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止血治疗,并根据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纱条填塞法止血,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为92.86%相比于对照组的76.19%,观察组明显更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相比于对照组的11.90%,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止血速度快,止血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压迫缝合术;产后出血;临床应用
产后出血对于产妇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是导致产妇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应重点给予关注[1]。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剖宫产于人工流产逐年增加,导致产后出血的患者逐年上升,对产妇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威胁[2]。本文结合常规纱条填塞法与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重要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止血治疗,并根据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1~42岁,平均年龄在(28.45±2.32)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为(38.52±1.51)周;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2~44岁,平均年龄在(29.12±2.33)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为(38.91±1.64)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基本资料、孕周基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纱条填塞法止血,应用纱条填塞法,用特制纱条,其中宽度在7~8cm,长度1~1.4cm,连续5层 纱条进行填塞式压迫止血,在24h后静脉滴注20U催产素,而后将纱条取出,静脉滴注抗生素进行感染防控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首先经子宫内侧3cm,左侧子宫切口下缘3cm处进行进针,经过宫腔直至离切口上缘有3cm的距离,且在距子宫内侧约4cm部位出针,而后在宫底部且距宫角约3cm处再缝合一针,这针的缝线垂直环绕到子宫后壁,并在前臂相对应的位置进行进针,而后进入宫腔平行进入右侧后壁,与左侧的缝合方式一样,在左侧相对应的位置将右侧子宫切口的上下两缘进行缝合。在缝合过程中,助理医生通过对子宫施加压力,且将两根缝合线同时拉紧,子宫与拉线间的距离控制在一横指的距离,经检查没有出血现象后即可打结,接下来将子宫切口缝合,并严密观察子宫颜色和阴道出血情况,约10min后,将腹腔关闭。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各项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血效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为92.86%相比于对照组的76.19%,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相比于对照组的11.90%,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升高,由于子宫收缩力缺乏、前置胎盘等因素,增加了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为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临床治疗产后出血的常规方法是将子宫动脉血管进行结扎,或是使用宮缩剂,对子宫进行按摩,选用纱条对宫腔部位进行填塞,但对部分患者的临床效果不明显[3]。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是通过对子宫壁的弓状血管进行捆绑、压迫,对血管有加压的效果,能有效降低血流速率,快速到达局部止血的效果[4]。另外通过子宫收缩速率加快,压迫血窦,有效止血。通过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能明显改善由于胎盘粘连、子宫收缩力缺乏、前置胎盘等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5]。
综上所述,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止血速度快,止血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晓方,赵红艳,季红薇.植入病灶楔形切除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胎盘植入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J].浙江医学,2015,37(23):1942-1943.
[2] 杨义凤.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16,22(12):2466-2468.
[3] 王丽娜,郑剑兰,肖丽.Bakri球囊联合Zheng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6):2661-2663.
[4] 齐新颖,杨凤桢,付永杰,等.子宫下段压迫缝合阻断子宫动脉方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28例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1):50-52.
[5] 郭红霞,王忠,王洁,等.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加子宫下段压迫缩窄缝合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所致产后出血[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5,21(7):502-506.
关键词:子宫压迫缝合术;产后出血;临床应用
产后出血对于产妇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是导致产妇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应重点给予关注[1]。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剖宫产于人工流产逐年增加,导致产后出血的患者逐年上升,对产妇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威胁[2]。本文结合常规纱条填塞法与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重要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止血治疗,并根据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1~42岁,平均年龄在(28.45±2.32)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为(38.52±1.51)周;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2~44岁,平均年龄在(29.12±2.33)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为(38.91±1.64)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基本资料、孕周基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纱条填塞法止血,应用纱条填塞法,用特制纱条,其中宽度在7~8cm,长度1~1.4cm,连续5层 纱条进行填塞式压迫止血,在24h后静脉滴注20U催产素,而后将纱条取出,静脉滴注抗生素进行感染防控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首先经子宫内侧3cm,左侧子宫切口下缘3cm处进行进针,经过宫腔直至离切口上缘有3cm的距离,且在距子宫内侧约4cm部位出针,而后在宫底部且距宫角约3cm处再缝合一针,这针的缝线垂直环绕到子宫后壁,并在前臂相对应的位置进行进针,而后进入宫腔平行进入右侧后壁,与左侧的缝合方式一样,在左侧相对应的位置将右侧子宫切口的上下两缘进行缝合。在缝合过程中,助理医生通过对子宫施加压力,且将两根缝合线同时拉紧,子宫与拉线间的距离控制在一横指的距离,经检查没有出血现象后即可打结,接下来将子宫切口缝合,并严密观察子宫颜色和阴道出血情况,约10min后,将腹腔关闭。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各项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血效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为92.86%相比于对照组的76.19%,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相比于对照组的11.90%,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升高,由于子宫收缩力缺乏、前置胎盘等因素,增加了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为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临床治疗产后出血的常规方法是将子宫动脉血管进行结扎,或是使用宮缩剂,对子宫进行按摩,选用纱条对宫腔部位进行填塞,但对部分患者的临床效果不明显[3]。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是通过对子宫壁的弓状血管进行捆绑、压迫,对血管有加压的效果,能有效降低血流速率,快速到达局部止血的效果[4]。另外通过子宫收缩速率加快,压迫血窦,有效止血。通过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能明显改善由于胎盘粘连、子宫收缩力缺乏、前置胎盘等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5]。
综上所述,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止血速度快,止血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晓方,赵红艳,季红薇.植入病灶楔形切除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胎盘植入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J].浙江医学,2015,37(23):1942-1943.
[2] 杨义凤.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16,22(12):2466-2468.
[3] 王丽娜,郑剑兰,肖丽.Bakri球囊联合Zheng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6):2661-2663.
[4] 齐新颖,杨凤桢,付永杰,等.子宫下段压迫缝合阻断子宫动脉方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28例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1):50-52.
[5] 郭红霞,王忠,王洁,等.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加子宫下段压迫缩窄缝合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所致产后出血[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5,21(7):5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