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抓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7042500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是开展母语教学的关键阶段,语文教学需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奠定较好的语文基础。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培养,探究性阅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增强他们的沟通表达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本人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践。
  一、扫清文字障碍,夯实阅读基础
  小学生语言感知能力比较弱,判断推测能力不强,语言基础薄弱,阅读中会出现不少生字和生词。开展探究性阅读需要首先疏通文字障碍,让学生在读懂文字、理解基本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阅读与探究性阅读。字和词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元素,也是小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关键,学生只有读正字音,知晓词意,才能理解句子,理解段落和文章,才能让学生在此基礎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引导学生查字典,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或者集中讲解字词的意思。此外还要注意一字多义或者一词多义的问题,帮助学生扫清障碍。当然扫清字词障碍也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查字典,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去猜测词语的意思,这本身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学生阅读奠定较好的基础。
  例如,阅读学习《我不能失信》这篇文章,学生在阅读中,对“耀(yào)”、“道歉(qiàn)”、“解释(shì)”这些字,需要帮助学生读准读音,让学生真正明白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在课文中结合语境来推测探究,并让学生学会造句,既能帮助学生掌握词语,又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他们的应用意识。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其他文章中明白意思,掌握这种推测词意的能力,为学生探究性阅读奠定较好的基础。
  二、精心选择阅读文本,注重学生兴趣培养
  小学语文开展探究式阅读,首先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充满兴趣,才能积极地去探究去思考,才能向更深的层面去理解。阅读教学还要兼顾学生的基础,针对学生的阅读基础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文本,让学生有兴趣读下去,不断地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营造较为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放松心情,为他们提供较好的适合他们阅读的材料,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逐步培养兴趣,让他们敢于表达,勇于思考,让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共同交流分享感悟,加深内容理解,丰富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学生较好的语文素养基础。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探讨
  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的重要动力,也是学生进行深思探究性阅读的起点,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一定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通过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去逐步思考探究,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在阅读之前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富有兴趣地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内容理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深度。学生结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认真分析思考,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问题答案,从现实当中找到更好的例证和现象,把文章阅读与问题相结合,把书本知识阅读与现实问题分析相统一,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例如,学习《克隆之谜》,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譬如什么是克隆,克隆分为哪些类型?克隆对人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你能说出几个克隆的实例吗?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阅读内容选取更多的阅读文献,让学生查出更多的有关克隆羊多利等相关知识。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素材,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得到很好的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加深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向广范围阅读,向深层次思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广泛拓展信息渠道,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既要立足于课堂,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既要立足于课本,更要引导学生向其他渠道阅读延伸,不断地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信息渠道,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新信息诞生,新产品、新发明创造出来,科技日新月异,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拓展视野,为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了解科技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让学生跟上社会,跟上时代。
  例如,学习阅读《大自然的启示》,林务官的命令为何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首先从文中找答案,明白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保持大自然的平衡,枯枝败叶、矮树丛、昆虫、鸟类等相互依存,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生长。然后组织学生搜集更多的书籍,尤其是从互联网上搜集更多的知识和事例开展讨论,这样,学生的阅读面进一步拓展,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理念,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总之,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一定要贯彻新课程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阅读,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拓展自己的阅读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内容,给学生更好的指导,为学生提出更好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性问题,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探究,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例题与习题的教学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上好习题课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使理论完整化、具体化,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类比等技能和能力。   一、数学课本例题、习题的教学现状  数学习题教学片段回放:  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它的边长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那么如何化难为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激发兴趣——是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化难为易的一条基本途径。 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数学教得“有趣”。在初中开始学习数学的第一节课,首先让学生知道数学将学些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了流行歌词作为一种大众资源,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魅力,恰当地将其在语文课堂上引用和操作,可帮助学生从通俗回归经典,自课本走向课外,由欣赏诱发创作,成为帮助学生认识经典,积累知识,提高鉴赏审美情趣,学会表达的活水渠。  关键词:流行歌词 语文教学 积累 鉴赏  《语文课程标准》曾指出,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流行歌曲是存在于社会和生活的一种很好的大众文化资源,尤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理念要求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实际运用和生活化为目的。数学教师必须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提高。分层布置作业,因材施教,主要是通过有效的巩固练习,减轻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真正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尽最大的努力帮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提高他们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强化教学的针对性,以达到学习上的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是综合性学习完成使“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使命的关键。教师应有善待之心和体察之智,关爱、保护那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处于经济、文化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使之共享学习资源。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学习目标单一 地方特色 时间 参与 调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
期刊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如何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笔者现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几点高效教学的体会。  一、提供成功机会,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学生渴望被人重视,渴望成功。因此,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其自信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心理的成熟。在教学中,提倡平等参与课堂多边活动。讨论中,有师生之分,无尊卑之别,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一种
期刊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通过自身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肤浅看法:  一、夯实的阅读基石——重视字、词、句的训练  我们应该为阅读打好基础,也就是加强字词句的训练,字词句是文章之根,也是阅读之本,要是一个学生连起码的字词句关都不能通过,
期刊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能有效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优势  1.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学会学习。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展开讨论和交流、敢于尝试、学会倾听、以及进行自我反思。所有这些,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意识地构建这样一个符合学生特点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
期刊
摘 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思维能力和接受程度,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这样就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进行个性化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教学策略  目前国家提倡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实施,而素质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数学教育更要体现出素质教学的精神,必须以人为本,使学生的潜能能够充分发挥。初中学生各个年级的知识水平和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