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辽宁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探讨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05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辽宁省社科联课题《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为:2008lslktglx-21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对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20世纪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更是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产业间的结构重组和优化升级,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形成。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国家战略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创新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举措保障,是21世纪我国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高新技术是指以最新科学成就为基础,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知识密集型技术,或者说是基于科学的发现和创新而产生的技术。高新技术具有战略性、更新快、高投入、高风险、高竞争性、高增值、渗透性等特点。
  二、辽宁当前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有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手段和政策体系。高校和科研单位是高技术资源密集的地方,但目前缺乏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压力和动力,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企业本应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体,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难以承担发展民族高新技术产业的重任。从整个辽宁来看,还缺乏一项全面、综合的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各部门、各地区实施的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政策措施还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衔接;缺乏统一和完整的鼓励、引导、保护、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2.资金投入不足,投资渠道狭窄。目前,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和银行信贷,而政府的直接投入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操作方法上都难以适时、足量地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化各阶段的需要。信贷资金又要求操作稳健、追求高流动性、注重实物资产状况和偿债能力等,不适合于为风险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融资。也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一般金融主体也不愿意把大量的资金投向高技术产业。虽然企业股票上市和债券发行开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种融资方式,但由于缺乏系统、规范的指导,仍未能有效地解决高新技术创业资本问题。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有待改善。高新技术的转移和扩散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等都需要根据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形势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的技术装备来改造传统产业,使产业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但大量引进外国技术装备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市场资源的流失。加快完善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显得十分急迫:一是政策环境。行政效率不高,政策落实不利,政府干预企业过多。对于民营企业发展仍存在偏见,投资强度小;二是金融环境。风险投资的投入、退出和担保体系不健全;三是人才环境。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环境不健全,人才流失严重;四是发展环境。确保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增长的法律环境跟不上创新的步伐。
  4.缺乏培养、鼓励高新技术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一方面是缺乏高技术产业所需的高新技术人才,特别是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群体;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人才还大量流失。这种状况影响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水平的提高,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5.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制体制落后。一是现有机制不完善,决策体系不完善,不能对市场做出及时反应,也不能及时更新高新技术,很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民营资本加专利技术,是我省高新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占58%),受资金和家族式管理的条件约束,难以做大做强;三是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价值高估和独享专利技术的心理作用,核心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慢,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5%,而美国为65%。
  6.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能力弱。一是在技术创新方面,条块分割,技术资源不能有效集成,科研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在产品创新方面,国有企业受任期、产值、利税管理等硬性指标的约束,压低R&D的投入,忽视创新能力建设;三是在市场创新方面,全国84%的高新技术产品出自外商投资企业,化学药、精细化工产品绝大多数(95%以上)是仿制品;四是在管理创新方面,流程重组、管理再造缺少内在动力;五是高新区产业结构趋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
  三、创新辽宁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
  1.深化改革,逐步完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我省的科研和技术优势,打破条块分割体系,有效整合科技资源,积极鼓励源头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要素跨地区、跨行业流动,探索和发展符合辽宁省实际的“产学研”联合的多种有效形式,重点推进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联合。促进技术按市场经济规律有效集成。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院所、技术服务机构共同推进的技术创新体制及有效运行机制。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启动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机制,实现股权多元化,重点支持具有股份制等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吸引国内外各种经济成份和各种产业类型,创建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综合群体。同时,按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方向,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加大扶持沈阳产权交易市场,使之成为东北地区的交易中心。
  2.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高新技术融资、投资体系的形成。结合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政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资方式、方向和重点,改革投资管理方式,以国家重点项目为龙头,统筹规划、综合运用各种渠道来源的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探索建立高技术创业投资体系,通过规范基金制度、完善管理体制、健全退出机制来促进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有机结合,保证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良性循环。研究如何扩大融资渠道的政策措施,发挥证券市场、银行信贷筹集、分配资金的功能和转变储蓄为投资的功能,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确立向市场要资金的新观念和新机制,通过资本市场化运作,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银行金融信贷为支撑、跨地区、跨国家合作等多元化高技术投入体系。同时扩大风险投资规模,逐步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搞好民间资本与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对接活动。
  3.加速对外开放,努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战略。提高科技开放的层次,拓展科技合作渠道,完善科技开放格局。注重引进国际上实力强、信誉好的大公司、大财团来东北投资办厂,以引进专利技术、软件、必要的关键设备和相关技术为重点,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尽快形成民族产业优势。在引进关键仪器设备的同时,加强对生产配方、工程设计、生产工艺等技术软件的引进,力争做到引进一批設备,掌握一批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开发一批高技术产品。对引进的关键性、基础性技术设备和重点产品,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二次创新,减少和避免重复引进及同水平量的扩张。同时学习国外企业在研究开发、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市场开拓、资本运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的结合。大力实施海外学子创业工程,推进全省海外学子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4.加大鼓励高新技术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力度,逐步完善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吸收机制。人才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谁拥有高新技术人才谁就掌握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要加强对高新技术人才培育的政策引导,大力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特别是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参照国际惯例,结合具体国情,完善高新技术人才的有关管理措施;建立宽松的留人、用人机制,创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和环境;培养和吸引人才,采取持股、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更加灵活的政策吸引国内外专业人才和技术,以人兴企,以人创业。设立海外高新技术人才回归创业基金,为其在国内从事高技术企业的创业提供必要扶持。通过建立规范的担保机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筹措更多的发展资金。注重全程创新体系的培育,注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并重,并探索建立高新技术人才的特殊激励政策,如允许较高收入,并实行个人所得税返还等优惠政策。
  5.建立高效的决策机制和办事效率。面对新世纪,要着眼于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综合环境,建立高效的决策机制和办事效率。辽宁要从根本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壮大的梦想,应该大胆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的企业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以员工持股与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为代表的激励机制,以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人才机制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应建立合情合理合法的分配机制,并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其收入来源的合法性,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动力与活力。作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通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辽宁将为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发挥出应有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及其现状的论述,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提出了几条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 内部控制制度 现状 设计原则 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内部为了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作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
〔摘 要〕[目的/意义]该研究的目的是考察最近十多年以来,图形化摘要在国际学术期刊出版和学术交流领域的使用现状及其作用。[方法/过程]作者通过数据库检索、阅读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识别出该领域的主要概念、关键发现,以及国内外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评析这一事物的现实意义及发展态势。[结果/结论]已有两项研究表明图形化摘要对影响因子没有直接影响。据此结论从4个方面评述图形化摘要对学术交流的影响:①图形化摘
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对整个社会消费群体的道德教育,随着当代大学生消费主体中不理性消费的观念和行为出现并呈日趋严重之势。迫切需要对于大学生消费群体进行科学的消费观的教
王刚1988年在吉林省林业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两江林场苗圃从事技术员工作。辛勤的汗水和刻苦的钻研.使他不但熟悉了长白山区大量的树种.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在现代化技术条件下,大型城市交通管理面前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城市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交通现代化管理的整体优势,为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
意大利耐抽薹生菜;冬丰花菜;泰国黄苗芹;中华巨葱王葱;大叶茼蒿;寒丰大葱;紫盈一号花菜;逢春甘蓝;津皇一号花菜;东农711番茄;长青二号西葫芦;乳椒;海花茄二号;南瓜椒;莎龙黄瓜;寒丽西葫芦;永
[摘 要] 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社会文明和人类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有关体育休闲产业的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领域。本文从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因素几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余暇时间 休闲体育产业 因素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也在不断的延伸和扩大。休闲体育产业作为经济产出的显著变量和文化要素,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质量的好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温州市和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评定办法,并从森林康养基地的含义出发对国内康养基地评定办法进行了评价。
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主要研究网络舆情信息和外部环境对网络舆情主体的作用与反作用,以及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中信息流转与能量交互规律等问题。本文在阐释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
教师培训品牌是教师培训机构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平台,新时期的教师培训机构应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品牌建设,这也是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以常州市“名师大学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