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例涎腺导管癌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538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涎腺导管癌(SDC)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SDC患者的CT及MR资料,观察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13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64岁;1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行MR平扫;病变均表现为单发肿块,其中位于腮腺9例,颌下腺2例,舌下腺1例,小涎腺1例;肿瘤大小不一,长径平均约3.3 cm;13例病灶边界均不清晰,呈浸润性生长,对周围组织不同程度侵犯,其中5例就诊时已有远处转移;平扫病变密度/信号不均匀11例,较均匀2例;CT增强扫描明显强化8例,中度强化3例,轻度强化1例;10例CT病灶中心见凝固性坏死区,坏死不彻底时可见轻度强化,1例MR病灶中心内见凝固性坏死,周围包绕低信号纤维环;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9例.结论 SDC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内出现凝固性坏死区有利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鼓室硬化模型构建的优化方法,探讨纤维连接蛋白在大鼠鼓室硬化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在该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A组
目的 探讨隐匿性甲状腺癌病灶隐匿的可能原因,分析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的治疗方式.方法 对我科1例隐匿性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查见甲状腺癌病灶,而甲状腺癌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