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嘉:只想走自己的路

来源 :羽毛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d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宗伟(左)是马来西亚的羽坛传奇,李梓嘉希望走出自己的路


夺得全英赛冠军的李梓嘉获得马来西亚羽总的“嘉奖”,他的相片被高挂在马来西亚羽球学院的冠军墙上

  马来西亚羽总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寻找“李宗伟第二”,李梓嘉在夺得全英赛冠军后一再表示,他只想走自己的路,不喜欢被冠上“李宗伟接班人”的称号。他说:“李宗伟永远是马来西亚的传奇,尽管一直无缘世界冠军,但他不曾放弃奋斗,他的精神是后辈的榜样。我不喜欢跟李宗伟比较,他是无法超越的传奇,我只想成为李梓嘉,我要走自己的路。即使有一天,也许我拿下世界冠军或奥运金牌,但这并不代表我就超越李宗伟了。”
  刚刚过了23岁生日的李梓嘉,身高1.86米。他的身高和运动天赋遗传自曾是马来西亚篮球国手的父亲李志兴和母亲廖雪萍,姐姐李梓瑜也是马来西亚前羽毛球国手,弟弟李绚则是前州手。
  李梓嘉从小就喜欢打篮球,但自5岁起,他在父母的安排下开始打羽毛球,12岁时被选进武吉加里尔体育学校。在体校的6年,他的成绩不算太突出,即使升上青年队后,依然没有看到显著的成绩。
  李梓嘉进入国家后备队后曾一度在米斯本教练的麾下接受训练,这名老帅点评说:“他拥有很好的运动天赋,在开始阶段缺乏技术和不稳定,如今已有很大的进步。他的武器是强劲的杀球,但他和李宗伟一样,都有同样的决心和对胜利的渴望,这让他们与众不同,只是他比较内向。”
  2017年波兰国际赛冠军是李梓嘉收获的第一个国际系列赛桂冠,接着他又在2018年的中国台北公开赛上称王,拿到自己的首个超级300赛男单冠军。李宗伟在2018年宣布患上鼻癌长期休战,李梓嘉被推上前线挑起重担,此时的马来西亚羽毛球队正处下滑状态。
  李梓嘉在2019年12月的东南亚运动会上率领年轻的马来西亚队赢得3枚金牌,他拿到男单金牌,谢定峰与苏伟译获得男双金牌,而吉苏娜则在女单封后,为马来西亚羽总注入了强心剂。接着在2020年2月马尼拉举行的亚洲团体赛上,李梓嘉领衔马来西亚队一举杀进决赛,最终败给派出全盛阵容出战的印尼队,收获亚军。李梓嘉随后在全英赛首次打进半决赛,力战3局后被安赛龙逆转取胜,被挡在决赛门外。


马来西亚队教练总监黄综翰(中)和男单主教练叶诚万(左)是李梓嘉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最大功臣

  经历低潮期的马来西亚队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此时却遇上新冠疫情,令全球体坛停摆。在经历近一年的休战后,李梓嘉与队友们在今年1月出战在曼谷举行的2站泰国公开赛和年终总决赛。或许是久疏战阵,他的低迷和惨淡表现换来球迷的严厉抨击,他的信心更是跌至谷底。
  李梓嘉先是在尤尼克斯泰国赛的8强战中负于周天成,接着一周后的泰国赛,他在首轮对垒印度的维尔玛时,次局14比3大比分领先,却被对手上演大逆转,遭遇一轮游。在年终总决赛上,李梓嘉在小组赛中三连败出局,对安赛龙时更是只得4分。接连失利的李梓嘉信心受到冲击,面对许多球迷的围攻和批评,令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反击。
  以教练总监黄综翰为首的马来西亚羽总教练团队为李梓嘉做出一系列的精心安排,尤其在重建信心方面。虽然在3月初的瑞士公开赛上他打进了半决赛,但却不敌泰国的3届世青冠军昆拉武特。不过,一周后的全英赛李梓嘉終于大爆发,他打得毫不怯场,即使面对强敌也是信心满满。
  在全英赛8强战中,李梓嘉直落两局横扫久休复出国际赛的日本世界第一桃田贤斗。杀进决赛后,他又和卫冕的安赛龙打足3局后胜出,首局更是打到30比29的顶限。最终,李梓嘉如愿捧起自己的第一个超级1000赛冠军,为自己正名,而这也是马来西亚队自201 7年李宗伟后收获的又一个全英赛男单冠军。
  一夜间,这位世界排名第8的男单选手成为全马来西亚3300万人民的宠儿。今年1月他在泰国三站赛事遭遇惨败后被严厉批评的事件似乎被忘却了,“酸民们”纷纷大赞李梓嘉为新一哥,为他感到骄傲,甚至看好他有望在东京奥运会上争金。
  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胜利祝福没有让马来西亚羽总冲昏脑袋,反而立即采取降温减压的手段,认为李梓嘉和队友们出征今年东京奥运会的目标并非夺金,反而把目标放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因为不想看到这位扛着国人希望出征奥运的新星被压力击垮。
  经历重挫后重新出发的李梓嘉让人看到了慢慢的成熟,他现在肯定成为各顶尖好手所关注的对象。就如米斯本所说,李梓嘉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但他的前景是光明的。
其他文献
主讲老师:刘萍萍  首都体育学院羽毛球项目副教授,亚洲级后备裁判长,国家首批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师、考评员。2015年获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羽毛球教学与训练、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研究、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等。  接发推扑球技术是一项出球速度快、威胁大、攻击性强的双打接发球技术,它是争取高点击球,将对方发至前场区域的球用正、反拍面推扑对方两位选手的中路位置
期刊
4月初,世界羽联时隔三年再次提出以5局3胜11分制取代3局2胜21分制的议案,该议案将在今年5月22日举行的世界羽联線上年度代表大会上接受投票。马来西亚6名国手确诊新冠  4月17日,马来西亚羽毛球总会发表声明称,有6位马来西亚羽毛球国手在新冠病毒检测时结果呈阳性,马来西亚羽球学院因此被迫关闭消毒。据马来西亚媒体报道,马来西亚羽总已为羽球学院进行了详细而彻底的消毒,国家队的所有训练将暂停,而学生的
期刊
新老交替是竞技体育永恒的规律和不变的命题,四年一度的全运会既是新老交替周期性的结束,亦是新的开始。以往每一届全运会后都会有大批老将正式告别赛场,亦有不少新人以全运会为起点,初登大舞台。  第十四届全运会上,老、中、青三代球员在各自的位置上全力绽放,陕西全运会或是他们的最后一班岗,或是他们坚定继续奋斗的一战,或是他们以此成名的舞台。告别,不必伤悲魯恺:旗手作总结  相比较汤金华的转身告别,鲁恺在完成
期刊
初次搭档擦出火花  或许是考虑到郑思维/黄雅琼、王懿律/黄东萍在混双赛场的绝对统治力,国羽教练组在经过权衡之后,暂时借来了许久未曾出现在混双的陈清晨和杜玥,两人分别搭档欧烜屹和冯彦哲,向世界前二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率先出场的杜玥和冯彦哲,刚刚亮相就险些让郑思维/黄雅琼这对世界第一组合马失前蹄。临时搭档的他们默契上虽然不如对手,却敢打敢拼,甚至一度以14比5在首局遥遥领先,这样的开局对于任何人来讲
期刊
陵水集训的最后两周,中国羽毛球队举办了一场模拟奥运会半决赛、决赛的队内对抗赛,为很久没有实战检验的队员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比赛舞台。通过3月27日、28日两天共计20场的激烈比拼,队员们各有收获。赛后,中国羽协主席、中国羽毛球队双打主教练张军就队员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并介绍了接下来队伍的参赛计划。他表示,从队员们的表现来看,检验训练成果和重拾实战能力的效果基本达到了。尤其是有的主力队员输球了,给了我
期刊
当国羽在陵水集训接近尾声,中国羽毛球协会副主席、单打主教练夏煊泽接受了媒体的公开采访。聊起日前在海南陵水进行的队内对抗赛,他分析了国羽女单的亮点与进步,以及男单主力的近期状态。备战奥运时间紧迫,透过日前国际赛场上的风起云涌,夏煊泽表示自身实力是制胜的基础,我们的队员要在限制与反限制中专注做好细节与心理建设。对抗、训练有亮点  透过对抗赛的两天比赛来看,女单姑娘们的表现比较精彩。特别是第一天,何冰娇
期刊
赛前适应场地  比赛前一天,国羽参赛选手根据训练时间表,分批来到陵水雅居乐体育馆内适应场地,提前感受对抗赛现场的灯光、风向、空间感等,为即将到来的比赛找一找感觉。指导时间  对抗赛考验的不止是参赛选手,对国羽五个单项组的教练来讲,也是一次东京奥运会前的教练“试兵”。因为除了“双核”,队伍中大多数教练都将是首次站上五环场地。场边观摩团  没有比赛任务的队员们纷纷坐在场边观赛。男单比赛时,諶龙、石宇奇
期刊
三年前被迫搁浅  2013年5月,世界羽联在经历多年亚洲人执政后改姓“欧”,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单冠军拉尔森走上前台,结束了韩国人姜荣中八年的世界羽联执政之路。五年之后的泰国曼谷汤尤杯赛期间,拉尔森不仅赢得大多数信任票得以连任,同时还计划推动他的11分大计。  面对已经实行十余年的21分赛制,拉尔森给出了自己改革的理由:“缩短比赛时间会让羽毛球更具影响力,在电视转播时会更吸引人。这会转变为更多的收入,
期刊
全新概念 首次集结  去年年底,国家羽毛球队调赛在陵水举行,各单项组根据比例录取前几名的球员至国家一线队伍,成绩紧随其后的球员入选国家集训队。国家集训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国家羽毛球队在年初重新整合梯队架构后的一部分。  以前,国家二队和国家青年队长期合训,以世青赛和亚青赛作为主要任务,球员在青年赛超龄后若未能进入一队,往往面临回省的瓶颈期。如今,国字号队伍被重新划分为一线队伍、集训队和青年队,三
期刊
时间:5月18日至23日  地点:韦尔瓦  级别:超級300赛(非奥运积分赛)  奖金:140,000美元马来西亚公开赛  时间:5月25日至30日  地点:吉隆坡  级别:超级750赛(奥运积分赛)  奖金:600,000美元五月羽坛:印度公开赛因印度国内疫情失控延期,奥运积分赛仅剩两站  一系列的变动之后,东京奥运会积分赛原本只剩下印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三站公开赛。4月19日,世界羽联宣布,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