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国际先驱导报》与新浪网就“2007年中国最缺少什么?”进行了联合调查,截止到2月27日24时,共有8460人参与了在线投票,其中有58.9%的人认为“最缺少社会的公正公平”。“我认为最缺的是社会的公平和有信用、有血性的民族性格!”武汉的陈先生表示。有22.52%的人认为最缺少完善的法制。“中国最缺少的是一整套完善的强有力的法制。“中国的全部制度得到执行,社会还会不公平?”在深圳打工的黄先生这么说。
对于百姓特别关注的社会公正问题,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汉龙认为,公平公正与法制建设是紧密联系的。上海市企业家联合会法务部顾问李俊峰律师认为,中国不仅缺少完善的法制,更缺少其他社会领域的公平和公正。“法制只是社会公平和公正的最后保障线。没有完善的法制,公民就喪失了追求公平权利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个社会首先是司法文明、司法公正和公平。只有建立在这个前提下,才会慢慢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否则所有的社会公平公正都不可能实现,因为没有救济途径的权利是虚无的。”普通人最缺少的是公民意识?
调查中有50.7%的人认为最缺少对是非的判断和维护正义的勇气,这隐隐约约可以看出公民的权利意识在萌发。经济体制改革后,国民对于公共权利、公共事物的关心重视了,像现在两会即将审议的物权法,就特别受到关注,这就是公民意识的觉醒。假如物权法能通过的,对于产权制度会有很大的改进。
对于百姓特别关注的社会公正问题,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汉龙认为,公平公正与法制建设是紧密联系的。上海市企业家联合会法务部顾问李俊峰律师认为,中国不仅缺少完善的法制,更缺少其他社会领域的公平和公正。“法制只是社会公平和公正的最后保障线。没有完善的法制,公民就喪失了追求公平权利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个社会首先是司法文明、司法公正和公平。只有建立在这个前提下,才会慢慢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否则所有的社会公平公正都不可能实现,因为没有救济途径的权利是虚无的。”普通人最缺少的是公民意识?
调查中有50.7%的人认为最缺少对是非的判断和维护正义的勇气,这隐隐约约可以看出公民的权利意识在萌发。经济体制改革后,国民对于公共权利、公共事物的关心重视了,像现在两会即将审议的物权法,就特别受到关注,这就是公民意识的觉醒。假如物权法能通过的,对于产权制度会有很大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