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钠离子电池的生物质衍生硬碳材料研究进展

来源 :能源研究与利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钠离子电池(SIB)凭借其储量丰富、低成本的特点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而硬碳材料凭借其理论容量高、循环倍率性能好、结构稳定等特点已经成为钠离子电池主要的负极材料。近年来,以不同生物质作为前驱体合成高性能硬碳材料是储能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于钠离子电池的生物质衍生硬碳材料的研究进展,对生物质碳材料的结构、合成方法进行了归纳,并且对于生物质碳材料的掺杂改性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生物质碳材料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大直径盾构隧道扩挖车站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盾构施工速度快的优势,且对地面环境影响小,必将在今后的地铁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应用。文章分析了大直径盾构隧道扩挖车站的优势,并通过建筑结构优化分析得出:单洞双线盾构隧道最小内径为8.8 m,双洞双线盾构隧道最大内径为7.5 m;同时对单洞双线和双洞双线盾构隧道扩挖车站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单洞双线盾构相比,双洞双线盾构虽然造价低,但其空间有限,扩挖车站
期刊
<正>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点的电容电流较小,三相间的线电压仍然保持对称,对负荷的供电没有影响,一般情况下,可允许继续运行1~2 h, 不必立即跳闸。但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其他两相的对地电压要升高,为防止过电压造成正常相绝缘损坏,扩展成两相接地短路故障,应及时发出接地信号,以便运检人员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在实际运行中,有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接地故障运行十几个小时后设备仍能运行,有的运
期刊
英国劳动教育发展具有悠久历史与丰富经验,其演进过程呈现职普融通的特点,整体经历了劳动教育形式初建、劳动教育机构确立、课程体系建构三个阶段。发展至今,其课程建设模式已步入稳定推进时期,并呈现以下表征:第一,课程目标重在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劳动思维;第二,课程框架凸显模块性、实践性与跨学科性;第三,课程内容主要依托国家基础课,覆盖技术与职业等多领域;第四,课程实施以开设高品质项目为主且以成果为导向。
期刊
由于我国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城市内部的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在城市内部出现了更多的、不同类型的垃圾,导致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要想有效缓解并且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垃圾问题,需要将循环经济等相关理念作为指导,将垃圾分类制度作为基础,专门对城市内部的环卫设施进行规划,从而使环卫设施能够满足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需求。基于此,以我国L市为例,深入分析了L市的垃圾分类现状,从垃圾分类、环卫设施规两方面
期刊
市政道路作为我国路网规划中的主要内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合理规划市政道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和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保障。在此情况下,文章基于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对市政道路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从整体设计到细节落实,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厘清市政道路设计和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切实推进市政道路设计质量的提高,进而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
期刊
10 kV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电力系统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综合性技术问题。分析了配电网常用的几种中性点接地故障,并对各种接地方式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通过分析比较给出了10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原则。
期刊
大型密封式高温设备温场的准确性和真空密封性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以热压罐为例,利用炉温跟踪仪和无线压力模块对其进行现场校准,根据温场分布和温场性能等校准结果,分析其是否满足工艺要求。详细介绍了测量装置的构成,给出了热压罐测量方法,最终得到该型热压罐温场性能结果。
期刊
目的:探讨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相关性,并为补充叶酸治疗PCOS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荧光定量多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75例受试者(PCOS 150例,对照组225例)的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基因多态性,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叶酸水平,循环酶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中,PCOS组
期刊
从几个方面分析《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 55021—2021》对既有建筑抗震鉴定的变化及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既有建筑的鉴定必须进行抗震鉴定;根据“后续工作年限”确定的建筑类别未明确具体抗震鉴定方法,建议仍按照抗震鉴定标准的鉴定方法进行抗震鉴定;规范提供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折减法对B类建筑不适用,仅适用部分A类建筑;剩余设计工作年限内的既有建筑鉴定,荷载取值标准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原建造时
期刊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下,乡村学校通过课程调整满足特殊需要学生需求、提高融合教育质量至关重要。乡村学校课程调整的价值在于为特殊需要学生构建适宜的立体发展通道,保障其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全体儿童的整体发展,并兼顾其差异性,加强协同发展是课程调整的基本原则。乡村学校课程调整要明确特殊需要学生的课程定位、注重乡村课程资源开发与师资团队的建设、重构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资源中心的引领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