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在急性感染期的表达和分泌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ue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 C.pn)是一类专性的细胞内革兰阴性菌,可在真核细胞的胞浆内复制并生存很长时间[1].C.pn在人群感染率很高,20岁以上的人群感染率高达50%以上,在某些个体还存在持续的慢性感染,可引起肺炎、咽炎和支气管炎,并且可能导致哮喘、动脉粥样硬化.C.pn的致病机理,尤其是其导致宿主持续感染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钟光明等[2]首次克隆并鉴定了一个由C.pn基因编码的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PAF),是目前发现的惟一由C.pn合成并分泌至宿主细胞的蛋白,是C.pn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途径之一,在C.pn的致病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分别观察C.pn感染培养细胞和小鼠肺组织后CPAF合成分泌的动态变化,对我们了解CPAF的调节作用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在中国当下的现代音乐创作中,作曲家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垂青”已经是一个普遍的、不容置疑的事实,而且其方式和途径也愈加丰富,不再仅限于“上山下乡”去收集民间音乐素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对税务稽查工作的规范性执法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些看法。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