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护理男生择业观调查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qiang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调查在校中专护理男生(男护生)的就业认知和择业心态相关情况,为目前的护理专业教育和男护生择业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2名中专护理男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3.81%的男护生就业观念倾向先就业,再择业;47.62%的男护生认为自己择业最大的压力是社会偏见;35.71%男护生表示理想的就业地区沿海开放城市,33.33%表示内地的省会城市,仅2.38%表示想到国家急需护理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去;35.71%的男护生在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工作前景,33.33%男护生主要考虑工资待遇。结论为了稳定为了稳定男护士队伍,尽力排除传统观念障碍,加强护理教育改革,融合男性智慧,进一步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护理;中专;男性;择业观;调查
  【中图分类号】R13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77-02
  
  
  自南丁格尔开创现代护理专业以来,以女性为主角的护理学得到了迅速而科学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和活动领域,具备了相应的护理理论体系。随着各门科学及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专业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护理不再被看作是女性的专属领域,全球每年男性护士的数量在逐渐增加,根据英国全国医疗护理机构统计, 2002年注册登记的护士中10%为男性,到2003年上升到11%[1~2]。近几年,我国的这种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校护理专业2008~2010年招收了42名中专护理男生,为了解这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对这个群体中42名在校中专护理男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鄂尔多斯市卫生学校2008~2010级42名在校中专护理男生,年龄16~22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中专护理男生如何看待中专护理男生的就业形势、希望从事的工作、自己就业决定因素、自己择业最大的压力、就业观念倾向、理想的就业地区、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因素等。答卷前进行详细的解释,明确各项含义,要求答卷客观真实,以不记名方式填写。本次发放问卷42份,当场收回问卷42份,有效回收率100%。将数据统计学整理分析,进行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42名男护生的择业观念的比较
  3 分析与讨论
  3.1 男性从事护理专业的压力: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男护生来自社会偏见方面(47.62%)的择业压力比较突出,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一直是女性从事的职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医疗轻护理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护士从事的工作和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之部分患者不愿意接受男护生提供的治疗和护理,诸多因素综合影响以致男护士的专业认同感很低。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如果社会能认可男性从事护理职业及临床护理工作能激发男性护士的热情,使他们看到护理工作的价值和发展前景,那么男性从事护理职业的稳定性较高,反之,男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难以稳定,改变工作性质的愿望较高。
  3.2 树立正确的择业发展观:
  面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大多数(73.81%)男护生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在人才市场众多层次的求职者中所处的地位, 能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在择业时,应把握好每一次应聘机会,树立“先做人,再做事”、“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的正确择业观念,客观合理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并稳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靠近自己设定的理想目标[3]。
  3.3向往大城市,选择目标片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经济收入的高低也成为护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结果显示: 33.33%的男护生在选择工作时首要考虑因素为工资待遇。79.04%的男护生选择去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省会城市,认为这些大城市“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待遇好”,只有很少一部分(2.38%)护生选择了去国家急需护理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这就反映了护生择业中的盲目性。究其原因,一是对我国目前的護理人才分布呈现不合理的格局认识不够,没有看到省市大医院护士日趋饱和,县级医院护理人才相对不足,乡镇级医院护理人才紧缺严重的现象[4];二是对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认识不清,没有看到21世纪的护理将面对日益扩大的工作领域和服务范围,社会和家庭将成为护理人员主要工作场所[5]。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择业时向往大城市,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这样会增加了就业难度。
  综上所述,男护生的出现必将为护理行业注人新的活力。医院应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男护士从事护理工作。而护理教育工作者,应提高男护生的专业价值观、忠诚度、择业观,使其成为自信的,对护理工作有独特想法和追求的护理工作者,以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并能立足本专业,发展本专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形成男女护士的优势互补,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法淑春,莫玉梅.从事护理工作的男性[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4, 23(9): 405~406
  [2] 张衍.男护士哪里去了[ 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4,23(9): 406~408
  [3] 闽飞.就业、深造、创业,谁先谁后[J].大学生就业杂志, 2000, 21(4): 19~21.
  [4] 唐为军,周大现,彭延强,等.市、县、乡(镇)级医院人才需求现状 [J].郴州医专学报,2001,3(1):61-62
  [5] 蒋晓莲,殷磊,李晓玲,等.21世纪教育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 2001,16(6):457-45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总结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护理对策。 方法 :对本科室67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给予适当心理疏导,并做好病情解释、重视病区环境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大多数患者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得到很好的缓解,并能积极配合治疗,56.4%患者自觉症状消失,43.6%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重视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不良心理刺激,结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加强对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的实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加强术前宣教、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结果:手术恢复效果满意,未发生并发症且随访无复发。 结论: 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对帮助患者顺利进行手术,促进康复,预防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点式剥脱术; 护理  【中
期刊
【摘要】  临终病人护理是临床上针对垂危病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护理。对于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是通过我们的的努力帮助临终患者坦然宁静的面对死亡,并尽可能的减轻临终前的心理反应,使之能够有尊严而无憾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此时各种治疗已不再有效,因此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连同患者家属一起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及支持。  【关键词】心理护理;临终患者;患者家属  【中图分类号】R782.01 【文献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研临床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损伤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结合本院临床工作实际,就临床护士职业损伤的危害因素分析,提出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加强综合性防护措施,可减少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发生率。结论: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各种职业损伤的危害因素,加强防护知识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制定职业防护措施,保证护士的安全与健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士;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急重病救治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我科监护室内25例有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并进行护理。结果:25例急危重病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获得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微创急救新技术,对危急重症的救治有重要应用价值加强护理能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经皮气管切开术;急危重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1
期刊
【摘要】  目的:總结 24例恙虫病的护理特点。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热型和热程情况,细致查找本病特征性病变恙虫咬伤伤口的焦痴或溃疡,进行有效的病原治疗。加强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防范并发症。结果24 例患者,均好转自动出院。结论:细致观察,及早确诊,并实施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恙虫病;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3.32 【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5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对照组、3-AB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对照组及3-AB组的海马CA1区TNF-a和MM
期刊
【摘要】  探讨配合抢救电击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及时心肺复苏、电击除颤、纠正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脑水肿、有序转运是保证抢救效果的关键,可为今后抢救配合提供护理经验。  【关键词】电击伤;院前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3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58-01      随着工业及城市建设的发展,电击伤患者日益增多。为了提高院前电击伤患者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01-2010.12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下呼吸道感染中以老年患者居多;人工气道支持患者感染发生率高;基础疾病以损伤性疾病、脑血管意外及消化道疾病的感染率最高;并与创伤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等有关。结论: 加强ICU病室管理,改善环境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对于控制医院感染环节中的作用。方法:医院院感办与护理部通过加强日常的协调沟通,以及在完善制度与健全组织基础上,着重落实控制措施,对护理技术的操作程序进行规范以及对护士行为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加强培训,同时把医院感染的相关管理规范均纳入到护理管理中。结果:临床护理人员能够自觉的执行好各项操作的规程。而医院感染的管理也能够做到规范化与制度化,医院的感染率显着降低。结论: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