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文化惠民活动心系群众五彩缤纷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mangr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进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现代文明绚丽多彩,古老的吴越文化、淹城文明赋予这片土地厚重的人文内涵和水乡文化的独有魅力,植根于丰厚底蕴的群众文化,在历史文脉的发展中以特有的文化记忆和形态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各个层面,扮靓了“群众文化之乡”、“锡剧之乡”、“摄影之乡”这个五彩缤纷的文化百花园。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人们精神追求不断增长的今天,武进以传扬文化精神为抓手,倾力打造“四大舞台”活动品牌,搭建文化惠民“永不落幕”的舞台。
  
  一、心系百姓,点燃惠及群众的“新引擎”
  
  为百姓提供最优最美的精神食粮,让文化温暖人心,是宣传文化工作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武进重新定位和考量原有文化网络架构,着意搭建“四大舞台”全新载体。
  把握定位,规划先行,完善惠民体系。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是群众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武进从文化惠民出发,在建设公共文化体系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2006年起区委区政府科学编制《全区文化发展三年行动纲要》,提出区、镇、村三级文体活动阵地建设新的目标定位,确定“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城乡互动,彰显特色”的指导原则,要求区级文体阵地做强品牌、提升形象,镇级完善功能、形成特色,村级加快建设、不留空白。在此基础上,近3年来又提出“抓住三级重点,全面配套成龙”的具体规划措施,并不断调高建设目标,明确提出公共文化体系“区级带动、镇级促进、村级覆盖”的三级发展战略,努力做到面上解决有、点上解决好。目前,以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为龙头、镇(社区)文体活动中心为骨干、村级文体活动中心为终端、民办文化设施为辅助的三级四个层面的文化架构已全面形成。
  建设阵地,内涵提升,夯实惠民根基。武进以“利用一批、兴建一批、提升一批”为举措,着力在建设档次和自身内涵提升上下功夫。一是以区级阵地为牵引,区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名人馆、美术馆、春秋文化园、淹城文化街、新市民广场等一批文化设施相继兴建,常年免费向社会开放,宣传、教育功能进一步发挥;总投资达4亿元的中心剧场、青少年宫和展览馆等新兴文化项目业已破土动工,着力打造的“百万群众先进文化共享工程”深入推进,中心城区“十分钟文化圈”日趋成熟。二是以镇级阵地为辐射,所有镇在建成500平方米文体站的基础上,年内有4个镇建成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文化活动中心。嘉泽镇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姬山古镇”,奔牛镇投资近2000万元兴建群众文化公园,湖塘镇利用恽南田等人文资源巨资打造“南田文化城”。古玩、竹刻、书画、钟表等一批位于有关镇村的特色民间博物馆正在规划建设之中。三是以村级阵地为保障,全区276个行政村村村建成1个以上文体活动场所,村村开设“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服务站”,村级文体活动场所面积近83万平方米,全区文化阵地和活动在“村村有”的基础上做到了“内外有、天天有”。
  注重创新,纵横联网,打造惠民乐园。武进有机整合原有群众文化样式和文化形态,创意推出“四大舞台”惠民载体,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文化下乡”与“文化上城”相结合。“流动舞台村村演”由专业团队分赴镇村“送戏、送综艺”下乡,“文化周末周周演”每周六晚在城区新天地公园水上舞台进行文艺集中展演。二是政府引导与群众自发相结合。拓展高端平台打造“节庆舞台高端演”,围绕重要活动、重大节点有组织开展歌舞盛演;完善群众舞台打造“群众舞台天天演”,由各类民间文艺社团自发组织文化活动自娱自乐。三是满足需求与塑造精神相结合。既关心百姓的文化需求,发挥文化熏陶人的作用;又注重人文精神和品位的塑造,发挥文化提升人的功效。
  
  二、兼收并蓄,盛演引领幸福的“舞台剧”
  
  “四大舞台”自开办以来,以其鲜活的内容、独特的个性、兼收并蓄的风格,为百万武进人民奉上了一台台歌舞盛宴,唱响了和谐幸福武进的最强音。
  “文化周末周周演”香飘武进内外。一个创意铸就一个品牌。作为文化大餐中最诱人的一道佳肴,“文化周末”充分利用城区新天地水上舞台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阵地每周举办广场文化活动,迅速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全市群众文化的百花园中绽放异彩,在2008年常州市首届新闻文化最高奖——“广玉兰奖”的评比中,以其立意的时代性、策划的创新性、参与的普遍性、传播的广泛性,一举获得“广玉兰创意文化活动奖”。这朵广场“文化之花”不仅受到了武进市民的追捧,而且香飘“墙外”,许多省内外兄弟县市的宣传文化部门也纷至沓来观摩取经,并聚焦了省内多家主流媒体的目光。活动至今已举办100多场,观众场场超5000人。
  “流动舞台村村演”开创便民通道。如果文化周末是“请文化上城”的创意平台,流动舞台则是“送文化下乡”的拓展和延伸。区委区政府相时而动,在斥资80万元购买“文化大篷车”的基础上,继续谋求“文企合作”模式,2008年由百兴集团冠名组建“百兴艺术团”,奔赴各镇村文化巡演,并每年至少提供80万元资金用于艺术团的正常运营。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流动舞台,行走在“幸福武进”的征程上,成为人们欣享精神美餐、亲历幸福体验的“快捷通道”。
  “节庆舞台高端演”装扮节日盛典。利用重要节点、展示人文风采,是节庆舞台高端演出的主旨和由来。近年来,武进以“展示多元文化,彰显名城风采”为主题,隆重举办“花都水城,浪漫武进”旅游节和科技经贸洽谈会,“欢乐中国行——魅力武进”晚会、大型情景诗乐舞《春秋淹城》、春秋淹城开城大典、“与爱同行,情满武进”慈善晚会等活动。
  “群众舞台天天演”惠及万千群众。作为群众文化的传统舞台,群众舞台是最具“草根情结”的文化载体。周末舞台、流动舞台、节庆舞台的广泛兴起,激活了底蕴深厚的群众文化,“一镇一品牌、一村一亮点”,在武进大地熠熠生辉。与金坛市接壤的奔牛镇在公园内专门建造了大型舞台,配备了800多张活动椅,电子屏幕进行现场直播,俨然成了奔牛的“梦想剧场”,每场晚会都吸引两三千名观众,连丹阳、新北区等邻近乡镇的居民都慕名赶来观看。地处城区的湖塘镇,舞龙、金牛、大头娃娃、腰鼓、灯笼、荡湖船、秧歌、马灯、军鼓等活动常年不断,人文底气十足。
  
  三、强力保障,谱写永不落幕的“交响曲”
  
  活动的长效开展,各方力量的支持是前提和保障。武进注重统筹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各方作用,协同共振,合奏齐鸣。
  整体联动支持发展。坚持“文化为媒、活动支撑、媒体放大”的发展战略,成立了“四大舞台”活动领导小组。由区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广新局局长为副组长,区公安、建设、城管、卫生、文联、各镇等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下设综合组、演出组、保卫组等3个工作小组。针对水上舞台、流动舞台、节庆舞台,具体由区文化局负责场地提供、舞台搭建、节目审查,区建设局、公安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局、城管局等单位负责电源供应、安全保卫、卫生急救、灯光照明、环境整治。针对群众舞台,由各镇分管领导和宣传委员配合百兴艺术团做好服务工作,形成了领导带头、部门联动、密切合作的“大合唱”。 加大投入促进发展。长效投入是永续发展的“保护伞”。对于流动舞台,区政府除每年列支百万元作为人员经费和日常演出费用外,2008年还一次性拨款近200万元用于更新舞美灯光音响设施,对每年送戏下乡200场实施每场2000元的补贴;区委宣传部每年拨付近百万元文化发展资金,用于锡剧团文艺精品生产;中天钢铁集团每年拨付冠名费70万元。对于水上舞台,每年由天禄房产公司冠名赞助,用于支付演出舞美、灯光、音响等费用,其余演出费用则由各演出单位各自承担。对于节庆舞台和群众舞台,则分别由从区级文化发展资金和两级财政中专项列支。
  配强队伍保证发展。整体谋划“四大舞台”的队伍建设。首先,注重借助外力,吸收和引进区外各类优秀文艺团体或名家名人“盛装”出演,特别是每逢重大节目,采取“兄弟县区调演、精品节目盛演”,以此提高活动的档次和品位。其次,广开引才引智渠道。加大对编剧、导演等各艺术门类人才特别是大型文化活动策划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再次,加强对基层文艺人才的培训,举办专题读书班、采风活动,提升专业水平和组织策划能力,着力营造武进特色群众文化薪火相传的发展态势,为舞台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其他文献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世界观的外在表现,集中反映党的特征、品格及整体精神风貌。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命,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加强党风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以优良的党风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委和省纪委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提出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风建设都要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扎扎实实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空前规模的战略决战,是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在参战兵力、武器装备不占优势、战场情况复杂多变的条件下,人民
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全球市场流动性严重短缺,投资和消费信心再遭重创,短期内难以恢复,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还在加深,世界经济增长可能继续减缓,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国外贸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可以说,2009年,众多出口企业将会面临极其严峻和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将会遭遇一次生与死的考验。  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内经济下行已成定局,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受需求传导机制的影响,外部对我国出口产品需求
对高校足球专选课的教学原则问题进行了探讨。足球专选课的教学原则主要有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除了上述原则外,高校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不断深化,高等院校教育从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招生、毕业生
将学校的科研成果及其工厂的科研任务与实习内容相结合,厂校联合抓实习,走一条“实习——科研——生产”三为一体的实用道路。
以2008年在苏中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标志,我们邗江区正从全面小康向率先基本现代化推进,工业经济正从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小工业”向以新型工业化为标志的“大工业”跨越,城市建设正从单纯注重规模的城市化向规模扩张与品质提升并重的城市现代化快速迈进,城乡发展正从以农村支持城市为主转向城市与农村互动互促、统筹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社会正从注重经济率先发展进入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相协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
文化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浙江、广东两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注重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