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以严格的监管保证“公交优先”

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人口696万,面积110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达6287人/平方公里,截止2007年年底,全港行车道路总长1994公里、汽车56.5万辆。
  香港的城市道路非常狭窄,市民利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非常高,因此大范围堵车现象并不多见。香港公共交通系统不仅为市民提供了畅通、便捷的服务,而且能够实现一定的盈利,这得益于香港对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公共交通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
  
  利用专营权监管巴士
  
  政府授予运营企业专营权。
  香港的专营巴士以商业模式运作,接受政府监管,但是政府不提供直接的财政资助,政府通过专营权对巴士企业进行管理。根据《公共巴士服务条例》,政府授予企业在确定路线上经营公共巴士服务的权利,获得巴士线路专营权既可通过公开投标的方式,也可通过其他公平适合的方式,即由特区行政长官根据公共巴士服务条例批准。专营权为期不超过10年,巴士公司可要求延长期限,但不可转让专营权。在经营期限内,巴士公司必须按照政府的要求提供高效的服务。另外,根据有关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运输署署长有权更改线路或授权公司经营临时线路、更改班次或营运时间、更改巴士类型、决定个别线路票价,以及检查记录、账目、厂房及车辆等。
  此外,香港还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对专营权线路的服务监管,主要方式有:政府派代表出席企业董事会;运输署署长与相关公司定期召开例会;组织服务调查;组织乘客满意度调查;要求公司呈报营运资料;处理区议会、传媒以及市民等对巴士的意见和投诉等。并主要通过出车率、落实各服务项目进度、乘客投诉及乘客满意度调查等指标,对专营巴士服务水平进行评估。通过监管如发现相关线路或公司存在服务水平低下问题,政府将视情节采取罚款、取消个别线路专营权、不延续专营权,直至取消整个企业专营权等措施。
  
  利用制度监管地铁服务和安全
  
  目前,香港地铁安全和服务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轨道交通的规范和管理,主要依据《地下铁路条例》、《九广铁路公司条例》。根据这两个条例的规定,对铁路实施监管的部门为运输及房屋局下属的运输署和铁路视察组。铁路视察组监察铁路系统的安全,确保铁路公司在系统的设计、建造、营运及维修等方面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在新建铁路过程中,铁路视察组和运输署会进行检查和监察,确保铁路安全稳妥后方可启用。为确保铁路系统能时刻保持极高的安全水平,政府对铁路公司明确规定:必须时刻以铁路系统安全为前提,并确保系统达到铁路视察组满意水平;须确立一套服务安全管理系统,以检查、控制并尽量减低安全风险;发生任何涉及安全的事故,铁路公司都必须报告政府,并有义务接受铁路视察组对事故的调查;如发生铁路安全事故而铁路公司没有依法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政府可责令铁路公司采取纠正措施,如不按政府要求采取措施,政府可予以罚款。铁路公司还必须聘请独立专家,最少每三年检查一次铁路安全管理系统。
  
  政府扶持公交限制私车
  
  香港公共交通市场化程度较高,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政府不实施直接补贴,但实施政策扶持:一是巴士公司在获得专营权后,相关线路可免费使用道路和巴士车站,并可获得政府豁免车辆首次登记税、牌照费用及燃油税的优惠政策(车辆首次登记税按车辆售价分段收取,如一辆售价50万港元的轿车,最初的15万缴税35%,其次的15万缴税65%,再次的20万要缴税85%;车辆牌照费按车辆的排量收取,排量在1.5升以下的征收3929港元/年,超过1.5升不超过2.5升的征收5794港元/年,排量超过4.5升的要缴纳11329港元/年;燃油税为油价的100%左右)。二是实行随通货膨胀率提价的票价联动机制。
  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和限制私家车是推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两个途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从控制拥有量和使用量两方面限制私家车的发展,具体可分为:实施税务调控措施和限制停车位供应政策。一方面,收取首次登记税及车辆每年牌照费,调节私家车的数量;同时收取较高的汽油税、道路通行费,调节其使用量。另一方面,实行停车位从紧供应政策,调节私家车使用量,即通过限制住所停车位供应、调节自用车的拥有率,以及对非住所停车位实施高价收费等政策,调节车辆及道路使用率。
其他文献
城市道路拥堵是一个让人心烦的事情,治理拥堵更是一件麻烦事。近日,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史其信教授,听他诉说了一段我国“拥堵”的历史和“治堵”的故事。道路拥堵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2005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共同制定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国办发[2005]46号),我国城市交通由此确立“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五年
“我觉得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要有四个理念,即人本交通,生态交通,均衡交通和综合交通。”谈到拥堵问题,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公交集团”)副总工程师林正很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603万人,市区人口350万人。  济南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确立了“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最终确定了“近期实施BRT系统,远期采用BRT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
“中国在过去十五年里进入了快速城镇化阶段,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这相当于每年增长一个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届时将达到现阶
近日,由北京交通大学负责承担的交通拥堵调研与缓堵措施研究之一——北京南站地区交通标志标线改造研究浮出水面,记者采访了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综合交
2004年7月8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在国内率先下发了34号文件,即《关于构建城市公交体系解决城市居民出行难问题》的文件,这个文件确定了“一个购买两个联动、土地出让金的2.5%用于公交场站建设”这样一个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优惠政策。  “一个购买”就是政府购买城市公交服务,主要内容包括:70周岁以上老年人,盲人,离休老干部,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因公致残人民警察等优抚对象,其享受政府福利性免费乘车服
在6月底召开的“交通7+1论坛”上,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李建国呼吁推进北京“公交城市”建设。  所谓“公交城市”,是指具有以集约化社会化公共运输方式为主导、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交通系统,并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其实质是:公共交通与城市形态相匹配;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公共交通与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公共交通与城市和谐共存,支持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公交城市”的内涵包括:完善的网络
“中心城区4%的面积承担着45%的人口,人口密度9300人/平方公里”这是2010年美国诚公司提交的关于成都交通状况的中期报告数据。  而更可怕的是,专家调查提出,如果按照目前的交通发展趋势预测,2015年,成都二环内高峰路网将接近饱和,中心城高峰路网全日严重拥堵里程30%以上,主要干道将成为一个个停车场,而每年由于交通拥堵造成的直接损失将达46亿元。  基于此,2010年4月28日,“成都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