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汤包”:小包子也能做成大品牌

来源 :生意经·创业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安新,小六汤包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特一级厨师,兼任第九届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西安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曾获全国杰出青年兴业领头人、第八届陕西省优秀青年企业家、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于1998年注册成立西安小六汤包餐饮有限责任公司,下辖西安十六家连锁店、一个配送中心,分公司遍布成阳、宝鸡、深圳等地。经营品种以各色汤包为主,辅之黄桂粥、各种特色凉热菜、蒸碗等共八大类一百多个品种。2002年“小六汤包”被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
  
  小包子也能做成大品牌
  
  1989年,17岁的张安新,学着家中的五个哥哥,也从老家汉中南郑县来到西北最大的城市西安。只有高中学历的他找了一个饭店厨师的工作,开始时他一点都不喜欢做厨房工作,觉得那里不是一个男儿施展抱负的地方。不过为了生存,他从洗碗、洗菜开始,晚上在宿舍还要给大师傅们洗衣服、刷鞋。
  张安新除了洗碗、洗菜,还自学了砧板和雕花。1991年,赵忠祥、杨澜到西安一家著名的回民汤包店参加活动,店里请了许多雕花师傅雕刻了各式造型,但最终选中了他雕出的“旭日东升”造型:在珊瑚沙滩上密密的椰林,一轮红日当空,蔚蓝的大海上,一艘扬帆破浪的船驶向远方……寓意着在党的强国富民政策下,饭店事业蒸蒸日上。一帆风顺,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经过这件事情,张安新被这家陕西著名的汤包店看中。请他到店里来工作。这是一家回民私人开设的小吃店,地方不大,但宾客满座。张安新想到,小小的汤包老少皆宜,南北方人都能接受,这种陕西风味小吃应该从作坊式的小店走出去,推广到全国。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在工作中处处留心,掌握了传统的汤包工艺方法。经过反复尝试,他让汤包有了更多的变化,亲自动手试验了海鲜、鸡肉、虾肉、鸭肉等肉馅的汤包,为了使汤包更有营养、更美味,他还试着在肉汤中加人中药材来调和油腻的感觉。
  1995年,张安新在韩森寨开了第一家小店。很多人抱着“吃吃看”的想法来到店里,品尝过他做的汤包后都赞不绝口,逐渐的汤包店远近闻名。有了人气,张安新认为,要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来为他的汤包店命名,由于自己在家排行第六,于是“小六汤包”应运而生。
  1995年9月26日,“小六汤包”的招牌挂在了西安当时最繁华的地段文艺路上。自此,开始了张安新的创业之路。
  
  把汤包店做成特色餐饮品牌
  
  4年之后,张安新不仅还清了当初开店时借来的资金,而且还将文艺路店由一层扩大到两层。4年来的时间里,张安新和员工同吃同住,有时忙不过来,只能叫最便宜的盒饭吃,时间一久,体重下降到只有48公斤,被人家笑称他真的成“小”六了。不过几年的辛苦并没有白熬,在西安几乎人人都知道文艺路的“小六汤包”好吃不贵,张安新还被请到电视台,教大家汤包的吃法。
  汤包,也就是灌汤包,由回民将汤包发扬光大,其主打口味是牛肉和羊肉。配上香甜的黄桂粥,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安招待外宾和国家领导人的美味小吃。
  汤包有汤人人都知道,但是如果吃法不当,很容易烫伤嘴。参加完电视台节目录制后,张安新就想,怎样才能把汤包的吃法变得易记顺口?于是他为小六汤包谱了一个汤包《吃法口诀》:“轻轻夹,慢慢晃,戳破窗,勺接汤,先吃包,再喝汤,既文雅,又排场。”口诀在店内和广播电视媒体上传播开来。“汤包文化”就在这个口诀中开始了。
  张安新认为他不仅仅是在卖包子,而是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做,“小六汤包”这个名字不能只是一个汤包店的名字,它要成为一个陕西特色的餐饮品牌。
  在考察了上海、武汉、扬州、天津等地的汤包,并了解南北方人不同的口味后,张安新推出了自己品牌的系列汤包,满足了不同年龄顾客的需要。1997年,在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小六汤包”是唯一一家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的民营企业。原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习,握着张安新的手说:“你这么年轻,就能做出这么好的产品,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是对餐饮业的贡献。”那一年他25岁。
  要把小包子做成大品牌,就要以诚待客,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文艺路,张安新在交大商场、长安南路、家世界广场等地陆续开设分店,并于1998年注册成立了西安小六汤包餐饮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小六汤包”先后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陕西省商业名牌企业”。“小六汤包”、“荷香粉蒸肉”、“小六辣子鱼”被认定为“陕西名菜”。2004年10月,“小六汤包”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定为“中国商业名牌企业”。
  小吃里的大文章
  开始连锁店经营后,张安新将汤包的目标群体定位为工薪族,面向大众百姓。他认为只有踏踏实实地为百姓服务,薄利多销,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常言道:众口难调。要使汤包适应各地人的口味,使南来北往的人都能接受,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张安新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调制、改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配料标准。
  “小六汤包”虽然是经济食品,但却以酒楼、饭店的标准选址、装修,店内的设施也尽可能地高档、适用。店堂内干净卫生、环境雅致,加上服务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使顾客能在十分钟内吃上现包现蒸的可口汤包,被顾客赞扬为“这里是小吃店的价格,酒楼的就餐环境。”书画家吴三大带全家人来汤包店品尝后,大为称赞,即情挥毫写出李白的名句:“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传统小吃多是手工操作,随意性很大,操作者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配料、制馅、操作,常会出现因个人口味轻重、操作习惯等不同,使品质出现差异,甚至不同的店出现不同的口味。
  为了使消费者在任何一个专营店都能够品尝到统一口味的汤包,张安新在2000年建起了2000多平米的配送中心,实行统一配送,推行“五个统一”:即原辅料统一进货;统一配方;统一制馅;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价格。避免了随意性,保证了品质。
  “小六汤包”的经营理念是,质量是品牌的载体,品牌是企业的生命。从张安新开店之初。就以打出自己的品牌为目标,在陕西餐饮界占有一席之地,使“小六汤包”扎根在消费者心里,创出一块金字招牌,成为中国的“麦当劳”。
  现在“小六汤包”的年销售额8000万元,年纳税额500万元,全国直营连锁店20家,员工上千人,产品种类多达八大类一百多个品种,所获荣誉几十项。张安新也从一名进城务工的青年,到今天“小六汤包”的成功,张安新把这些成绩看作事业前进中的第一步,他不仅要将小六汤包这一餐饮品牌推广到全国,还要为“小六汤包”这一品牌多元化的发展做准备。
其他文献
妇婴用品店可谓遍地皆是,行业竞争相当激烈,但大多都是走中低档的路线,做得有特色者寥寥。而林小姐却在这个普通行业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创意,她的妇婴店不仅售卖妇婴产品,还独辟蹊径,搞起了玩具租赁业务。幼师的从教和辅导班培训经历,帮助店主林小姐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和经验,成功转行从老师变作商人。开店仅两个月,就实现了月营业额两万元以上的业绩。    经商有优势,曾在幼师任教开过培训班    当过幼师的林小姐,
期刊
特效相机专卖店  雪 林    和传统相机比较起来,LOMO摄影追求的不是精准的再现,而是写意的创作。近几年LOMO开始传入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并有了一批固定的追随者。  产品特色  LOMO相机有两大类,一类色彩鲜艳,卡通造型十分可爱;另一类从外形上接近传统相机。据了解。第一类相机是泛LOMO相机,本身没有特殊功能,但是因为外形可爱。价格便宜,是属于年轻女性消费人群的;第二类相机则是真正意义上的
期刊
提要  播音一个农民工,成立了一家当地从未有过的公司,一年零一个月没有一单生意。今天,他给全国30万家庭提供服务。  同期  主持人这位大嫂好像早就知道’你要给她擦皮鞋一样。  嘉宾能够有一个中文传呼  主持人你说有多牛?你走路的时候都这样走。  嘉宾不能穿短裙,我罚她以后一个月不准洗澡。  主持人最难的时候?  嘉宾1楼到13楼,13楼又到1楼这样的去跑。    互动 油渍咋去掉    主持人观
期刊
秘制、传承的私房菜无疑令人垂涎,但私房菜馆大多开在隐蔽场所,别说国内外的游客想去大饱口福极其不易,甚至连一些本地人都不知其“藏身何处”。一个聪明女孩发现这个问题后,就为京城上百家私房菜馆绘制出一份独特的“地图”,没想到,这个灵感竟让她赚得盆满钵溢。    曾是穿梭于美食间的“美食间谍”    2005年,张雪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北京一家四星级酒店的餐厅做采购员。  餐饮行业的竞争一向激烈,每家餐馆
期刊
简单判定项目好前景,仓促加盟    钟竹,30岁出头,做过服装、鞋袜等生意。2004年4月的一天。他浏览到一个网页,上面介绍了竹炭的应用与前景。凭直觉,他认为竹炭是新行业,无锡当地比较潮湿,且居民消费能力也不错,应有很大市场。  他到M竹炭公司考察,发现厂家并不像网上描述的那么庞大,不过是一个100人左右的小企业,但也没让他失望,毕竟不是一个小作坊,既然竹炭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那就说明这个行业才刚刚
期刊
麦收时节,各地再次出现了大面积违规焚烧秸秆现象。秸秆焚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2007年6月13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秸秆焚烧。  几年前,秸秆利用技术就已经相当成熟。至今也有相当多的相关技术和设备在招商。压块制粒、生物腐熟、秸秆气化、培育食用菌和制造工业原料等利用技术的招商广告常现于报纸和其他各种媒体。而现实是,秸秆还是堆在田里无人收,秸秆利用企业
期刊
2005年10月,种植“五彩甘薯”能够发财致富的谎言到处流传,红瓤花心红芋顿时成了吐金纳银的代名词。而制造这种神话谎言的主角就是被告人尚健等集资诈骗团伙成员。  2005年下半年,尚健开始着手实施创建自己的骗钱公司。这是她实施集资诈骗的第一步。为向社会打出创业实体的虚假旗号,她物色三个合伙人共同出资100万元。注册成立阜阳市天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尚健认为,农业科技是一个待开发的大项目,农民群众容易
期刊
如果你有一间不大的店面,你会考虑做什么生意?餐饮?小超市?还是开一家书店?也许你会说,无论做什么,你都没有信心赚钱,因为如今开店的人实在太多了,想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真是难上加难。可你知道吗?一个中年女子竟别出心裁地在广州开了一家“烹饪书店”,每个月都能净赚两万元!“烹饪书店”到底是饭馆还是书店?她究竟用了什么办法,竟能把一个小小的店铺经营得如此火红?    大胆设想:开一家“烹饪书店”肯定
期刊
在河南省洛阳市,一个自幼喜欢在村口水塘玩水、摸鱼的年轻人,偶然发现下水摸鱼所带来的“童趣”也蕴藏着商机,便突发奇想地将乡下的池塘搬到城里,让市民下池塘“浑水摸鱼”,寻找久违的“童趣”。让他没料到的是,这个大胆的创意每月竟为他带来上万元收入。    改造鱼塘,就是要让城里人“浑水摸鱼”    2006年6月一个周末的下午,在洛阳某建材销售公司上班的张萌带客户去市郊钓鱼。在一个鱼塘旁边,张萌看见一个4
期刊
10年前,台州人罗永宝来到宁波,在从事了多个行业后,他发现开粥店有商机,于是硬是凭着自己的熬粥秘方和辛勤劳动,用5年的时间“熬”成了百万富翁。现在已经在宁波安家落户,完全融入了甬城的生活。    开粥店基本没有淡旺季    喝粥在广东等地非常风行,而且近年来有向全国各地蔓延之势。“很多人大鱼大肉吃腻了,喝一碗粥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罗永宝说,对一些白领来说,喝粥比快餐还快,更适应高节奏生活的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