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性与历史学的焦虑论述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各有不一,但从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间的关系着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个主义所表达的定义表面不同,实则却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与历史挂钩。且其中后现代主义虽然主张改变现代主义,然而从其根本来讲还是现代主义,只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那么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影响又有哪些?是以,本文则主要分析的便是后现代主义的定义,以及其对历史学的相关影响,如下文所示。
  关键词: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历史学;焦虑
  现代主义并非是现今社会发展的产品,而是早在上上世纪后期的马克思著作中有所表现,早在那时起便有了现代主义这样的初步定义,只不过到现在这一理论才得以大面积发展,才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但从当下广大学者对现代主义的分析情况而言,各个学者对这一主义的理解又各有不同,所以才产生了现今各学者对后现代主义理解不一的情况出现。而对于后现代主义定义具体是哪些?该定义对历史学的影响又有哪些?便是下文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
  一、后现代主义分析
  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分析而言,其定义最直观的地方就是原本一切以固定形式存在的东西,都消散不见了,均逐渐以无形的形式存在着。后现代主义本身作为社会发展而凝聚成的产物,其代表着各项新潮事物,因此当下各学者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也是各有不一,直至现在依旧是争论不断的一个话题。初步分析后现代主义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理论主张的是接收新事物,其过多的否定了现代主义的相关理念。那么针对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而言,如何理智对待后现代主义成为了当下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的是认清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所涵盖的理论,可以从时间上进行分析,如此一来我们不难发现后现代主义虽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但同时该主义也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延续,其发展的根本还是现代主义。只不过是两者所处的时间段不一样,才造成了现今争议不断的现状[1]。其次,则要求各学者理论分析中西方對后现代主义的理解,正确对待后现代主义,不要过多掺杂自己的主观想法在理论分析上。如此一来则可以很好的完成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一个转变。用后现代主义理论对现今西方国家的发展现状来分析,其能够直观的表现出西方国家的发展现状。
  就当下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人们对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定义普遍较为模糊,在概念不清楚的情况下人们通常分不清“后现代主义到底是现代性,还是它特有的一个后现代性”。然而根据本文的初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关系,即后现代主义不仅是现今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延续性理论[2]。
  二、历史学的焦虑分析
  20世纪60年代之间,特别是80年代后,史学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观点是那种静止的,结构式的,有规律可循的,而现在的社会开始强调随机的,特别的,个体性的历史观念。在许多发达国家如法国和美国,一大批研究的学者不满足于当代的结构主义的历史研究模式,他们在结构主义,特别是后结构主义理论的指示下,吸收了各种学科不同的研究方法,着重研究象征和语言,研究人们所塑造出来的“形象”。以及这些形象所赋予的实践的历史意义,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的研究方法,并且命名为历史研究的“文化转向”或者“语言转向”。
  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有自己的一套理念,第一,对概念上的历史现实提出了怀疑,认为历史认识的客体不能独立在认识者之外,而应该有一定的联系,并且构建的基础应该是语言和推论的实践,而历史只是历史学家的一种创造而已。第二,说明了语言不只是表达和沟通的桥梁,而是形成意义,决定思维和行动的主要内容。这就对过去的历史文本和当代的叙述提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质疑,也对历史是否客观提出了怀疑,并且衍生到历史学的研究领域和历史的事实问题,历史学家能否揭露真正的历史和找到真理?第三,由于虚化了事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就对史料是否可靠的问题提出了怀疑。第四,对历史上的信仰和客观真理的追寻打了问好,最后最后重要的是对历史学家的使命和职业意识和主权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怀疑。而导致丧失了历史学的合法性,动摇历史学家的职业基础[3]。
  后现代主义历史学不赞同所有形式的决定论,更加地强调了文化的独立,而对着过去的文化属于社会和经济的理解提出了改变。而且,有些科学家从事后现代主义史学实践,认为文化应该更具有能动性,用于生产社会和经济,实体是被文化所创造的,并且由文化进行再生产。社会的意义主要表达和构建在文化和语言的方面,与传统的历史学做对比这真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转变,与过去的那种文化结构排列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排列降低了社会和经济的地位,更加突显了文化的能力和作用。
  在这样的历史理论的指导下,有一批历史学家开始研究新的历史学。20世纪80年代历史学家普遍人文80年代以前所研究的社会是和现代相关的概念,而先带她的作用是和后现代性相结合,这些关注的点主要在于一些特别的历史内容,如儿童,沙龙等,这也需要历史学家不断探寻新的研究领域像注重文化和身体史等。后现代主义来势汹汹,对现代社会造成的冲击力极强,如果不能好好利用他的双面性,这将对于他以后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后现代主义对于历史学的影响,并非是从根本上单方否定,而是从更深层次上完善历史结构。因此,在现今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排斥与争论这一定义,而是要打破传统的观念,发现后现代主义的优势,并正确发展这一理念。
  参考文献
  [1] 佟立.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 (美)马歇尔·伯曼.坚固的末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
其他文献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广泛分布,富含油气资源。长期以来,各组时代归属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介形类、孢粉和轮藻微体化石为基础,重新探讨了柴达木盆地新生界各组的地质年代归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俄罗斯男排教练普拉托诺夫杨玛琍P“俄罗斯男排教练普拉托诺夫仿佛是该队成功的保证。”这是1996年世界男排联赛秩序册介绍俄罗斯男排的第一句话。这引起了
高效的英语学习,立足点在于你读完一篇文章后,对知识储备以及考试有多少帮助。带着目的去读文章,既可在放松之余感受异域文化,又可以在“悦读”中积累知识点。阅读应用文,信
语言和思维模式密切相关,思维模式的不同是造成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比中西不同的思维差异,从其差异的角度发分析其对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各个层面的的影响,帮助学生减少思维上的差异,写出地地道道的英语作文。  【关键词】中西思维差异;思维模式;语篇结构;地道英语  1 引言  由于中西方文化、历史、地理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的差异,我们的思维模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汉语思维模式以直觉、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