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颅脑肿瘤开颅术中硬脑膜重建的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bert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硬脑膜重建在后颅脑肿瘤开颅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后颅脑肿瘤的患者共48名,分为硬脑膜重建组和对照组,硬脑膜重建组31人,对照组17人,采用枕下正中切口、钩形或倒钩型切口进行开颅术。结果:硬脑膜重建组患者恢复良好率达到96.8%,高于对照组的58.8%,无菌性脑膜炎和脑脊液漏的发生情况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后颅脑肿瘤开颅术后进行硬脑膜重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并缩短了术后恢复期。
  关键词:后颅脑;硬脑膜重建;脑脊液漏;研究
  硬脑膜重建是后颅脑开颅手术中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一般颅内手术结束后,除了颅内压力过高,为减压目的而不对硬脑膜进行缝合外,都应尽量争取缝合硬脑膜[1]。硬脑膜缝合应尽量紧密,以免形成脑脊液漏或假性囊肿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31例硬脑膜重建的患者和17例不进行硬脑膜重建的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患有后颅脑肿瘤的患者共48名,分为硬脑膜重建组和对照组,其中硬脑膜重建组31人,男性19人,女性12人,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在44.6岁,其中小脑半球星形细胞瘤5例,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6例,听神经瘤4例,第四脑室室管膜瘤2例,血管网状细胞瘤5例,蛛网膜囊肿6例,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3例;对照组17人,男性10人,女性7人,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在47.8岁,其中后颅窝肿瘤11例,蛛网膜囊肿5例,ChiariⅠ型畸形1例。
  1.2 手术方法
  1.2.1 手术采用两种切口开颅 患者选好体位,使用龙胆紫划出切口线,开始常规消毒,消毒范围应适当扩大,上至额顶,下到双肩,两侧应到达耳前及颈侧部。铺盖消毒单巾。①枕下正中切口应用最为广泛,自枕外粗隆以上2cm至第3颈椎棘突,此切口适用于颅后窝中线部位和小脑半球肿瘤的切除;②构形或倒钩形切口,自第3颈椎棘突向上至枕外粗隆,平行于横窦外转至乳突根部,此切口适用于一侧颅后窝肿瘤的切除。
  
  
  
  
  
  
  1.2.2 硬脑膜重建 肿瘤切除后缝合硬脑膜重建组患者的硬脑膜,由于硬脑膜张力过大,缝合困难或缝合不紧密有缺损时,可以采用肌筋膜或人工硬脑膜进行修补。硬脑膜修补完成后逐层缝合肌肉层、项筋膜及皮下组织。对照组硬脑膜切开切除肿瘤后部队硬脑膜进行重建,直接缝合肌肉层及皮下组织。所有手术操作均在显微镜下完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对两组患者术后转归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卡方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转归情况如表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表二。
   表一:硬脑膜重建组与对照组转归情况比较
  
  
  
  
  表二:硬脑膜重建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对上述两表中的数据做统计学检验,比较硬脑膜重建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与对照组患者恢复良好率,通过卡方检验P=0.011<0.05,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比较硬脑膜重建组与对照组患者无菌性脑膜炎和脑脊液发生率,通过卡方检验P分别为0.023和0.031,均小于0.05,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后颅脑肿瘤开颅术后进行硬脑膜重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并缩短了术后恢复期。
  3.讨论
  硬脑膜是双层结构,厚而坚韧。外层是一层骨膜,位于颅骨的内面,仅仅是疏松地附着在颅盖上,尤其是在枕部和颞部附着更加疏松,因此又称为骨膜层。但是在颅骨的缝隙和颅底则附着得十分牢固,很难将其分离。颅内没有硬膜内腔,硬脑膜内层比外层厚而且更加坚韧,在枕骨大孔处与硬脊膜续连,称为脑膜层。硬脑膜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大脑[2-4]。
  传统的后颅脑开颅术中切开硬脑膜完成颅内操作后为了达到减低颅内压力的目的而不对切开的硬脑膜进行缝合,因此手术后脑组织直接与肌组织接触,紊乱了正常的生理结构,从而造成了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漏、局部积液、感染发热等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后患者恢复缓慢,恢复效果不好,住院时间大量延长[5-7]。因此在处理复杂的颅底病变行开颅手术时不仅要切除病变的组织,还要对切开的硬脑膜进行缝合。硬脑膜重建的原则就是在颅内外结构之间建立可靠的屏障,以避免脑脊液漏出及引发颅内感染。其关键是硬脑膜的修补,要尽量做到密不透水[8-10]。本研究中硬脑膜重建组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和脑脊液漏各1例,其可能原因就是硬脑膜重建时修补不完整。
  目前采用的硬脑膜重建的材料非常多:①自体筋膜材料,以颞筋膜、阔筋膜和骨膜最为常用,自体筋膜使用安全,没有传播疾病的危险。②异体生物膜,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来源尸体的冻干人体硬脑膜,其柔韧性良好,比较易于严密缝合。③异种生物膜,天然的生物膜材料如猪羊腹膜、牛羊心包膜和猪小肠粘膜下层等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和低浓度戊二醛处理而成。④人工有机合成材料,膨胀聚四氟乙烯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与组织无粘连、无排斥反应,安全可靠。⑤半合成材料,利用天然材料进行特殊加工制成,克服了天然材料的不足并保留了天然材料的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如双层人胶原纤维膜、胶原海绵硬膜修补材料、可吸收性材料等。
  本研究充分阐释了硬脑膜重建相比传统后颅窝开颅术的优越性,明显减少了传统后颅窝开颅术后会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将为提高临床开颅手术治愈率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键, 王嵘, 刘志坚, 等. 后颅窝手术硬脑膜重建研究[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 23 (4): 158-159.
  [2] 周玉峰, 黄梅, 邓聪颖, 等. 人工硬脑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6(15): 119-120.
  [3] 伊志强, 莫大鹏, 孔鲁, 等. 颅底重建方法及材料的选择[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9, 24(12): 890-892.
  [4] 田道锋, 陈谦学, 吴立权, 等. 幕上肿瘤开颅术中硬膜下压力的测定及其意义[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 16(02): 109-110.
  [5] 王莹, 雷霆. 人工硬脑膜与自体筋膜用于后颅窝重建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 2013, 34(01): 109-110.
  [6] 王林甫, 李良芳, 金彩辉, 等. 后颅窝肿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治疗[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 16(06): 366-367.
  [7] 蔡学坚, 王东军.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的临床应用现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17): 190-191.
  [8] 叶宏权, 朱永正, 谢峥, 等.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78例[J]. 安徽医学, 2009, 30(9): 1072-1073.
  [9] 刘万荣, 魏忠, 方有利, 等. 标准化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临床体会[J]. 安徽医学, 2010, 31(12): 1479-1480.
  [10] 贺伟旗, 屈廷, 匡永勤, 等. 儿童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颅骨处理的经验[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 6(02): 60-6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小儿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病症进行诊断、分析,为临床救治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我院2010年4月-2013年5月收治54例小儿特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45例,死亡1例,完全康复42例。结论:小儿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要快速、准确进行病症诊断和急诊处理,术后合理护理和检查,是提高存活率和完全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特重;颅脑损伤;临床救治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伴咳血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4例肺结核伴咳血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按患者入院编号将其分为对照组(n=57)及实验组(n=57)。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AS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1或P0.05,具备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含量。测定条件: Hypersil ODS2-C18柱(4.6×250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 40:60) ,检测波长: 303 nm,流速:1.0ml/min。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在0. 4~2. 0μg 范围内具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 0. 9998,平均回收率为 98. 19%(n=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体检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体检者采用常规体检方法进行体检,观察组体检者采用健康体检路径进行体检,比较两组体检者的体检效率、体检可信度、受检时间和护理态度礼仪度及护理满意度,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体检者的各项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腹部手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术后给予2μg/ml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和观察组(术后给予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镇静、镇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镇静、镇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手术中严重医源性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从2008年2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妇科采用腹腔手术治疗的患者3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所出现的严重医源性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患者在术中、术后出现了较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发生率约8.8%,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情况均有所改善。结论:在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必须要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症,努力提高手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甲亢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口服小剂量的他巴唑治疗,对照组56例,口服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07%,高于对照组的7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T3、FT4水平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SH水平明显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门诊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诊断中实施B超检查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62例输尿管结石病例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有病例31例,将实施B超诊断者设为A组,将实施16层螺旋CT检查者设为B组,评估两组病例的诊断结局。结果:A组经诊断并确诊者28例,漏诊、误诊3例,检出率是90.3%,与B组的100%较为接近,且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为输尿管结石实
期刊
摘要:目的:在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实施救治的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以此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7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患者入院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各项基本检查、观察其生命体征、纠正休克症状,在实施骨盆固定手术前后进行各项护理,观察有无其它合并症,加强各项基础护理措施。结果:本文所选的7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中,有66例存在休克现象,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