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后,我们才能发现世界”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L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有热爱读书的传统,孔子韦编三绝,匡衡凿壁偷光,李密挂书牛角,丘濬百里借书……这些耳熟能详的典故激励着人们遨游知识海洋,汲取智慧雨露。
  著名作家王蒙在7岁半的时候,拿到人生第一本书。尽管只是一本《小学生模范作文选》,但王蒙发现,世界不一样了,“头一次知道,月亮可以用皎洁形容,这可是大发现”。此后每天晚上,只要抬头看到月亮,王蒙都会想起这个从阅读中发现的对世界的新知。
  因为阅读改变人生,改变命运的人,不只王蒙自己,我们特邀两位大学教授,通过他们个人富有代表性的阅读故事和成功经历,让广大读者感受阅读这看似不动声色的举动中所隐藏的坚韧和巨大的力量——
  1968年4月我上初中,1969年6月毕业,上学期间并没有学多少文化课,语文课以《毛主席诗词》为教材,数学学了正负数加减法,英语学了26个字母和一句“Long live chairman mao”。当时图书馆的书都被封存,可读的书非常少。曾借到一本《唐诗三百首》,如获至宝,特别喜欢李白的豪放诗作。那时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也在同学中间传阅,喜欢读《西游记》和《水浒传》,而《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则读不下去。还读过《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苦菜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当时尤其喜欢读《说唐》、《说岳全传》和王少堂的评话《武松》,可谓如醉如痴,这是少年心性和英雄情结使然。据说这些书是同学从校图书馆偷来的,当时读书不问出处,有书读就行。
  1970年我开始在一家工厂当工人,可读的书很少,找到什么就读什么。大约在1974年前后,图书馆开放,但文学书大都被当作封资修的东西禁止借阅,能够借阅的外国文学作品中也只有高尔基的书,国内的仅有鲁迅的和浩然的作品,所以后来有“鲁迅走在金光大道上”之说。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自然读过。我在文革初期曾见过一本红卫兵编写的《鲁迅语录》,大都是一些格言警句,非常喜欢。当有机会接触鲁迅的书时,毫不犹豫地把《鲁迅全集》(1958年出版的包括译文在内的20卷本)分批地借了出来。当时懵懵懂懂,根本读不懂鲁迅的书,只是硬着头皮读。读《药》有阴森森的感觉,《阿Q正传》感到很可笑,对《狂人日记》的文笔很是佩服。倒是喜欢《故事新编》、《朝花夕拾》,杂文和《野草》却莫名奇妙,但也摘录了一些警句。当时新出的小说如《虹南作战史》、《牛田洋》等也读过。文革后期还读过伊巴涅斯的《血与沙》、泰戈尔的《沉船》等,苏联的《州委书记》和一些反间谍小说《红色保险箱》之类。尤其是一部缺少封面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主人公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心路历程给予我深深的感动,傅雷那犹如抒情诗般优美的译文更是令人陶醉。当时读的书非常杂,还读过《第三帝国的兴亡》《拿破仑传》等。很难说得清这一读书经历对我有什么具体影响,但培养了我对文学的热爱。考大学时选择中文系就与这种经历有关。
  说起我与新华书店的交往,读小学时买书并不多,有印象的是买过一本《宝葫芦的秘密》。“文革”中基本没买过书,也没有可买的书。新时期到来后,读了大学中文系,在新华书店买的书就多了起来,当时买的有《约翰·克里斯多夫》《红与黑》《战争与和平》《复活》《牛虻》等。1983年,我在山东大学师从孙昌熙先生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鲁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时,到泉城路书店购买了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的《鲁迅全集》。全集16卷,定价50元。现在看来价钱不贵,但当时几乎是我一个月的工资。这也是我第一次花这么多钱买书。后来,我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自然买书也就多了起来,但文学作品就很少买了。
其他文献
由山东省书协、山东省美协、山东省文交所、莱西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渊缘流长——高岱 高玉琦书画作品展”,于2015年9月24日在莱西崔子范美术馆开展,共展出高岱、高玉琦书画作品一百余幅。  高岱,莱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曾十六次入选(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重大展事。  高玉琦,大写意花鸟画家,受教于单应桂、吕品、朱铭、李百钧、曹昌武诸先生。大写意
期刊
9月25日,刘公岛客运中心正式启用,这也预示着运营了22年的威海旅游码头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据威海市旅游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于龙飞介绍,刘公岛客运中心位于威海市海滨北路101—2号,距离老刘公岛旅游码头2公里左右。新的客运中心在外观上是一座流线型建筑,共有三层,二楼特别设置了延伸平台,并设有自动扶梯,将出岛游客引流。一楼则是售票大厅和侯船厅,售票大厅设有15个售票窗口,10个检票闸机,新的
期刊
9月26日上午,济南东方玉器博物馆在济南泉城公园正式开馆迎客,近200多名玉器专家和爱好者参加了开馆仪式。  济南东方玉器博物馆位于泉城公园东门内,建筑面积800多平米,收藏了近年来从山东、江苏、浙江、黑龙江等地区征集起来的玉器珍品300余件,时间跨度从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是济南迄今为止首家以展示古代精美玉器,弘扬传统玉文化为主旨的民间公益性博物馆,游客可凭身份证件免费参观。  
期刊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写着一行字:“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值得人们深深的反思——那么,人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思想才能筑起和平的屏障呢?儒学创造性地解答了这一问题,这也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在山东举办的世界儒学大会将中国的传统儒学推向了全世界,在当今世界格局下,也有着别样的、特殊的意义。  推进儒学精神的山东力量
期刊
山东书城作为山东省最大的好书集结地,提供的不仅仅是书籍,还有以好书为支点构建起的多种文化活动,营造的是综合文化体验空间,打造的是城市文化地标,奉献的是文化服务的盛宴。山东书城的盛大启幕,为省内外的广大读者阅读“好书”、咀嚼“经典”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阅读不死  关于全民阅读,有诸多调查,还有诸般“走低”“偏低”的数据,仿佛令人怀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阅读将死”。但我认为,阅读对于人类的意义
期刊
9月26日,“正道沧桑——刘宝纯诗书画全国巡展”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展出了刘宝纯先生半个多世纪以来创作的诗书画作品百余幅,一丈八尺的巨幅国画达8幅之多。其中,有60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品,如1964年的《红透山谷》,1971年的《黄河写生》,1972年的《海河四女寺工地》,1976年的《长江写生》等。作品以昂扬的精神描绘山河巨变,塑造时代风貌,曾在全国画坛产生过很大影响。刘宝
期刊
近日,为响应临沂市兰陵县金岭镇第一书记山东出版集团工作组的号召,可恩口腔医院联合四川大学济南校友会发起了“爱心接力,帮助贫困老人过中秋”的倡议,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给当地贫困老人送去温暖,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捐款捐物,献出爱心。  9月24日,可恩口腔医院及四川大学济南校友会一行11人,在当地村干部的陪同下探望村里的孤寡老人,并将募集到的资金及生活物品送到老人们的手里。可恩
期刊
二○一五年九月十六日,山东书城盛大启幕的同时,山东出版美术馆正式开馆,『战争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在山东书城拉开帷幕。  七十年前,中国这个历经百年屈辱沉浮、付出无数惨痛代价的古老国家,迎来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完胜,成为由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何审视历史、共建和平,社会各界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纪念的心声。画家,一个独特
期刊
山东书城,作为山东出版集团着力打造的重点项目,是省、市两级的重点文化建设工程,在省委省政府、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经过建设者三年多的昼夜奋战,即将开业,齐鲁文化新地标应时而生,泉城济南又多了一个典雅的文化大客厅。在中国图书出版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的今天,当互联网对传统出版已经形成巨大冲击,传播媒介日趋多元,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消费习惯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之际,我们只有从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期刊
人生有悲剧和喜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也有悲剧和喜剧。无论是繁重的体力操作之后,还是搅尽脑汁的文字之余,人们通常喜欢看些喜剧、小品,类如电视剧《戏说乾隆》、《我爱我家》,在戏谑中让我们的神经放松开来,笑闹之余给人些回味和启示。但喜剧、闹剧弄不好就会流于浅薄,它也永远代替不了《哈姆雷特》、《雷雨》,代替不了《甲午风云》和《南京大屠杀》,喜剧的笑声和大团圆的结局永远代替不了悲剧的深沉和心灵的震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