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大数据抓到拉登的公司

来源 :东方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x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一家名叫帕兰提尔(Palantir)的初创公司帮助美军捕杀了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自从这个传闻开始传播以来,阿历克斯·卡普(Alex Karp)就没有了太多独处的时间。
  这位帕兰提尔公司的CEO现年45岁,身材消瘦,乱蓬蓬的卷发给人以头重脚轻之感。卡普现在全天候配有保镖,是为了保护他免受极端分子和阴谋论者的伤害。那些极端分子向他发出了死亡威胁。
  帕兰提尔公司的客户包括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通过其In-Q-Tel风险投资基金成为该公司的早期投资人)和很多其他的美国反恐和军事机构。
  在过去五年里,帕兰提尔公司已经变成了进行大规模数据挖掘以供美国情报及执法部门使用的关键公司,其软件产品有着流畅的界面,旗下程序员甚至会空降到客户的总部进行程序定制。
  帕兰提尔公司把混乱无序的大量信息变成直观的可视化地理分布图、柱状图和关联图。只要给该公司所谓的“前沿部署工程师们”几天时间,让他们分析、标记和整合所有零碎的客户数据,帕兰提尔公司就能弄清楚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恐怖主义、灾难响应和人口贩卖。
  帕兰提尔公司的顾问包括康多莉扎·赖斯(Condoleezza Rice)和CIA前局长乔治·特尼特(George Tenet)。
  特尼特在采访中说:“我真希望在‘9·11’恐怖袭击之前,能拥有像该公司这样强大的工具。”
  在讲述本拉登丧命经过的《终结》(The Finish)一书中,作者马克·鲍登(Mark Bowden)写到,帕兰提尔公司的软件“是名副其实的杀手级应用”。
  如今,帕兰提尔公司正从间谍和特别军事行动的隐秘世界里走出来,向美国企业界大举挺进。那些在伊拉克预测路边埋伏的工具正在帮助制药公司分析药物数据。
  某位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前雇员说,帕兰提尔公司解决了从网络欺诈到困厄抵押贷款的各种问题,为摩根大通挽回了数亿美元。
  帕兰提尔公司的一位银行用户能够在几秒钟内发现尼日利亚某IP地址、美国境内某代理服务器和某个被盗用的房屋净值信用额度所进行的支付之间的关联,就像军方客户把炮弹弹片上留下的指纹、位置数据、匿名举报电话和社交媒体结合起来追踪阿富汗炸弹制造者一样。
  凭借这些工具,帕兰提尔公司里那些身穿T恤的20岁出头小伙子得以从西装革履的IBM、博思艾伦(Booz Allen)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员工手中挖走了客户,因为这些工具部署速度更快,提供了更加清晰的结果,每次安装的费用常常低于100万美元,这仅仅相当于竞争对手所报价格的零头。
  帕兰提尔公司的商业客户(该公司对这些客户身份的保密程度甚至超过了政府客户)包括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和新闻集团(News Corp.)。
  来自私营部门的交易现在占到该公司营收的近六成,估计这块收入将在今年达到4.5亿美元,比去年的不到3亿美元又有大幅增加。卡普预计,帕兰提尔明年能新签下10亿美元的长期合同,有望使该公司首次实现盈利。
  一家得到CIA资助、由一位古怪哲学家管理的公司已经变成了科技界估值最高的私企之一。目前正在进行的这轮融资中,对该公司的估值达到50亿到80亿美元之间。
  卡普拥有大约10%的公司股份,仅次于最大股东彼得·泰尔(Peter Thiel)。这位亿万富豪创办了贝宝(PayPal),并且是Facebook的早期投资人。
其他文献
日前有幸在上海见到了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谢德逊(Edison Tse)先生。谢德逊近年来以“源创新”理论而闻名。我问他:“在透明化、平台化的趋势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生在哪儿最好?”他毫不犹豫地回答:“看不见的地方,比如结构。”  所谓结构,即平台化的组织结构。如今,技术同质化的周期越来越短,商业模式再无秘密可言,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战略是可见的,紧跟战略的结构则可以隐形,由于不易被拷
期刊
浪潮之巅  作 者:吴军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本书记录了硅谷众多知名企业的兴衰沉浮,作者是行业的高手,其中很多是亲身经历,或与当事人当面交流,又颇有文采,就比财经作家,特别是国产财经作家,深刻得多。西方有谚“人应该生活在ta那个时代的罗马。”恺撒名言:“我来我见我征服”,硅谷可以算这个时代的罗马。吴军博士来过见过,参与了Google的征服事业,着实令人羡慕嫉妒恨
期刊
从事资产管理行业的咨询服务多年,我发现全球与中国存在很大的脱钩。原本中国是公认的潜力投资市场,然而一夜之间,中国市场似乎完全开放了,而投资者却不想进来了。  我会问外国客户,你们是不是想在中国长期投资呢?他们回答说,是的,我们想长期投资。但实际上他们的行为与言语不一致。  我认识一个专门“做空”中国的人,过去几年中他的业务做得很不错。为什么要“做空”中国呢?他们的说法是,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泡沫要破裂
期刊
人类进入石油时代的时间并不长。尽管中东人在6000年前已经将石油用于船舶防水,但直至1859年,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开凿出世界第一口油井,人们提取石油的历史才正式开始。第一桶原油的成交价为18美元(相当于现在的450美元左右),被用于制作煤油,是当时人工照明设备的主要原料。在原油提炼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液体,由于会影响灯光的稳定性以及产生烟味,都被燃烧或丢弃了。然而几年后内燃机的发展,使先前被当作废料的
期刊
故事是从非洲的蚂蚁开始的。在很长时间以前,生物学家对非洲蚂蚁的找家行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原因在于以前的研究都认为蚂蚁找家依靠的是沿途留下的气味,但是人们观察发现非洲的蚂蚁找家并不是这样的。  蚂蚁找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方向的识别和距离的计算。蚂蚁是如何识别方向的,一般认为是依靠对星象的感知来获得的。接下来要处理的是蚂蚁是如何知道和精确地计算它所在的位置与自己巢穴的距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人们提出
期刊
为期两天的飞马学堂O2O(线上线下协同运营)加速班系列课程于8月23日在上海开启。本期课程主要围绕着“全网销售策略和跨渠道运营管理”的主题展开,邀请到了飞马学堂执行院长胡语方、也买酒CEO刘军以及中欧校友电商协会秘书长王明潭等老师。他们就如何正确定位B2B网站以及如何建立新渠道来做营销等问题做了讲解。此外,学堂还组织参观了也买酒的仓库,进一步加深了对线上线下联动运营的理解。  作为本次课程的重头戏
期刊
面前的李明伟一袭白衫,彬彬有礼。他的戏份虽不是古装戏里剑眉星目持剑走江湖的男主角,对开襟的上衣还是显得颇有些与众不同。  李明伟的办公室摆放着一套茶具,他娴熟地在几种茶叶罐里拿一包茶,“你爱喝哪种茶,这是我最喜欢的白茶,有一点苦味,不过会越喝越喜欢。”李明伟说,在媒体工作常常加班、不分昼夜,但相比现在的创业,之前的辛苦就算得上轻松了。  “这也许是我一生中最艰苦的岁月,不过我相信这种辛苦,就像泡着
期刊
中国媒体人创业的大军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来自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商业杂志《中国企业家》(1985年创立),“中企系”在最近这批创业潮中表现抢眼。先是2008年,总编辑牛文文出走,创立了《创业家》;其后,2011年底,《中国企业家》社长刘东华创立“正和岛”;直到2012年5月,执行总编李岷离开,创立虎嗅网。  提到《中国企业家》带来的江湖地位,以及离开这本杂志时,是否留念?李岷反问道,“《中国企业家》
期刊
2012年无锡的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19671.97美元),不仅位于全省之首,这个数字更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发展信号。在8月27日上午,由无锡团市委联合融会所·荣舍创投会所、无锡商报和飞马旅创业服务支持机构共同举办的“人才强企 维新中国——飞马连营无锡站暨现代服务业青年创业峰会”上,飞马旅CEO袁岳指出: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意味着这个国家开始进入服务革命的时期。  这是一个规模经济体
期刊
忘了政治家吧,统治世界的是大银行。就在几年前,马特·泰比在《滚石》杂志发表特稿《超级美式泡沫制造机》,对高盛提出了控告:“关于高盛,你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它无处不在。世界最强大的投资银行是一只盘绕在人脸上的巨大吸血乌贼,将它的吸血管无情地塞进任何带着钱味的东西里头。”  高盛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每一场大泡沫背后的主谋。是的,美国那些令人瞠目的历史都可以归咎于这家银行:泡沫之1.大萧条;2.网络股;3.房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