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今年六月,很幸运的,在学校领导的厚爱和校同仁们的支持下,我能够参加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研修班,与刘艳萍等十位大师对话,胜读十年书!每天回到住处,像是收获了最新鲜果实的农民同胞们,欣喜不已,极想与人分享所得。
一、再读书
(一)发蒙之旅
干了六年的班主任工作,无不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路探索过来的。刚接手班级时,是想把班带出彩,随着这样、那样新状况的发生,看着现在的孩子们超乎想象的新想法,有时就想把班带稳就行了,这两个预想的实现,都是“自己的性格+向经验教师请教+思考”的结果。过去有句话说“怎样的班主任带出怎样的班级”,而现在我们越发感觉到我们的性格挺沉稳的,为什么班里的孩子一个个却像脱了缰的野马?你的性格并不是争强好胜的那种,为什么孩子们却动辄就脸红脖子粗地针锋相对?带班时间长了,我们更多的是推给了家长,少了探索,也许向前走一步,就能在自己这里解决掉。
在与大师的对话中,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明白了教师在教与学的环节中的地位越发重要的地位。“首都市民心理健康工程”核心心理专家张渝鸿老师给了我们答案——在“倾听技术”“团体辅导”“表达性技术”和“经典理论”四个环节中教师占有核心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说:“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教师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在面对问题是,最经常用的一招是给家长打电话,张老师告诫我们:在拨电话之前先思考,你要达到的目的,家长要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是否有效果?如果达不到目的,家长没有方法,根本达不到效果,还不如不要打这个电话。面对小学阶段的孩子,老师最要做的是给学生自信的能力和成长的希望,这一点男生尤其需要。近几年的高考状元女生越来越多,从心理学中讲,男女有别,女生的韧性在其中起了积极作用,更有毅力,更持久,男生在教育中爱得一种病——习得性无助,刚强但脆弱、易断。因此,还是要说那句话“老师最要做的是给学生自信的能力和成长的希望”,学校是个“精神特区”“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质就是“以心为本”,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提高成绩,而在于呵护、哺育学生的心灵。现在社会上对教师这一行业由于各种负面新闻的影响不再像过去那样神圣、纯粹了,教育是社会上唯一一种直接与人的全面本性打交道的职业,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一个全面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而不只是他的知识。
(二)震撼之旅
用“震撼”这两个字一点不为过,老师们讲的更多的内容是给我们这些最基层的班主任们以指导,教会我们应该怎样做更合适。没有空洞的理论,没有不切实际的看法,而是一个个务实的,接地气的指导和建议。
张渝鸿老师一直在讲“有经验的老师会给孩子成功的体验”,强调孩子们需要老师持续的积极关注,其中一个故事《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给我震撼不小,其实我们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在教我们一些东西,这样或那样的学生也是在给我们以教育和帮助。在与学生沟通时,我们往往出现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同样的话从别人口中说出来效果就比我好呢?其实,影响沟通的因素分用词、语调和肢体语言三种,大家认为这三种是怎样的主次关系呢?其实用词占7%,语调38%,肢体语言55%。我们在与他人、与学生沟通时,如果语调能平缓一些,肢体语言能亲和得恰到好处,这样的沟通就能达到有效。正所谓:先处理心情,再解决问题。发生多么令你生气的是,当您已经生气得不行时,这时候先处理好自己的心情,再来解决问题,盛怒之下的一巴掌,受伤害的还是你自己。贴心的陈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温馨提示: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家长的联系方式,告知家长变动号码务必要通知学校。现在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大了,逃课、放学不回家……在和家长联系时,一定要保存好你的通话记录,事情解决完再删除,特别是号码变更你没打通时,更要保存下来。另外,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否定他的行为远不如给他正确的指导更理想。
(三)改变之旅
无论是耳濡目染的清华百年风韵,还是破冰、发蒙、震撼等感觉的奇妙旅程,我都像是一个出门远足的行者,目的地是孩子们心灵中最柔软的深处。这条路很长,教书匠一辈子也达不到,因为他仅仅是个教书匠,这条路说短也短,会倾听、用心走,我相信你不仅仅会是个成绩优秀的老师,更重要的是你还将成为走进孩子心灵的重要他人。即使目前你的成绩还算不上优秀,但教育是有延后性的,先走进心灵,再提高成绩。孩子们当他们踏入校门的那一天起,都会自然产生一种“学生感”,有“向师性”,都渴望遇到一个好班主任,结识一位好老师,结交一些好朋友,都想成为一名好学生,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孩子们有参差不齐的水平出现了,但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学生他也是有一颗想要学好的心的,也许你每天孜孜不倦的思想教育一时收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方面是师生双方的沟通有问题,你说的是你表达的,但未必是他理解的,他听到的是他所理解的,但未必是你要表达的,你们的沟通没有说到心里;另一方面,就是教育是有延后性的,不能断定这孩子就是永远学不好,学生最怕老师对他盖棺定论,尤其是他最信赖的班主任老师。吴昌顺教授讲到了丁肇中先生的一句话我特别赞同:在学校考试拿第一,除了能说明他的学习能力比别人略强之外,其他的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此,当学生离开学校时,他首先应该是一个和谐的人,而非一个学习专家。
我们当老师的,其实很幸运,能这么直接地与人性打交道,拿第一手资料。因此,我们要多思考,远不止思考怎样教好书,更重要的是如何塑造和谐的人,说到这,我突然明白了那个神圣的称呼——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国古代最有名的灵魂工程师孔子就发生过“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的故事。我们在评价学生行为是,无论好坏,尽量顾全面,看长远,想透彻,只强调道德的纯粹,也许就会发生“止善”的结果。
其实,在学习的时间里就像小小的海绵吸饱了水,电脑内存中加载再加载,还有很多精彩之处,期待共同分享!
一、再读书
(一)发蒙之旅
干了六年的班主任工作,无不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路探索过来的。刚接手班级时,是想把班带出彩,随着这样、那样新状况的发生,看着现在的孩子们超乎想象的新想法,有时就想把班带稳就行了,这两个预想的实现,都是“自己的性格+向经验教师请教+思考”的结果。过去有句话说“怎样的班主任带出怎样的班级”,而现在我们越发感觉到我们的性格挺沉稳的,为什么班里的孩子一个个却像脱了缰的野马?你的性格并不是争强好胜的那种,为什么孩子们却动辄就脸红脖子粗地针锋相对?带班时间长了,我们更多的是推给了家长,少了探索,也许向前走一步,就能在自己这里解决掉。
在与大师的对话中,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明白了教师在教与学的环节中的地位越发重要的地位。“首都市民心理健康工程”核心心理专家张渝鸿老师给了我们答案——在“倾听技术”“团体辅导”“表达性技术”和“经典理论”四个环节中教师占有核心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说:“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教师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在面对问题是,最经常用的一招是给家长打电话,张老师告诫我们:在拨电话之前先思考,你要达到的目的,家长要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是否有效果?如果达不到目的,家长没有方法,根本达不到效果,还不如不要打这个电话。面对小学阶段的孩子,老师最要做的是给学生自信的能力和成长的希望,这一点男生尤其需要。近几年的高考状元女生越来越多,从心理学中讲,男女有别,女生的韧性在其中起了积极作用,更有毅力,更持久,男生在教育中爱得一种病——习得性无助,刚强但脆弱、易断。因此,还是要说那句话“老师最要做的是给学生自信的能力和成长的希望”,学校是个“精神特区”“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质就是“以心为本”,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提高成绩,而在于呵护、哺育学生的心灵。现在社会上对教师这一行业由于各种负面新闻的影响不再像过去那样神圣、纯粹了,教育是社会上唯一一种直接与人的全面本性打交道的职业,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一个全面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而不只是他的知识。
(二)震撼之旅
用“震撼”这两个字一点不为过,老师们讲的更多的内容是给我们这些最基层的班主任们以指导,教会我们应该怎样做更合适。没有空洞的理论,没有不切实际的看法,而是一个个务实的,接地气的指导和建议。
张渝鸿老师一直在讲“有经验的老师会给孩子成功的体验”,强调孩子们需要老师持续的积极关注,其中一个故事《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给我震撼不小,其实我们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在教我们一些东西,这样或那样的学生也是在给我们以教育和帮助。在与学生沟通时,我们往往出现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同样的话从别人口中说出来效果就比我好呢?其实,影响沟通的因素分用词、语调和肢体语言三种,大家认为这三种是怎样的主次关系呢?其实用词占7%,语调38%,肢体语言55%。我们在与他人、与学生沟通时,如果语调能平缓一些,肢体语言能亲和得恰到好处,这样的沟通就能达到有效。正所谓:先处理心情,再解决问题。发生多么令你生气的是,当您已经生气得不行时,这时候先处理好自己的心情,再来解决问题,盛怒之下的一巴掌,受伤害的还是你自己。贴心的陈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温馨提示: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家长的联系方式,告知家长变动号码务必要通知学校。现在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大了,逃课、放学不回家……在和家长联系时,一定要保存好你的通话记录,事情解决完再删除,特别是号码变更你没打通时,更要保存下来。另外,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否定他的行为远不如给他正确的指导更理想。
(三)改变之旅
无论是耳濡目染的清华百年风韵,还是破冰、发蒙、震撼等感觉的奇妙旅程,我都像是一个出门远足的行者,目的地是孩子们心灵中最柔软的深处。这条路很长,教书匠一辈子也达不到,因为他仅仅是个教书匠,这条路说短也短,会倾听、用心走,我相信你不仅仅会是个成绩优秀的老师,更重要的是你还将成为走进孩子心灵的重要他人。即使目前你的成绩还算不上优秀,但教育是有延后性的,先走进心灵,再提高成绩。孩子们当他们踏入校门的那一天起,都会自然产生一种“学生感”,有“向师性”,都渴望遇到一个好班主任,结识一位好老师,结交一些好朋友,都想成为一名好学生,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孩子们有参差不齐的水平出现了,但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学生他也是有一颗想要学好的心的,也许你每天孜孜不倦的思想教育一时收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方面是师生双方的沟通有问题,你说的是你表达的,但未必是他理解的,他听到的是他所理解的,但未必是你要表达的,你们的沟通没有说到心里;另一方面,就是教育是有延后性的,不能断定这孩子就是永远学不好,学生最怕老师对他盖棺定论,尤其是他最信赖的班主任老师。吴昌顺教授讲到了丁肇中先生的一句话我特别赞同:在学校考试拿第一,除了能说明他的学习能力比别人略强之外,其他的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此,当学生离开学校时,他首先应该是一个和谐的人,而非一个学习专家。
我们当老师的,其实很幸运,能这么直接地与人性打交道,拿第一手资料。因此,我们要多思考,远不止思考怎样教好书,更重要的是如何塑造和谐的人,说到这,我突然明白了那个神圣的称呼——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国古代最有名的灵魂工程师孔子就发生过“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的故事。我们在评价学生行为是,无论好坏,尽量顾全面,看长远,想透彻,只强调道德的纯粹,也许就会发生“止善”的结果。
其实,在学习的时间里就像小小的海绵吸饱了水,电脑内存中加载再加载,还有很多精彩之处,期待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