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z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辣椒营养丰富,富含辣椒素、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调味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加强辣椒管理技术是保障和提高辣椒产量的关键,从品种选择、育苗要点、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水肥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辣椒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辣椒;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5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641.3       文献标志码:B
  辣椒是茄科辣椒屬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15~16世纪开始向其他国家传播,辣椒在我国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辣椒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1]。
  昌江地处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宜辣椒种植。昌江栽培的辣椒有尖椒、泡椒、圆椒等。
  1   品种选择
  选择适温范围广、抗病性强、丰产性能好,且符合北方市场需求的品种[2]。
  2   育苗要点
  2.1   培育无病虫害壮苗
  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种子10 min,再用52 ℃热水烫种20 min,然后常温浸种12 h,保温、保湿催芽至种子露白,播前用杀菌剂拌种。
  2.2   育苗方式
  采用基质穴盘(选用70或72)孔育苗。将椰糠、河沙和腐熟农家肥按体积比5∶3∶2进行配比,基质中加三元复合肥、多菌灵或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搅拌均匀,用薄膜覆盖7 d,待用。
  2.3   控制温度
  辣椒的发芽期在5~8 d,适宜发芽的温度在25~30 ℃,低于15 ℃或高于35 ℃都会导致种子不发芽。
  2.4   水分管理
  出苗前保持基质湿润,幼苗出苗后至第1片真叶长出,降低基质含水量。中期视基质情况,干湿交替对种苗浇水[3]。
  2.5   养分管理
  幼苗生长阶段,根据幼苗的长势喷施不同的营养液,浓度为0.1%~0.3%。
  2.6   幼苗调控
  育苗期,若出现徒长现象,可用喷雾器喷施叶面100 mg/L多效唑1~2次。
  2.7   定植
  待幼苗长至5~6叶1心,株高20 cm,茎粗0.5 cm时即可定植。
  3   定植管理
  3.1   选择地块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切忌与茄科作物连作,应选择2~3年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地块。
  3.2   整地
  深翻土地,进行日晒,以改良土壤结构,消灭病虫源,减轻病虫危害。结合整地做畦,施入基肥[4]。
  3.3   合理定植
  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合理密植,避免栽植过密,一般每畦定植两行,行距40~50 cm、株距30~45 cm。定植时大小苗分开定植,利于管理。用小锄头挖开或用手挖开定植穴,将苗坨放于穴中,用土封严。定植后立即浇定植水,水量充足,使土壤充分保持湿润。
  4   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炭疽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螨类。
  4.1   农业防治
  选择优良的抗病菌品种,在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栽培,同时作好田间好排水工作,避免积水过多导致土壤湿度过大,影响辣椒的正常生长。整枝打杈,剪去病虫枝干,合理施肥,增强辣椒的抗病菌能力[5]。
  4.2   物理防治
  利用其有趋黄或趋蓝特性,通过悬挂黄板和蓝板能有效控制蚜虫、蓟马、螨类等害虫。黄板和蓝板悬挂时,应挂在种植畦外围,避免悬挂在内围,造成吸引更多害虫进入。
  4.3   化学防治
  4.3.1   猝倒病
  猝倒病多发生在辣椒苗期,当幼苗植株感染致病菌后,幼苗根茎部组织腐烂软化,辣椒幼苗发生倒伏[6]。
  优先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辣椒品种;及时拔除染病病株;控制种植密度与土壤湿度;做好播种前的拌种消毒处理工作;对育苗营养土进行消毒处理;对种植区域进行药剂的喷淋防治,结合浇水喷淋 72.2%普力克800~1 000倍液、36%露克星600倍液。
  4.3.2   疫病
  发病植株的叶片会出现水渍状的斑块,通常呈暗绿色,很容易导致叶片脱落。
  防治时应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或发病后可选用44%精甲·百菌清(菲格)600倍或50%烯酰吗啉(安克)进行防治。
  4.3.3   青枯病
  主要在辣椒盛花期、初坐果期易发生,主要表现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维管束微有褐变,根系良好,茎横切面有白色菌脓挤出[7]。
  在播种前深翻暴晒土壤,增施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苗期使用复合芽孢杆菌300倍液+氨基酸300倍液或6%春雷霉素1 000倍液灌根预防[8]。
  4.3.4   病毒病
  病毒病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花叶坏死型,病叶呈现浓绿与浅绿相间的花叶症状,部分品种叶片呈现坏死斑,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的整株死亡;另一种为叶片畸形和丛簇形,发病期间叶片褪绿,出现斑驳、花叶、叶片皱缩、凸凹不平、变小、变窄、呈线状,茎节间缩短,有时叶片丛生呈簇状,植株矮化。果实出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斑,果变小,变畸形,易落花、落果、落叶。   当少量出现病毒病时,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同时控制田间传毒媒介昆虫。防治药剂可选用20%啶虫脒2 000倍液+5%氨基寡糖素1 000倍液或10%溴氰虫酰胺1 500倍液+30%毒氟磷1 000倍液防治。
  4.3.5   炭疽病
  主要为害果实,产生圆形或不规则伴有轮纹的淡黄褐色病斑,引起落叶、烂果。染病植株的叶片上会出现圆形的褐色斑点,病斑部位的叶片组织会逐渐变薄,最后还可能破裂穿孔。用80%大生500倍液或78%科博600倍液喷雾预防;用50%施保功300倍液或50%炭疽必克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40%炭疽必克600倍液喷雾防治。
  4.3.6   虫害防治
  辣椒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螨类等,可选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1 000倍液+10%吡丙醚1 000倍液或20%溴氰·吡虫啉悬浮剂750~1 000倍液或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 500倍液+10%吡丙醚1 000倍液防治。
  5   田间肥水管理
  5.1   基肥
  在辣椒种植前,需要做好基肥工作,将腐熟的细碎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混合后注入土层,为辣椒发芽、生长奠定基础。在辣椒生长的前期要少量多次施氮肥,后期多施钾肥,防止辣椒生长过旺而产生落花落果,辣椒栽培全程都需要使用磷肥[9]。
  5.2   灌水
  在定植后结果前,灌水应轻浇、勤浇,提倡浇灌、喷灌、滴灌、禁止大水漫灌。追肥应由淡到浓。初花期可用0.1%硼肥进行根外追肥,15 d施1~2次即可。结果初期至挂果,抓好促秧、攻果肥,适当增加钾肥,可促进辣椒茎秆健壮和果实膨大。
  5.3   支架打杈
  辣椒坐果后,及时摘除分杈以下侧枝及植株下部枯、黄及老叶,保证通风透光,果实健康生长。经常进行田间检查,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集中烧毁病株枯枝,并对田间周边进行杀菌消毒工作,减少病原体侵染。
  6    结语
  掌握辣椒栽培管理关键技术要点,改进和应用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做好土壤肥料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为提升辣椒标准化、规范化和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推广运用生产水平奠定基础,从而实现辣椒优质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 1 ] 李莉,田士林,姜俊.干旱胁迫对辣椒叶片水势及果实Vc含量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8-11.
  [ 2 ] 杨鲁生,蒋先林,丁云双,等.山地辣椒病虫无公害防控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907-13908.
  [ 3 ] 梁更生,唐瑞永,程凤林,等.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艺农技,2019(12):10-13.
  [ 4 ] 張超,卜东欣,张鑫,等.棉隆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效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5(5):834-840.
  [ 5 ] 马昭山,盛建东,颜安.新疆和硕县甜椒“3414”试验肥料效应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5(1):63-67.
  [ 6 ] 耿士均,王波,刘刊,等.专用微生物肥对不同连作障碍强度土壤上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2(8):134-137.
  [ 7 ] 戚仁德,汪涛,高智谋,等.抗甲霜灵辣椒疫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J].植物保护学报,2011(5):449-454.
  [ 8 ] 韩凤英,秦咏梅,国淑梅,等.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果菜,2011(2):23-25.
  [ 9 ] 杨茹薇,秦勇,吴慧,等.辣椒嫁接抗疫病效果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0(1):27-30.
其他文献
摘 要:火龙果外表有软质如龙鳞的外卷,所以被命名为火龙果,属于热带水果,具有较强的保健功效。论述了红心火龙果实用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如温度控制、品种选择、土壤选择、育苗、管理及采收;针对溃疡病、根线虫病、介壳虫和黑刺粉虱病害、软腐病等提出了防治措施,提升红心火龙果种植质量,增加果农收入,以供参考。  关键词:红心火龙果;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
摘 要:简要介绍了有机蔬菜整体概述,分析了有机蔬菜种植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品种选择、基地选择、种植管理、合理施肥等,探讨了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其中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管理等,以此为人们提供优质蔬菜,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为种植人员提供充分参考。  关键词:有机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54-02 中国图书
摘 要:樱桃口感酸甜,营养丰富,果实中富含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可观,引发了樱桃种植热潮。豫东地区大规模发展樱桃种植,助力当地乡村游发展。分析了建园选址、品种选择,提出了土壤、施肥、浇水管理,整形修剪、保花保果、果实采收,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管理要点,从而推动了乡村游,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豫东地区;樱桃;种植;乡村游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
摘 要:蓝云杉树体高大雄伟,且美观悦目,是一种兼具生态修复和绿化观赏的优良针叶树种。通过对青藏高原边缘的槐山子苗圃地开展蓝云杉良种适生性培育研究,可进一步丰富秦岭西段及太子山林区周边县、市的城乡绿化美化树种,为加快荒山绿化和城市美化步伐,推进西部地区生态修复进程,培育更多良种壮苗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蓝云杉;适生性;良种培育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24-02
摘 要:为探求生物炭浸提液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作用,以沈农9816、北粳二号、辽粳九号3种人工老化水稻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配制生物炭浸提液浓度3 g/L、6 g/L、9 g/L,处理培养后测定不同品种水稻种子发芽情况、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水稻经过不同浓度生物炭浸提液培养后发芽率均有提高,沈农9816在浓度为6 g/L的生物炭浸提液作用下,3
摘 要:豇豆屬于高效作物,其抗逆性好,耐干旱、耐贫瘠。彰武县产出的豇豆种子颗粒饱满,色泽光滑,无黑纹,纯净度可达98%以上,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的特性,十分适宜豇豆制种和鲜食豇豆的生产,其生产标准与鲜食相比较严格。为保证种子生产质量,采取较严格的技术措施,对平整的大田地块实施膜下滴灌技术,并配备电力设施。  关键词:豇豆;生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60-0
摘 要:我国是苹果种植大国,科技的发展扩大了苹果的种植规模,提高苹果的产量能有效提高农户的种植收益。影响苹果树产量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是栽培技术,二是冻害的预防工作。从水肥管理、授粉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角度,论述了苹果树的栽培技术,分析了苹果树如何预防冻害,探讨了苹果高产增收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苹果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6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农业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农业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草地贪夜蛾带来的危害不仅会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而且会降低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南安市草地贪夜蛾虫害已发生多年,着重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保障玉米能够健康生长。  关键词:玉米种植;草地贪夜蛾;防治策略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7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
摘 要:小杂粮具有耐贫瘠、耐寒等特性,同时营养丰富,是当前市场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类作物。然而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却经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导致作物减产,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分析了最常见的病虫害特性,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种植效果。  关键词:小杂粮;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对策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6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 文献标志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