在气象科普馆的展区,气象知识的探秘最能吸引市民尤其是孩子的兴趣。看似安静的展区和普通的富兰克林雕像,在启动按钮后,突然周围光线急速暗淡,上空出现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的景象,原来,这里模拟的是富兰克林引雷实验,当富兰克林引雷成功后,参观者触摸他手中钥匙时还能感受到电击的感觉,惊险又刺激。“太好玩了”、“太刺激了”,不少孩子惊喜的欢呼。“好玩”的游戏可不止这个,利用了声、光、电的现代科技手段,工作人员为市民和孩子还安排了“闪电离你有多远”、“避雷游戏”、“怒发冲冠”等游戏,观看“雷电灾害剧场”、“人工引雷剧场”等,通过场景营造、模拟体验、触摸互动等方式让市民和孩子们感受到了气象科普知识的魅力和神奇。
  走进气象观测场
  在气象观测场,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百叶箱、能见度仪、风向仪、蒸发器、地温表、雨量器等气象仪器,并为参观者讲解观测方法和气象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市民和学生对这些气象观测仪器产生浓厚的兴趣,或驻足倾听或用手机拍摄记录。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大家也不断提出自己的关心的问题,不少人还亲自上去读仪器数据,感受一下当测报员的感觉。
  学做天气预报员
  来到气象台预报中心,云图、雷达图、天气图、自动气象监测网络、气象生态监测系统等展示在大屏幕上,预报员向大家讲解天气、气候的关系、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如何预报出来呢?”“今年夏天热不热?”大家纷纷向值班预报员提问,预报员耐心地做了解答。面对大量气象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和预报方法,市民和学生兴致很高,为了一探究竟,大家把气象仪器围个水泄不通。
  而与上述活动同时举办的“气象科普知识进社区”系列活动在清水港社区正同步进行。在宣传现场,社区居民热情高涨,有主动要气象科普宣传册的,有积极参与“气象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的,有咨询近期天气情况的,也有驻足观看气象科普展板的。不少居民反映:“像这样资料送到手,现场解答问题的活动非常好,我们非常欢迎,这是对老百姓最实在的关心和帮助。”
  据统计,本次纪念“3·23”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吸引市民学生达400多人,向活动参与者发放气象宣传资料1000余份,活动期间,昆山电视台、昆山日报等媒体跟踪报道3次。(昆山市科协 编辑:唐釜金)
  (江苏省科协)
其他文献
4月21日,中国地质学会举行第43个“世界地球日”暨庆祝成立九十周年地球日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共同呼吁“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纳翔,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孙宝亮,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副主任连长云,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中
据国外媒体报道,索尼研制出从不同观看视角,展现出不同观赏内容的高科技电视。
近年来“购物日”可谓是一个接一个 ,先是 “双十一”,后有“双十二”, “剁手党”的购物欲似乎永远也无法满足。这不,还有一个 “恐慌星期六”( Panic Saturday)候着国外的“血拼爱好者”们呢。  “恐慌星期六”或“超级星期六”是圣诞节前最后一个周六,也是美国零售商大笔捞金的日子。“恐慌星期六”瞄准的是那些熬到最后一刻才出手购物的顾客。为获得比圣诞节和假期里任何一天都多的利润,商家通常会
假日旅游经济主要是指在节假日期间形成的一种旅游经济增长形式,节假日期间旅游市场上的需求与产品服务同步增长,并处于互动扩张的模式,对于经济拉动具有重要作用。假日旅游
期刊
近日,重庆市璧山县科协在举办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中,利用逢场天将重庆市科协印制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画册,在镇、街向群众免费发放,画册涉及《蔬菜安全与选购储存》
为了保障我国职工的合法利益,并且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我国在2003年公布了工伤保险条例,并且在2004年开始实行。我国各个省市为了实现保障体系的完成,都开始积极筹备保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