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熏蒸——环境友好型土壤熏蒸技术

来源 :农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m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防治土传病害效果优异的溴甲烷已于2015年全面退出农业领域(除必要用途豁免外),环境友好型的生物熏蒸技术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溴甲烷非化学替代措施而受到普遍关注。文章主要综述了生物熏蒸的作用机理:产生挥发性活性物质及提高土壤温度;并介绍了生物熏蒸对土传病虫害如腐霉菌、疫霉菌、尖孢镰刀菌等以及线虫的防治作用;同时阐述了生物熏蒸对土壤中氮(N)、磷(P)、钾(K)、pH值等土壤理化性质以及作物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阐明了生物熏蒸材料的选择以及施用熏蒸材料时的环境条件是影响生物熏蒸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指出,由于受生物熏蒸材料自身的限制,目前将生物熏蒸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生物熏蒸与化学熏蒸轮用等,依然具有广阔的研究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以 1年生南酸枣和湿地松为试验材料 ,于沿海岩质典型岸段分别就种植穴大小和磷肥蘸根、ABT生根粉沾根、选用容器苗、覆草、集团造林等共 12个技术组合进行了选择试验。结果表
利用文献计量法和信息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对Web of Science文献检索中的SCI-EXPANDED数据库获得的检索结果分析当前堆肥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美国、中国和西班牙三个国家
由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出现和知识所具有的"公有特性",有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已经是"没有资本的资本主义"了.但在事实上,当代资本主义依然是"有资本的"资本主义,只不过是
背景: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又称原位鳞状细胞癌,是发生于皮肤的一种癌前病变,具有进展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潜能,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皮肤的暴露部位,表现为界限清楚的红
会议
该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针对中国黄土高原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干旱风沙区、西南岩溶区和三江源区等生态脆弱区域,从环境支持性、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四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治疗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重症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应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45例
介绍了螺栓的形位公差与延迟断裂的关系,九江长江大桥试制螺栓的综合机械性能测试结果,Kwscc值的高低对螺栓延迟断裂的影响;提出了防止九江长江大桥高强度螺栓发生延迟断裂的建议。
本文对油罐火灾及其灭火设备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灭火设备。
<正>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PPP是新常态下稳投资的关键,融资则是PPP项目运行的关键。针对当前PPP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应积极探索PPP与债券市场的融资路径,促进PPP高效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