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言学习中,文学欣赏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英语教材中也适当的添加了一些英国文学作品来让学生去品位去欣赏,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英国文学欣赏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训练比重还是非常大的,对学生文学作品学习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还是比较缺乏的,本文主要针对的是英国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英国文学;文学欣赏;问题;对策;分析
  一、英国文学欣赏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选文中文学作品少
  文学欣赏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一些简单的英文原著,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我国现行的教材对文学欣赏这一块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人文性体现的不是特别的明显,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很难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阅读教学比较侧重于技能方面的训练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目前的英国文学欣赏教学中,教学阅读技能训练依旧占据着整个文学欣赏教学的主导位置。忽视了语篇语义的教学。对课文的处理显得比较粗糙,只是重了教学的速度,但是却没有注重教学的质量。这也就使得学生的阅读效率大大降低。而为了完成语言教学的目标,教师一般很少有时间着重去讲解课文中作者想要体现的内涵,而这种行为对学生去感受语言之美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学生体验不到文学欣赏中的艺术魅力,久而久之就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二、教学中忽视文学欣赏教学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文学欣赏理解问题
  文学欣赏是教师、学生、作者以及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更是思想与心灵之间的交流,教师在这其中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更是平等对话的人员之一,教师还要为学生的阅读时间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大部分的英语教师对文学欣赏的理解都只是停留在了阅读现象的表面,传授的也都是相对比较突兀的知识点,也正是因为英语教师对文学欣赏本身存在浅显地理解,使得教师与学生不能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欣赏和讨论,也就很难激发出学生的欣赏能力。
  (二)教师知识结构问题
  现阶段一部分英语教师对英美文学方面的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如果要是进行文学欣赏的话,教师的能力就显得力不从心。此外,由于我国的英语测试重点还是在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上,因此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就自然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对语言技能的训练上,这也就造成了教师在语言知识方面的功底非常深厚,但是在进行英国文学作品欣赏的时候,就相对比较困难。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查阅相关的英国文学资料,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学欣赏教学,如果只是对涉及到文学作品做一些相对浅显的讲解,并不去深入剖析文学作品内涵,这样就会使文学欣赏教学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三、提高文学欣赏教学水平的相关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阅读不仅仅是认知的过程,更是情感升华的过程,阅读的真正目的是读懂隐藏在文本中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从而形成一个阅读上的共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是从字面上去理解文本,而是能够创造性的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进而深入的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提升学生审美的境界。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始终保持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中关键的一环,我们的英语教师要将其逐渐转化为学生稳定的学习动机,可以说阅读动机和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文学赏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离开了兴趣和动机的话,文学赏析的能力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由此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这一阶段,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语言测试和阅读活动去探究语言的内在魅力,发现英语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层次美,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质量。
  (三)提升教师的英语文学欣赏水平
  在文学欣赏教学实践中,教师所承担的责任会越来越多,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更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态度主动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去分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整个文学欣赏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学生自身对阅读的理解会比较松散,思维容易混乱,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阅读就会有条理,但是教师也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并不能够以教师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在培养学生英语文学欣赏的同时,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文学欣赏的学习者,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更好地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这也就对广大教师的文学欣赏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结语
  英国文学作为文学欣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广大英语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学修养的同时还需要充分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赏析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舒江.“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之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7).
  [2]孙绪华.“疯狂英语”疯狂流行的认知阐释[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1).
  [3]杨彩梅,宁春岩.本族语、目标语和中介语三语相交的二语习得理论模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4]肖云南,杨璐.模因理论在第二语言环境下运用的可行性理论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其他文献
摘要:美术最妙不可言的是来源于画家内心深处对事物的个人理解,并赋予艺术美感,形成普通人眼中对平凡事物的创作,而创作的根源来自灵感。画家对生活,对细微事物的明察秋毫;画家丰富的情感;画家的文化层次、思维深度和高度;画家的独特审美视角;画家的创新等都是灵感存在的源泉。本文从创作的概念、生活与创作的关系和创作的哲学意义、创作中的情感体验以及作品的绘画风格和个性语言的表达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综合阐述了绘画
摘要:城市景观的重要节点是办公大楼环境,是人们工作娱乐的重要场所。办公大楼环境设计的重要性也逐步的突显。课题对这类型的大楼的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办公大楼;景观设计;设计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的环境设计在盲目模仿国外时,许多的城市失去了自身原有的魅力,城市发展的要求满足不了城市办公区的环境景观,从而办公区的环境景观与社会整体发展诸多不相匹配,迫使人们工作的环境单调,缺乏生气,生
莫言的小说一向偏爱对刑罚的描写,特别是在中,他极尽渲染之能势,详细地描写了阎王闩、腰斩、凌迟、檀香刑等多种酷刑,令人惨不忍睹.笔者认为,莫言之所以如此描写,并非如有些
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不仅在于他贪财短视的父亲,更在于他生活的环境,自我的迷失,众人的无视最终让神童之光逐渐暗淡。
科教兴国战略,素质教育目标,民办高校崛起等,使地方普通高校改革迫在眉睫.其改革思路是: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内在潜力,争取政策支持,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借鉴民办高校经
摘要:电子媒介的发展,使得全球化时代下的文学艺术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媒介文化指的是一种文化,也是文化价值的象征,文艺美学是文艺学、美学的结合,与媒介文化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和契合点;也可以说媒介文化给文艺美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新动向。对此本文就媒介文化与文艺美学展开分析,希望对我国当前信息时代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媒介文化;文艺美学;联系  当前信息化时代做典型的特征就是传媒
一、校企合作的思考与构想1、职业教育的成就  示范校建设工程主要包括人才培训模式、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而校企合作贯穿于整个示范校建设的始终,贯穿于
期刊
摘要:我国唐朝时期有大唐乐国和大唐诗国之称,诗乐同时发展至历史的顶峰阶段,诗乐本就是同根同源,唐诗无论从描绘的景色人物事件,诗文格式、还是韵律等方面均体现其音乐之美。  关键词:同源;音乐表现;音乐性  一、诗乐本同源  我国著名的诗歌总集——《诗经》收集诗歌总集三百余首,包含修辞手法“赋”“比”“兴”每一首诗都有其唱法,但是古代时候记录方法不够严谨,大多的曲谱已经丢失,所留下的只是文字内容供我们
“无为”道家指清静虚无,顺其自然。老子的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是一种处事的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对中国人的文化底蕴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本文将从老子无
本文以成人教育、终身学习、远程教育领域的4种专业期刊和两种综合学报为例,分别对其办刊宗旨和栏目设置的呼应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其如何为实现办刊宗旨而有效进行栏目设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