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程世杰领跑全部投资总监:坚守大盘蓝筹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稳重、睿智、激进,这是鹏华基金公司网站“基金经理印象”中对该公司基金管理部总经理程世杰的描述,听上去有些矛盾,但不失合理。
  论相对排名,自今年以来,程世杰管理的鹏华价值优势一直排在同类基金前五并多次排在第一位,算得上是最抗跌的基金之一,截至11月1日,上证综指下跌12%,该基金仅下跌3.5%。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程世杰抗跌的原因是重配了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这也是该基金的一贯风格,而今年他尤其偏爱银行股和家电股。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在沪深300指数下跌2.69%的情况下,鹏华价值优选回报率为6.58%,远远战胜指数。
  谈及此,程世杰认为,主要得益于市场风格转化。“由于持仓以低价大盘蓝筹股为主,与市场风格切合得较好,此外,投资组合中,几乎没有概念性、高估值成长股等今年以来跌幅较大的品种拖累。”
  
  偏爱银行、家电股
  
  抗跌并不是因为股票仓位低,相反,鹏华价值优势的仓位较高,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93%以上,临近基金契约约定的95%的股票仓位上限。
  应该说,谨慎的配置策略是该基金相对抗跌的主要原因。而从重仓品种来看,程世杰今年尤其偏好银行、家电板块。
  截至三季度末,银行股和家电所在的机械设备仪表板块分别占鹏华价值优势基金净资产31%和17%,共占去基金一半仓位。
  在程世杰看来,随着估值重心进一步下移,家电等有相对明显的投资价值。
  他把今年以来的成绩归结为得益于市场风格转化,这不无道理。背后没有表达出的后半部分是,他对价值投资的坚守。
  还要从2010年说起。
  2010年,小盘股鸡犬升天,主题投资盛行,再看看鹏华价值优势基金的配置,高仓位下,重配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以及金融保险等低估值的周期类个股,然而,偏偏这些都是该年度跌幅巨大的板块。难免,鹏华价值优势全年净值下跌了13%,而业绩比较基准下跌了1%,上证综指下跌了14%。
  但程世杰在年报中强调,坚信持有的股票顺应价值投资理念并具有投资价值,并对投资对象充满信心。实际上,今年的业绩格局,在去年四季度末已布好局。
  对比今年三季度以及2010年底的十大重仓股,七成重仓股并无变化,包括美的电器、格力电器、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
  程世杰在接受采访时曾认为,自己在基金经理中岁数偏大,知识结构决定了更加偏好一些传统性行业。
  这从他2007年4月开始担任鹏华价值优势基金经理起表现得非常明显,大多数时候,金融保险、机械设备、金属非金属等传统行业在其资产组合中,比重都很大,行业集中度比较高。
  
  价值投资不是低估值
  
  从2007年接手管理鹏华价值优势以来,程世杰明确向投资人道歉两次,一定意义上是其投资方法的两次矫正:一次在2007年三季报中;一次在2008年年末。
  2007年8月15日,鹏华价值优势分拆,规模从起初的十多亿猛增至过130亿元,基金仓位迅速下降,考虑大盘处于高位,最终程世杰确立了以绝对回报为主的投资思路,尽量避免新进入的基金投资者出现亏损,在仓位上采取了慎重建仓的策略。
  截至当年9月30日,仓位仅54%,距95%的上限较大,仓位低加之回避了煤炭、有色等涨幅较好的强周期类股,当季基金净值仅上升33%,而股指上升了45%。
  程世杰在该季报中因“投资策略完全偏离了市场方向,未能为投资者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向投资者表示歉意。
  事后看来,当时的策略并非失策,因为此时股市风险已急剧膨胀。
  程世杰一直把价值投资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但对价值投资有深入理解还在2008年惨败之后。
  2008年鹏华价值优势年报中,程世杰用了近500字从四个方面对自己的投资做了反省,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片面、教条理解价值投资理念,投资组合中市盈率较低的周期性品种占比较多,而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类估值相对偏高的行业配置不足,导致组合的波动性较大。”
  这是其第二次郑重道歉。
  投资习惯非一朝一夕能改,加之基金规模较大,从2009年以来,高仓位、重周期股的烙印在程的投资逻辑中异常明显,这也体现在鹏华价值优势的资产组合中。
  
  偏爱大盘蓝筹
  
  在程世杰看来,在股票市场上有三种赚钱方式,一是价值投资;一是以基本面为投资导向,分享企业成长;一是技术分析或趋势交易。
  其中,价值投资基本的理念是要克服人性弱点,在所有人恐慌的时候敢去买,当所有人都特别贪婪的时候,敢把股票卖出去;而分享企业成长的投资逻辑在于对一些能做大的公司,企业的利润能够随着时间不断扩大,这些公司股价会不断增长。
  程世杰表示,自己的优势在前两项,当企业被低估的时候敢于去买,做企业价值的发现者;另外及时识别成长股,将有价值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及时地识别出来,尽早重仓投资。
  “目前A股市场整体来说是不算贵,但是结构分化没有完成。”谈及对未来市场的判断,程说道。
  程世杰认为,A股在走向成熟,估值重心下移,逐步和国际接轨。“我们先看到大股票已经到了这样的水平,小股票因为比较活跃,但估值重心也会有一个下移趋势,因此对大盘很难做一个具体判断。”
  谈及他个人的投资,程世杰还是认为,将来很多中小板或创业板公司会走出来,只是目前太难判断,且多数给的价格太高。历史证明,很多新兴产业中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成长起来,一小部分企业最后脱颖而出,这也让多数投资者很难赚到钱。
  “板块选择方面个人依然偏好大盘蓝筹股,虽然成长速度慢,但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它的分红、估值也很便宜。”
其他文献
上市银行存贷款规模高速增长的情况在三季度嘎然而止。  “高息揽储,高息揽储”的呐喊声中,银行的存款压力在三季度“曝光”。16家上市银行的三季报数据显示,其中有10家上市银行的存款余额在三季度出现了负增长。  在多数银行存款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上市银行的贷款仍然保持正增长。此消彼长,多家上市行存贷比出现上升,有的甚至触及75%的监管红线。  可以肯定的是,在存贷比承压下,如果不能保持很好的吸收存款,
期刊
在证券市场一线厮杀的券商,三季度打了一场败仗,受挫最严重的当属自营业务。  三季度17家上市券商自营全部亏损,合计亏损35亿元。  虽说A股市场大环境摆在那,谁也无法独善其身,但《投资者报》发现,资金投入规模过大,也是酿成自营风险的重要原因。  根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对三季报的统计,上市券商合计自营盘规模达1868亿元。自营规模占净资产比例超过50%的券商达12家。比例最大的是国海证券,达11
期刊
“新主席是从证监会过来的,我们未来上市有可能得到放行吧。”某城商行一位副行长说,该城商行上市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就只等监管层放行,对新的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的到来,他充满期待。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认为,不要将期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而是寄托在完善的制度之上。  “如果每上任一个新主席就抱很大期望,那就是把金融体系变好的希望寄托在人的身上而不是制度之上,这就成了人治而不是法治。不用过多
期刊
他不是电视剧里的男主人公,却演绎着类似的剧情——与家里人格格不入,于是脱离了家族企业,从基层做起,辗转珠宝、房地产等多个领域,最终,选择房地产基金作为自己的战场。  他就是裕元资本管理集团(下称裕元资本)董事长闫宗成。从20多岁走出校门创业,到如今步入中年,闫宗成经历了一连串起伏。如今,他心态平和,乐观看待困难。  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内,一身白色西服的他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虽然中国地产私募
期刊
证监会向来有“火山口”之称,坐镇“火山口”的证监会主席,是全国投资者眼中的焦点人物。  郭树清接棒尚福林,成为新任证监会主席后,股民、证券从业人员、学者纷纷建言,每个人都希望郭树清,这位曾经临危受命带领建设银行顺利上市的学者型官员,能带给证券市场一些积极的改变。  《投资者报》通过对业内人士的采访,寻找资本市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20年来股市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损害中小投资者利
期刊
“今年的市场太差了,我们年底的奖金肯定要缩水大半。”不少券商从业人员向《投资者报》记者如此诉苦。  他们的抱怨并非空穴来风。  从9月份开始,券商净利润开始大面积亏损,当月17家上市券商中有9家亏损。前三个季度,上市券商的净利润无一增长,平均跌幅高达42%,且有一家亏损——东北证券亏损0.18亿元。    净利润缩水四成    券商“靠天吃饭”的属性一直未有明显改观。今年以来,股指不断挑战市场底线
期刊
还有两个月,又一个投资年度即将结束,各家基金公司的成绩大致已定。虽然2011年的市场极为变化莫测,但是依然有不少基金表现得非常抗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不乏节节败退者。  一个公司的业绩好坏不仅与管理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有直接关系,而且与该公司的投研领军——投资总监关系密切。  因为,通常情况下,投资总监相当于战斗指挥员,在面对一轮大跌市或者上涨市时,他要先于其他战士嗅到风向的变化,并且及时准确的指
期刊
信托营销渠道正面临考验。  日前,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信托产品营销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指出,鼓励信托公司发展直销,信托公司不得委托非金融机构(包括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推介信托产品,同时要求银行和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将全面、真实的客户信息提交给信托公司。  这在业内激起千层浪,信托公司这次能否甩开依赖,“站着把钱挣了”?  《投资者报》记者通过了多方的咨询和了解发现,信托公司
期刊
“去浊扬清,规范行业发展路径”,这是裕元资本董事长闫宗成所成立的房地产基金及基金联盟的宗旨,他们的追求,就是推动房地产行业逐步阳光化。    《投资者报》:你自身并不缺钱,为何还要坚持做房地产基金?  闫宗成:在家族企业,我也曾帮忙拿地,帮忙融资,这是我的作用;做房地产基金,我发起设立基金,同时还负责资金的募集,我们改变的是一个企业的现状,但是如果做基金联盟,我们可能会改变这个行业的现状,不管最终
期刊
每当股市下跌风暴来临,不仅要亲自管理数只基金,还有近千亿元资金动向等着他们发号施令——这大致是规模前十大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们的重要工作。2011年以来,A股跌跌不休持续了10个月,这些“大佬们”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投资者报》2011年“投资总监抗跌榜”显示,前十大基金公司由投资总监管理的17只主动股票型基金中,抗跌能力最强的是嘉实刘天君和富国陈戈掌舵的产品,他们均为单独管理,而拥有双经理或三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