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后性教育对负性情绪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188667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女性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后性教育对负性情绪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北京市隆福医院124例接受乳房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采取简单随机分组,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术后实施乳腺科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性教育,教育时间均为5周.统计两组干预前后对性健康知识了解情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及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对性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观察组H AMA及H AMD评分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观察组FSFI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 女性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后性教育对负性情绪及性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与胰腺母细胞瘤(PBL)的多层螺旋CT (MSCT)表现,探讨MSCT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21年4月术后经病理确诊的11例SPN及11例PBL患儿的临床及MSCT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患者的年龄、病灶最大径、强化幅度进行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2组病灶的位置、形态、边界、密度、钙化、出血、胰胆管扩张、邻近组织侵犯及远处转移、并发门脉高压进行比较.结果:SPN组患者发病
目的 分析我国城乡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对象来自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该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在辽宁、河南和广东三省12个县区共抽取12369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基线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基本特征、生活方式、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常见慢性病患病状况、认知与运动功能状况等信息.2020年继续对该人群开展睡眠质量、听力状况和嗅觉功能的追踪随访,共计10164例调查对象完成追踪随访并纳入本研究分析.睡眠质量评估采用国际公认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
目的:探究组织多普勒(TDI)技术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20例GDM孕妇(血糖控制良好组133例,血糖控制不良组87例)和22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按照孕周分为24~27+6周、28~31+6周、32~35\"周、36~40周.应用TDI技术测量胎儿心脏房室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收缩期运动速度(Sa)、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心室射血时间(ET),并计算Ea/Aa比值及Tei指数[Tei指数=
目的:对比不同基线和中期PET/CT各参数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效果及预后进行评估的能力,以初步提出18F-FDG PET对于DLBCL疗效评估及预后预测的更可靠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本院进行过18F-FDG PET/CT检查和治疗后复查的DLBCL患者信息并进行补充随访.通过图像分析,获得基线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的最大径(MTD)、体重指数(BMI)校正的最远病灶距离(sDmax)、肿瘤代谢体积(MTV)、肿瘤
目的 研究存在营养不良的老年Ⅰ~Ⅲ期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在口服营养补充的基础上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butyrate,HMB)组件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的Ⅰ~Ⅲ期老年结肠癌患者59例,分为HMB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通过肿瘤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atient-Generated S
目的 分析椎管内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椎管内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椎管内硬膜外分娩镇痛,统计产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情况,根据产后是否出现不良分娩结局分为不良组(出现不良分娩结局)和良好组(未出现不良分娩结局),收集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椎管内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产妇产后出现不良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产妇中,产后出现不良分娩结局11例(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