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地区小学生个性发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ranqingiq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城郊地区小学生的个性培养对老师更是一种挑战,老师要从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采用形式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发展个性的语文课堂,促进城郊地区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城郊地区;小学语文;个性发展;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进行个性化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实现个性化发展。而个性化的发展对于城郊地区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城郊地区小学生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心得谈谈城郊地区小学生个性发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城郊地区学生的特点
  我们学校地处市区和郊区的交界处,由于受城乡差异的影响,学生的独立意识差,对各种新事物接触比较少,尤其网络资源利用少,知识面比较狭窄,家长早出晚归,没有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而且一部分家长本身的知识能力有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思路不清晰,不积极回答问题,课堂纪律差。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需要结合教学实践,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个性,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
  二、城郊地区小学生个性发展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1.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积淀反映,个性有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影响,小学阶段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城郊地区的小学生,兴趣爱好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一个小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的时候,他就会觉得生活丰富多彩,心情愉快,从而促进他的健康成长。教师在課堂中,应“放下手中的教鞭,面带微笑”与孩子一起交流学习,用活教材,学活教材,激活课堂,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活跃起来。这样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表现自我的途径。
  2.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城郊地区的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教师卖力地讲解,想方设法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可最后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时,学生什么也说不出。面对这种现状,教师还需要改变讲课的方式。上课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老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3.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发展具有个性的语文课堂
  新课程要求学生采用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取所需要的资料,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比如老师布置自主性作业,让小学生画出自己眼中的春天,并写一个有关春天的词语或句子。这既尊重了小学生的差异,又体现了层次性,学生有了自主权。又如,识字时,老师开门见山地引导学生尽兴读自己认识的字,接着不经意一问:“还没学呢,你们怎么认识的?”孩子们自豪而言:“我自己预习的。”“妈妈教的。”这样既展示了课外识字方法、途径,又让学生潜移默化学会了学习方法,推动了自主性学习。
  在合作中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虽观点不一,争得脸红耳赤,但集思广益好处多。
  在探究中学习,自主探究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自己解决,发现新规律,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有效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城郊地区沉睡的小学生潜能,挖掘他们的个性,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封闭的心智,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作用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地为学习而学习。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教育的个性化。我们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真分析对待每个学生,做到培养个性、发展个性、挖掘个性、展示个性和影响个性,相信学生一定会发展得更好,从而达到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
  总之,作为一名城郊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本着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小学语文中有效实施个性化教学,促进城郊地区小学生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5).
  [2]陈坚.论个性化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2.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城郊地区小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号GS[2017]GHB1815。
  编辑 李博宁
其他文献
Tectonic movements since the Neogene have been the major developmental and evolutional stages of the latest global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orogenic movements. C
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课改提倡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的彻底改变,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
传说大文豪苏东坡老年时仍旧身体健康,才思敏捷。其中有什么奥秘吗?他把这些归功于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嚼服煮熟的芡实。芡实质地坚硬,有补肾固精、健脾开胃的功效,常年咀嚼芡实,使脸颊肌肉得到锻炼,可以防止皱纹的产生,苏东坡到老仍然青春焕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芡实,又名菱弟、水中丹,苏州人俗称“鸡头米”,与莲藕、茭白、慈菇等同为水生蔬菜。我国南北各地的池沼湖泊多有栽培,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等省。苏州产芡实历
本文由山东卫视《养生》栏目友情提供    传统饮食养生学侧重于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来调节人体阴阳,滋养五脏六腑和预防疾病。所谓食物的“性”,指食物的性质,可以分为寒凉、温热、平性等几类。我们日常经常食用的食物中,以平性食物居多,温热者次之,寒凉者最少。  热性食物有:芥子、鳟鱼、肉桂、辣椒、花椒等。  温性食物有: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韭菜、小茴香、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
作为业界领先的综合布线厂商,Molex企业布线网络部正积极地、全方位地参与讨论10GBase-T和增强型6类相关标准制订和未来技术的研发,我们也为此领域的初步测试和设计工作投入
【本月养生推荐】    每年公历2月5日左右为农历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气回暖,万物更新,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
一到冬天,很多老年人都会有手脚冰凉的现象。长时间手脚冰凉,不仅难受,而且还容易生冻疮,甚至引发其它疾病。手脚冰凉的主要原因是冬天血液的新陈代谢减慢,低气温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末稍神经循环不好造成的。经常手脚冰凉,可以称为“冷寒症”。中医理论认为这是气虚、气滞、阳气不足的反应。以下方法可以帮助老年朋友积极应对冬季手脚冰凉。  1.做好御寒保暖
白果,亦称银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果树之一——银杏树的果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其得名由来:银杏“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宋代初年,白果被列为贡品进奉宫廷,皇帝见此物外壳洁白如银,果实似杏,便赐名为“银杏”。宋代欧阳修有“绛囊初入贡,银杏贵中州”的咏银杏诗句。  白果可食可药,中医认为,白果性平,味甘、微苦涩,有小毒,归肺经,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网络时代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流.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重要的主体之一,更是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一大重点工作内容,
在我们日常的食物中,有一些具有天然的美容作用。适当食用,用以养颜,比花大价钱购买护肤品要划算多了。  红色的枸杞子古人云:“枸杞能留得青春美色。”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用枸杞子泡酒,长期饮用可以防老驻颜。近代科学研究发现,枸杞子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及磷、铁等滋补强壮、养颜润肤的营养物质。作为美容食疗简方,枸杞可泡酒,也可与桂圆肉及冰糖、蜂蜜等一起制成杞圆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