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奋斗的亨利·威尔逊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利·威尔逊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他的父母为了维持几个孩子的温饱,不得不同时打几份工,但即使如此,这家人仍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随时面临饥饿的威胁。
  贫困使得家里的孩子都没能受到完整的教育,威尔逊在10岁时就不得不出外谋生,之后当了整整11年的学徒。学徒的工作又苦又累,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没有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如此受罪。尽管生活如此艰苦,但威尔逊从不叫苦叫累,只是默默地辛勤工作着。努力奋斗着……
  当结束了充满血泪的学徒生涯之后,威尔逊又到遥远的森林里当伐木工人。森林离家很远,荒无人烟。在森林里当了几年伐木工人之后,已经长成强壮青年的威尔逊又继续依靠自己的能力干其他工作。虽然这期间的工作都很辛苦,但他仍然利用夜间休息的时间读了千余本好书。这些书都是他干完活后跑十几里山路到镇上的图书馆里借来的。就这样,他一边辛苦地工作,一边从书本中学习知识,汲取智慧。
  无论面临怎样的困苦和艰难,威尔逊从来没有抱怨过任何人和任何事,即使是面对极不公平的待遇时他仍然如此。一次,他得知伐木厂附近的__家政府机构要招书记员,以他的能力和水平,他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工友们都支持他去报名,结果在报名时,一位负责人不屑一顾地告诉他:“要想成为这家机构的书记员,不仅要有高等学历,还要有当地资金丰厚的人作担保。”很明显,这两项条件他都不具备。
  当初这位负责人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就这样一个几乎完全依靠自学获得知识的人竟然在40岁左右时以绝对优势打败竞争对手,进入了美国国会。后来,威尔逊又以出色的政绩成为人们爱戴的美国副总统。
  孙中山说:“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陶行知说:“奋斗是万物之父。”茅盾说:“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或不如意,而影响了我们对自己的信心,也不要因为出身的贫苦而悲观失望,出身贫困不见得终生潦倒,出身富贵也不见得一生荣华富贵。只有内心时刻充满永不停息的奋斗信念,辛苦努力地工作,才能获得成功。威尔逊正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获得了成功。
其他文献
<正>由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秦皇岛有限公司(国家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举办的"第一期全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化验员培训班"于2012年10月19日圆满结束。此次培训旨在介绍玻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