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失去表达快乐的能力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1367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你是否愿意,每次假期都就这么过去了。休假本是件快乐的事,可微博上却充斥着各种不快乐的吐槽:怨高速免费政策的、怨人多的、怨航班被延误的、怨假期不够长的……从微博舆情来看,好像这个假期过得很不快乐,许多人有着各种莫名的怨气。
  真的是这样吗?这可能只是网络给人的幻觉和错觉,现实中并非如此。在生活中,你能感受到身边的人在假期中的各种快乐:旅行的人很快乐,带着孩子到公园散步的人很快乐,窝在家里看肥皂劇的人很快乐,能睡到自然醒的人很快乐……假期主要是一种休闲的状态,并非一定得到什么才快乐——那种悠闲放松的状态本就让人快乐。
  可是,为什么从公共空间感受到的,却是种种不快乐呢?一个令人忧伤的事实是,可能我们正在失去表达快乐和幸福的能力,不快乐的诉说占据和垄断着公共空间,于是人们互相传递和强化着不快乐的暗示。
  比如在时下最流行的社交平台——微博里,那些负面的情绪总能得到最大限度地转发,那些坏消息总是被最多地评论,那些抱怨和批评总能激起最多的认同和共鸣。你的快乐很难感染到另一个人,而你的不快乐总能像流行性感冒一样,迅速传染给其他人。表达不满的情绪,诉说不快乐的经历,拒绝说自己很幸福,似乎证明着一个人反抗和叛逆的姿态——而这种反叛的姿态,似乎又代表着一种道德优越感和“政治正确”。
  假期,人们在微博上吐槽旅途中的各种不快乐,只不过是日常生活怨愤情绪的蔓延。平常微博中就弥漫着种种不满的情绪,这种情绪自然会习惯性地延续和投射到假期中。
  这里,快乐是一个沉默的螺旋,不满的声音越是张扬高调,那些快乐的言论越是被边缘化,整体的不满气场中,快乐便越来越沉默。其实,在微博每天海量的信息中,表达假日快乐、晒休假幸福的人并不少,只是因为与“整体气场”不符,很容易被淹没在声音的海洋中。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景象:快乐的多数人,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少数不快乐的声音却占据了舆论的主流。
  最可怕的是,这种关于快乐的“沉默螺旋”,又在进一步使人们表达快乐的能力弱化和退化,有了快乐,也不愿意去表达和分享,更愿意在个人的世界里默默体味。久而久之,我们也就失去了表达快乐的能力,而更擅长表达不满、诉说不快乐、发泄情绪。
  前段时间,有媒体关于“你幸福吗”的系列采访,引发舆论对“幸福”这个话题的讨论,很多人对这样的问题充满反感。在大街上随便问别人“你幸福吗?”,确实显得冒失和莽撞,甚至有点儿可笑——但我们可以静静地向自己的内心发问:你幸福吗?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愿意正视这个宏大的命题。正如对待快乐一样,我们也在失去感知和表达幸福的能力,我们很少愿意公开承认自己挺幸福,“承认过得幸福”仿佛意味着一种被驯服的姿态——这是不正常的舆论生态。
  当然,我们可以将这一切问题推给体制,认为是现实和体制逼着我们怀疑、不满、叛逆和否定。可不要忘了,某种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体制,我们就是现实的一部分。我们拒绝被强迫,拒绝“被快乐”和“被幸福”,但同样警惕那种沉默的螺旋逼得我们失去表达快乐和幸福的能力。
  (摘自中国发展出版社《不与流行为伍》一书)
其他文献
在北京,家里、院里养什么花、种什么草,似乎都有讲究,都有雅俗之分,这里说说我在这方面的一些亲闻、亲历。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天祖母让我到花店买些草花籽。记得买回的有串红、喇叭花、牵牛花、鸡冠花、蝴蝶花、孔雀花、三色堇、百日红等等。回家后在北房东廊前,由祖母指挥,我挖了几条垄,埋下去,浇上水,似乎没多少日子,就长出一片姹紫嫣红。我和祖母都很高兴,祖父却不高兴了,说:“刨了!”问为什么,说:“太俗!”
期刊
诺贝尔文学奖就像一个文学界的“角斗场”,每年世界各地的文豪们在这个场子上激烈角逐。2019年,颇受争议的奥地利剧作家彼得·汉德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样一位被宣扬成叛逆的后现代作家,其作品风格却是相对传统的。被誉为“活着的经典”的彼得·汉德克,其作品到底有何魅力?  《罵观众》  本书为剧本集,由《自我控诉》《骂观众》和《卡斯帕》三部剧作组成。与传统戏剧不同,《骂观众》没有故事情节和场次,没有戏剧
期刊
记得从十一二岁起就常跟书籍打交道,并且那么热爱它。数十年来,前后购置的书籍,总有两三万册以上吧。经过多次劫难之后,十来年添添补补,现在身边还存有万把册。但是,这些可爱的精神寄托物,杂然分散在卧室、会客室、饭室、过道以及卧床、沙发底下,不,还有窗台、地板上……总之,我的藏书虽然不算太少,却始终没有一个“专职”的书斋,有的只是卧室兼书斋,客室兼书斋……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学术研究者,书籍是我的食粮,
期刊
香港的旧书店是我爱上逛旧书店的缘起。这次趁着在香港无事可做的一个月,干脆再次探访了一遍之前去过的旧书店。香港的每间二手书店背后似乎都有一段关于传承与坚守的故事,每一位店主多多少少都被媒体采访过,小有名气,但依然亲切。很神奇的是,香港的旧书店经营状况似乎都还不错。  神州书店  柴湾利众街40号富诚工业大厦A座23楼A2室  神州书店位于港岛线的尽头——柴湾,这里工厦林立,到处充满着体力劳动的热烈声
期刊
《草间情话》细腻地描画了草间的各种奇趣故事,并尝试让自然万物与人一起来承载和呈现丰富多样的情感,来想象生活的美好归处。《草间情话》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包含了人与虫鸟的心灵交往,包含了人与花草的窃窃私语。人在自然万物中诉说着甜美的情话,自然萬物也被这情话赋予了灵性。
期刊
在冬季的皑皑白雪中,一只雄狐狸开始盯着一只雌狐狸看,有目的地瞪着她,着魔般地尾随。她休息的时候他停了下来,上前去舔舐并啃咬对方,而随着她慢跑开去,他又在她的身侧两旁嬉戏、挑逗起来。雪地里,他的尿液中传出了一种特殊味道。这是交配的季节。随着这种麝香味在清冽寒冷中飘散,这一对狐狸卿卿我我了两个星期之久。它们用气味标记领地,挖好几个洞穴以备将出生的后代。  狐狸会爱吗?  精力过剩,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伴侣
期刊
人生因梦想而不凡。在新时代,再小的个体都能成就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农民机器人制造师”段少杰的故事。他是一个农民,也是一名机器人制作高手。他敢想敢做,告诉世人除了种地,农民的梦想还可以再大一点。  当电影《变形金刚》上映。当擎天柱首次在大屏幕上变身的那一刻,多少动画迷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在影院里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直到2014年,当时50多岁的河南农民段少杰,才在电视机里首次看到《变形金
期刊
豆汁儿在历史上很早就已经出现,《齐民要术》中就记录了豆汁儿。不过早期豆汁儿是被作为药物来使用,如《千金翼方》中就记录了几十种与豆汁儿相关的药方。  到了清代,豆汁儿成为北京民间流行的一种食物。豆汁儿以绿豆为原料。北京豆汁儿的制作,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说是北京某粉房(制作粉皮干粉的店),用绿豆为汁,有一天天气炎热,粉房中的数桶豆汁儿因为发酵变味。粉房老板小本经营,舍不得丢弃,就试着喝了下,结果发现酸
期刊
有些中国人到欧美国家旅游,见宾馆里没有准备热水瓶,不免大惊小怪,甚至有点没着没落。他们如果不打算喝咖啡或者喝酒,就只能在水龙头下接生水解渴,不是个滋味。好在现在情况有所改变,一是商店里有矿泉水出售,二是欧美有些宾馆为了适应东亚游客的习惯,开始在客房里配置电热水壶。  中国人习惯于喝开水,没开水似乎就没法活,即使是在穷乡僻壤,哪怕再穷的中国人,哪怕穷得家里没有茶叶,也决不会用生水待客。烧开一壶水必定
期刊
你别马上批驳,说是理由制造快乐,而不是有了快乐才去制造理由,说我这题目荒谬的,一如先立罪名再找罪证,先离婚再找配偶不忠的证据。快乐作为一种状态,是可以建立在理由前头的,皇帝不是坐定龙椅再去找“天纵圣明”的征兆吗?这里的问题是,你“命令”自己快乐,果然快乐起来,但心里不踏实,觉得这唾手而得的快乐,不怎么光明正大。所以,你要证明给自己看:快乐是天经地义的,既非从将来的幸福透支,也不是为过去的痛苦作赔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