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思短记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88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件小事
  这篇,也借鲁迅先生的旧题一用,以求能够从日常的点滴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
  某日,电话铃响,是长春《作家》杂志的肖大风君打来的。三句寒暄后,他说,人已由山海关外入京,意在获得日下名人文章,为刊物求锦上添花之美。京城深如海,无力遍访,故找我代办。事情不复杂,让我向张中行先生约稿,计两项,一是文章,二是照片。文章不怕多,可以按月连载。照片最好有数张,可以印在封二。若此,捧读《作家》的人,就不只观其文,还能睹其形,对哪一方,都合乎风雅之义。
  说到照片,我记起曾在张先生那里见过的一些。黑白的居多,都有味道。像他倒背手,低头独行的那张,步态悠闲,韵致,又颇近苦吟七步之诗的曹子建;一带砖墙虽然老旧,用来旁衬他,很合适,似可以显出他那一刻的心境。再说张先生倚故宅旧门而照的那一张,像是很随意地坐在漆色已残的木门下的矮槛上,神情仿佛沉于旧梦。这小院曾是他早年住过的,怀往,就容易弹响感情的弦。读他的文章,知道张先生惯住平房,有个小院,植三两棵树,是北方人家的枣树,出墙的乱枝上筑个鸟巢,常有翅影起落,最好。推门开窗,得以晨暮相见。看旧景,忆故人,眼前也就能够浮上真切的实境。他虽结庐城里,却惦着找个能靠近乡野风情的地方,坐享竹篱鸡埘之乐。桑榆之年又足印故居门巷,还要借助照相机的“咔嚓”一声留下永恒之影,寻旧梦,人也就真像是未与天俱老。这样的照片,往杂志上印,遍街花花绿绿的美人玉照是要自郐以下了。
  我代肖君讲过上面的意思,张先生却摇头,他有道理。一是正忙于写《流年碎影》,回想录体,零碎文章就顾不上。二是对登自己的照片,持不赞成态度,从求实的角度着眼,要紧的是把文章写好,光印出不少照片,摆在那里,叫高明人见了,笑话。我取照搬之法,把张先生的原话吹入肖君耳朵。他不罢休,仍托我重来。我呢,不得已,只好一而再。结果是,张先生的主意未变。肖君和我,虽有憾,所得却更大。张先生在文章以外的东西,足可供我们领受。借媒介的力量而扬名,在多数人那里,不只心慕,简直可以不避街谈市语而身趋了。语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张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常讲:名者,实之宾也。其间道理,一想就能明白。可要知行一致,似乎并不容易。
  易 名
  我将载有《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一文的杂志送给张中行先生看,说这个题目是从《论语》上得来的,也不知是否合宜。张先生笑曰“没问题”。
  我请教先生名字的来由。他说,待日后著《流年碎影》一书时,不妨据此写一篇文章。他回忆道,还是在家乡读小学时,老师学问好。我插问,是那位中过秀才的刘老师吗?张先生点头,说自己本无学名,刘老师说你上边有哥哥,行二,按伯仲叔季的老例,便曰“仲”;又从“璇玑玉衡”一词中取过一个“衡”字,就凑成了“仲衡”之名。后来有人认为这两个字不好认,自己便将“仲”字去掉“单立人”,“衡”字抽掉中间的“鱼”,念“中行”,也正合了“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的圣人言,就这么叫下来了。张先生又说,有位朋友特意查了好几种书,最后找到我,说应读“中行”(音形),而非“中行”(音杭)。在张先生已出版的数种著作里,有小传,对自家姓名一律这样说:“上学时期名璇,后以字罕用,改今名。”
  两种说法,一为私下的闲话,一为印在书上的黑字,大同而小异。异,也就是所更换的冷僻字不相一致。改它,并不是在乡下念书那会儿,而是一步迈进了北京大学之时。先生的学问深了,反会先要追求文字的平易,且最先从自己的姓名入手。依有些人的眼光,这大约属涓滴不足以道,但在我看来,却实在为有识的一例。
  (附:文首一句所言那篇文章,是我对张中行先生人品与文格的记叙。)
  空 白
  多年前,贾平凹寄我一册他的诗集《空白》。当时我觉得书之名古怪,扉页只印着两行字:“天是什么?空白。”这是平凹的自题。整页的白纸,其余全部空着。在节俭者看来,不免要心疼的;而在与诗为缘的人那里,则可以纵情地填充想象。
  文章写到一定火候,作家会变得聪明,他知道哪些文字不必写出来,留给读者,这亦算得一种机智的慷慨。近日,我去拜访汪曾祺先生,他递我一本《中国文化》杂志,里面刊载先生的《城南客话》。我读过几行,马上就品味出先生独特的语感,极熟悉。我随口说特别欣赏先生的文章,写得很明白,十分好读,俗雅糅合得极自然,语言后面有文化。我不过是几句即兴的话,在当时无法表达得多么深刻,但大体的意思概括在里面了。汪先生抽着烟,手托下颏静静地听我说。过了一会儿,他讲,文章不必写得太满,这样看似短了,其实反倒是长了。他站起身,从倚墙的小书架上取出一幅《梅花图》,是刚为《中国作家》杂志社的同志画的。汪先生作画,右边多题律绝。这幅题“病梅初解缚”,取意龚定庵《病梅馆记》,乃名篇也。汪先生说下一句应是“盘曲未全伸”,但沒有写出。文人画士心知其意,留给赏画者去想吧。这对古来的题画诗传统,是做了一点更易的。
  我送汪先生一册新年挂历,画面很素气,却无苍白感,设计者一定也尊尚以淡为美的观念。汪先生一张张欣赏,口中轻声说:不俗艳!他的审美趣味是古典的,如秦俑汉雕的朴素。这种浓后之淡的成熟,亦渗透在先生的文字风格里面。
  秦邮董糖
  我从前给陈铎先生写过信,目的很单纯——约稿。他走的地方多,别人难能同这种优势比。没几天,我收到他寄来的一纸短笺。他声明自己太忙,但写稿的事情答应下来。
  第二年夏天,陈铎从外地寄给我一篇散文,记录他在《话说运河》摄制途中的随感。陈铎开头就写道:“每逢生日,若身在外地,我总是特别想念我的双亲、爱妻和子女,因为母亲说过,生我时家境差,落下病痛。近五十年来,每到我生日时,母亲的身体总有反应。呵,我的生,伴着母亲的痛啊!前些天收到爱妻贺我生日的航空信,情深意重,使我马上想到一条谜语:航空信——高邮,因为我正好在高邮拍摄电视连续节目《话说运河》。”
  文章写到他对亲人的怀念,还特别提到当地一种很好吃的糖——秦邮董糖。他们的镜头曾经对准生产此糖的高邮食品厂。陈铎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对母亲、对妻儿,更是对自己的国家。秦邮董糖的历史长达五百五十多年,和这糖同样久长的是一段动人的传说。高邮进士董璘以孝义名重当时,晚年回乡后,奉养寡母张太夫人。母喜甜食,董璘便选用大麦芽、芝麻屑、米粉、精白面粉和白糖,制出一种既不黏牙,又不过分甜腻的糖给母亲吃。高邮旧称秦邮,又取孝子董璘之姓而名之,“秦邮董糖”便响亮了几百年。陈铎是尝到董糖之甜了,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文章结尾的一段相当感人,亦流露出陈铎的真情:“唉,此时此刻,我想起了远居北京卧病于斗室的老母。我不能如董君那样在床前侍奉老母,我也研制不出什么双亲喜爱的食物呈给他们和爱妻子女。略能自慰的是,我能尽力把故乡苏北大地上的变化与见闻,通过电视屏幕呈现给他们和广大电视观众,也奉献给祖国母亲!愿我的双亲健康、平安,多享几年人间福!愿我的爱妻和孩子们安康,理解长年外出的我!”
  发表时,我为这文章起了个标题——《献给母亲的深情》,也不知是否能表达出陈铎拍摄《话说运河》途中的一点随感。他尚拍过长江,拍过蜀道,感想一定还有许多,也不知他又写出过这样的文字没有。
  编 剧
  苏叔阳先生来鲁迅文学院讲电影编剧法。二十几年前,我在兴凯湖打鱼,却迷上了编电影,还写过几个剧本。后来放胆考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落榜退场。对编剧也就疏远了。
  忆往,似可称作一场青春之梦。梦碎,衰老也就附了身。这大概是我这种无志向者的人生态度。苏先生以写话剧《丹心谱》知名,我的印象,其时他年在而立,四十岁便进北京电影制片厂做起编剧。将想象和激情融入蒙太奇,在活动的影像中创造美,在视觉艺术里铸塑灵魂,以看得见的画面表现看不见的哲学,又唤起浪漫的青春感。在他的自我感觉中,心理年龄要比生理年龄小。现今已过花甲之年,虽然鬓发都白,却自认只有三十多。
  电影是年轻人的艺术,正同诗歌仿佛。照此看,我从前虽是一个渔民,竟然对电影着迷,并非莫名其妙。所可惜者,那只是一场空梦。如今,我真的老了,很少想起这一段,却在鲁迅文学院听苏先生的课时,忽然让思想回到过去,隐隐地竟至有情要抒。少时不知愁滋味,都留在此刻体会了。
  记忆的最好形式是把以往的点滴留在纸上。拿笔,似乎是在编写生命长剧中的一章,而细节却是真实的。
其他文献
于爱成,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暨深圳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博士,研究员,文学创作一级。  黄惠波的诗歌创作,目前发表出来的最早的作品是大学毕业前夕19岁时候的诗歌,从发出来的第一首诗到收入《禾火集》《知秋集》的作品,可以见出他的诗歌创作第一个时期的抒情基调,专注自然和日常生活,情感热烈而感伤,向内心的回归以及远大的抱负。  置身20世纪80年
期刊
徐霞客是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地质科考家、探险家、旅行家、文学家和自然资源考察的先导者、奠基人,被誉为“游圣”。  徐霞客毕生献身于地理考察和旅游探险事业,留下60余万字的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描绘了中华大地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游记文学巨篇,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201
期刊
荒山的茅草  荒山的茅草,在秋风中昂首挺立  像我的父亲从不低头哈腰  在陡峭的山路上,目送孩儿去远方  荒山的茅草,冰雪覆盖大山  多像白发苍苍的母亲  荒山的茅草,母亲一刀刀砍下  父亲一捆捆背回家,堆放屋檐下  母亲一把把塞进灶里,烧水煮饭  保证全家温饱  在岁月寒风凛冽中哆嗦  多像一个流浪汉  风吹雨打之后  骨瘦如柴,弯腰驼背岁岁年年  冬日孤独的黄昏  宽广的河面结下薄薄一层冰  
期刊
3月28日,由中国绿色农业联盟、中国诗歌学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紫砂艺术研究院、《鴨绿江·华夏诗歌》、全国香榧产业协会联合主办,北京中用华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玉清茨”中国传统文化品牌成立暨诗词紫砂艺术名品品鉴会在北京举行。北京青年诗人杨清茨被聘为“玉清茨”文化品牌形象大使。  玄一精舍原是明代的妙音寺,又称卧佛寺,是当时的皇家寺院,后卧佛迁移至法源寺,遗址便被保留了下来。红学家甚至还考证出
期刊
在汩罗江,我愿做一尾鱼  从远远的湘江,游进你的波心  感触你一丝丝温情  一波接着一波的船,从久远的楚国  打捞到现在,仍没有打捞到他  那块紧抱的石头,落在江底  最真切的位置  从石头旁游过的鱼,或许看到也没记在心上  流动的泥沙,或许早已把那石头掩埋  可许许多多人仍在寻找,都深信  他和那石头,依然在江里  只要坚持,就可以找到  沿着那石头,找到他  一路留下的踪迹  唐军林,湖南省作
期刊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激励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全力打造深圳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典范,建设“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以及“古镇新韵、智造新城、绿美新桥”,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举办“迎百年华诞 谱时代新篇”第二届全国诗歌大奖赛活动,现面向海内外华语诗人、文学爱好者征集作品。  一、主办单位  《鸭绿江》杂志  广东省作家协会诗
期刊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中国革命从延安走向全国,夺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身生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贺敬之先生的诗歌《回延安》表达了无数人的心声!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延安市文化旅游局、延安市作家协会、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作家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国际诗歌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发起举办金延安杯“百年辉煌·
期刊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依托区域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素有“天然氧吧”之称。2017年被国家住建部评为“全国特色小镇”,2020年入选“全国特色小镇百强传播榜”。  信義镇境内“山地环绕、一河贯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处于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的“三晋第一名山”关帝山林场腹地,拥有隆居五岳之中、高插云霄的骨脊山,华北第二大亚高山草甸西华大草原和群山环抱的宝峰山等,如此的山水信义
期刊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记者从2021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暨“莞香杯”第四届东莞市诗歌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了解到,该大型城市诗歌活动于4月30日在东莞市寮步镇佛灵湖森林公园隆重启幕。这是继2019年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在东莞寮步镇成功举行之后,又一次全国性的诗歌盛会。  据介绍,诗歌节共设有主会场诗歌主题版块、旅游版块和林业、生态环境系统主题版块和各镇街分会场主题版块四大版块的内容,其中主会场诗
期刊
深夜的街道,掉在地上的落叶,没有人的公文包,蜷縮在疫情检测点的大黄狗……这些人们熟视无睹的日常事物,经由诗人的手机拍摄和诠释,这种比文字的象征、隐喻、夸张更加具有穿透力、震撼力的手机摄影,直抵心灵。  4月15日,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蒋雪峰名字命名的《“峰”眼》手机摄影作品展,在四川江油大剧院举行。这是江油市举行的首个手机摄影展。  蒋雪峰曾获四川文学奖、磨铁中国十佳诗人奖等诗歌奖项,先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