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奎:公益创新的本质—把资源用得更有效率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个公益行业在创新,把有限的资源应用得更有效率
  刘文奎: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
  《中国慈善家》:2014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有两个项目受到广泛的瞩目,一个是“饥饿24小时”,一个是徒步挑战的“善行者”。作为老牌的公募基金会,这样的创新并不容易吧?
  刘文奎:的确,与我们原来习惯的、固有的工作方式相比,这两个活动在很多方面是截然不同的,它的运作方式、使用的工具,包括需要的技能,跟原来都不一样。但是我们也并未觉得特别不容易,因为创新求变一直是中国扶贫基金会追求的东西,已经成为我们团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我们基金会的年度主题就是移动互联网,要求全员都要了解移动互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要有移动互联网的思维,要掌握它的方法。
  《中国慈善家》:此类创新对基金会的发展,例如募款是否带来积极效果?
  刘文奎:这两个项目2014年的定位是传播项目和公众倡导项目,而不是筹款项目。这是一种创新的形式,可以带来更多公众的参与和关注。
  像“善行者”,从反馈的情况看,满意度超过90%,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当时定的目标是80%以上的满意度。从传播、倡导的效果来看,非常好。
  像“饥饿24小时”这样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倡导活动,成本要比以往的线下活动低,准备时间还短,但是影响却更大。以前做倡导活动,开一个大会,搞一个仪式,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不少,但参与的人有限,影响也不大。
  《中国慈善家》:不过在整个公益慈善行业,创新还是有限。你的观察是?
  刘文奎:横向与其他领域相比,公益行业的创新也许还不够,但是纵向与以前的慈善行业相比,最近这几年,以基金会为代表的公益行业的创新和活跃度比以前增加了,大家都在根据自己的资源特点,根据自己的宗旨以及特长,不断地尝试各种创新。
  《中国慈善家》:活跃度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刘文奎:给行业带来活跃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家政策比以前更有利于社会组织的发展。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尤其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扶贫济困中的作用。政策的导向与鼓励,提供了非常好的宽松的环境。
  第二,政府开始尝试提供资源支持,包括政府采购服务。民政部试行采购社会组织服务已经好几年了,每年两个亿;其他各级政府在这方面也有尝试,都在拿出资源。虽然目前资源还不算很多,但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政府鼓励社会组织发展,不仅在政策上鼓励,而且将来会有实质的资源投放。原来很多的机构苦于没有资源,这样,会吸引很多组织,很多人才,进入到这个领域。
  第三,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很多人的经济问题解决甚至实现财务自由之后,他们可能有余力关注公益,甚至有些人退出商业经营,加入到公益行业。这些人的商业经验非常丰富,他们把商业的运营思维和经验带到公益里面来,肯定会带来一些非常创新的做法。
  第四,还有一些年轻人,比如“80后”、“90后”,可能不像“60后”、“70后”的经济压力那么大,可以自由地选择职业,这样一些优秀的年轻人就可能加入到公益行业。年轻人加入,必然带来新的思想、新的方法。
  《中国慈善家》:基金会的活跃度增加,除了创新项目,公益与商业的结合是否也是活跃度增加的表现?
  刘文奎:对,项目创新也好,公益与商业结合也好,本质上是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能够把有限的资源用得更有效率。比如基金会的投资问题,保值的问题,原来一方面是因大的政策环境所限,不像现在这么思维活跃;另一方面公众接受程度也有限制。因此大家比较保守,甚至不敢作为,造成资源的浪费,但保守却未必是合适的做法。比如我们一年筹几个亿,筹来的钱不可能一下子全花出去,有些资金要留在账户上一段时间,你最保守的办法,可能是放在银行,活期的存款,流动性又好,又安全,随时项目都可以用。但是这种方式也是回报率最低的。在通胀的情况下,钱在贬值。所以有时候所谓最安全的办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不负责任的办法。
  《中国慈善家》:其实这是对善款的不负责任。
  刘文奎:贬值就没有让资源最大化、最高效使用。所以如果政策上没有限制,公益组织去做一些积极的保值增值的活动,是基金会管理的题中之意。投资一定会有风险,没有绝对的安全。但是我觉得只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决策管理程序,应该鼓励大家去尝试。
  对于资金管理,我们的态度也是积极的。从2012年开始,我们尝试完善投资保值增值的决策体系,有专人来管,不断地提升我们的管理能力,提高我们的效率。两年来,我们认真负责地研究怎么保值增值,收益明显比原来提高了。
  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公益和商业结合比较紧密的是社会企业。社会企业的概念这几年大家谈论较多,虽然中国扶贫基金会并没有太多地参与讨论,但是实际我们有一个社会企业项目已经运营好多年了,就是小额信贷项目。从规模上讲,我们的这个项目可以算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社会企业,已经运作了18年了。这个项目由基金会投资,通过企业运营的方法,可持续地解决贫困农户的基本金融服务问题。
  《中国慈善家》:关于社会企业,其中的一个问题是能否做大,或者究竟能做多大?
  刘文奎:我觉得这不是问题。我们的小额信贷项目,从2000年开始,到2008年都是摸索模式,到2008年这个模式一旦成熟之后,发展就很快,现在我们已经能够服务23万农户,去年的放款量达到28个亿,覆盖到140个贫困县的规模。
  前几天,1月初,我们刚刚做了一个资产证券化的项目,把我们的小额信贷资产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很商业化的方式,但是通过这种办法,我们得以把市场上的商业资源拿过来,对接到我们的平台上为贫困人群服务。我觉得这种方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中国慈善家》:社会企业也在创新“玩法”。
  刘文奎:对。通过这种创新的机制,把社会的资本跟我们的扶贫目标结合起来,让农民拿到了原来拿不到的资源。原来我们能拿到的是捐赠资源,基金会一年筹3到5个亿,在行业里已经算是较大的规模了。可是资产证券化一次就筹到5个亿。这5个亿我们拿来用于给农民贷款,帮助农民发展,将来到期后按照约定还给投资人。正是因为这个项目是社会企业的方法,我们可以与市场机制接轨,可以筹得比原来捐赠要多得多的资金。
  《中国慈善家》:这种模式可以持续复制?
  刘文奎:我们现在的放款量是28个亿,资产有十几个亿,将来这十几个亿都可以拿到资本市场去做成产品,融资之后,再放给农户,规模就大了。原来我们只有28个亿可以用,现在再融10个亿,就变成38个亿了。只用我们原来的纯捐赠的方式很难实现这种增长的速度。
  据说英国有社会企业交易所,社会企业都能上市,向资本市场融资,说明社会企业的价值是可衡量的。我想中国将来资本市场可能也会允许社会企业进去,它也可以盈利,只是盈利后,在最后的分配环节上,不全是私人投资者受益,有一部分收益是回馈社会的。
  《中国慈善家》:在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此类创新是否存在一定的风险?
  刘文奎:你说得对,风险一定会存在。之所以叫创新,就是超越原来的思维框架,甚至可能超出法律的边限。比如我们做小额信贷,人家说你们到底是银行还是小贷公司。我们说既不是银行,也不是小贷公司。他们说你们是合法的吗?我说如果从有没有牌照来讲,我们没有牌照,但是我们也不是非法的,因为国务院扶贫办及国家相关部门都给了批文。那么问题来了,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能还没有批文,那么你要不要做,要不要去试?可能会有一些时间段,既没有批文,也没有牌照,但是我们觉得这样做对扶贫有好处,我们可能就去试了,当然我们要跟有关部门做非常充裕的沟通。从规则上看,可能是不合规的,但是到实地一看做的那些事,对这个社会是好的,对贫困农户是好的,对扶贫工作也是好的,你就能得到理解和信任,获得支持。任何创新都要面对风险,要是不想面对任何风险,就永远不可能有创新。
其他文献
盖茨基金会从支持艾滋病、疟疾等疾病疫苗的研发开始,始终走在推动创新的最前沿  1月22日,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发布了2015年年度公开信。在信中,盖茨雄心勃勃地表示,要给全世界的穷人带来帮助。其中,为了解决贫穷问题,盖茨基金会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为穷人提供移动银行服务。  公开信称:“到2030年,20亿目前尚没有银行账号的人口将可以通过手机来存款及投资。届时,移动金融服务将提供包括存款、贷款和保
期刊
早在创办博物馆之前,万盟并购集团董事长王巍约了几个金融界的朋友商讨计划,他告诉朋友们,“我希望金融博物馆是有艺术的。我们讲郁金香的兴衰,讲清明上河图的当铺金融,用漫画讲王熙凤的理财观。”结果,在场几乎所有人都笑了,没笑的两个人,仅仅是为了不让他太难堪。  可现在,他已经办了三家博物馆。  2015年3月,王巍在他一手创办的北京国际金融博物馆接受《中国慈善家》专访。此时,他的下一家高端金融社区—互联
期刊
在这场国际联合“粪战”中,盖茨基金会能否战胜“魔”,进而彻底改变人类未来?  人类一直在与那个“魔”战斗。  魔是人体废料,既脏且臭,人往何处,它必跟随。它滋生无数有害细菌,引起霍乱等致死疾病,不断向人类发起攻击。人无法彻底摆脱它,只能狼狈地用尽浑身解数,土埋、火烧、水冲,组织“特种部队”—掏粪工,对其加以管控……但面对强大的魔,这些努力不过杯水车薪。  直到18世纪,一种被称为冲水马桶的“防御式
期刊
她用十年时间,打造了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中法艺术文化交流空间,并帮助数十位青年艺术家争取到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和展示舞台  李先生的花园。  豆瓣青年neko瞬间被这个名字吸引。这是国际奢侈品品牌爱马仕新推出的一款香水,neko今年春节出境旅行时在上海免税店与之邂逅。诗意的名字、淡淡的水墨色包装以及金桔、茉莉相互融合的内敛香气,让她立即在豆瓣开了个新帖分享。  这款具有东方禅意的香水的背后,其实是一个
期刊
大社会资本并不直接和非营利机构或者社会企业合作,而是通过进行社会投资的金融中介公司,以及银行、基金或社会影响力债券等来运作,目前已经支持30多个基金项目  如果银行账户上的大笔资金找不到它的主人,或者一直处于无人认领的休眠状态,你会怎么处置?  针对这一情况,2007年英国下院通过了相关法案,针对这些无人领取的资产进行处置安排。在布朗任首相期间,他决定把这些钱拿出来,成立一个大社会资本用于解决社会
期刊
不管是通过奥运会还是日常运作,GLL一直致力于提倡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方式,为社区民众提供便利的服务以提升其健康和幸福指数  由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伦敦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曾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给世人留下许多精彩的记忆,然而奥运会结束后这个中心如何继续良性运营,却成了伦敦格林威治区政府的烦恼。由于预算的缺乏,当地政府已无力有效运营这些运动场馆。  好在,格林威治休闲健身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期刊
1月25日,由众筹网发布的《2014中国公益众筹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度中国公益众筹成功项目共299例,其中淘宝众筹占18.6%,众筹网占53.18%;年度筹款额度方面,淘宝众筹与公益众筹均在500万元上下,相差无几。  众筹网公益频道创立一年,便可与网络巨头并驾齐驱。多数公益人或许还不知道,在众筹网公益频道后面,藏着一个长发及腰、瘦而不弱的90后姑娘。她是张舒,网信集团众筹网公益众筹合伙人。
期刊
她是享誉中国的脑神经外科医生,因为诊治病人而接手远在千里之外的孤儿学校,因为诊治病人而募集到源源不断的善款  “这下可完了,眼瞅着过年,你猜我想起了谁?”凌锋回忆2008年年初陷入困境的自己。  2007年,是凌锋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的第六个年头。因2002年让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起死回生”,她一直被公众称为“神医”。这一年,她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丽江民族孤儿救助基金项目主任身份前
期刊
50岁的杨建初计划写一部名为《中药》的小说。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名大都市的职业经理人因为妻子身患重疾,辞去高薪工作,举家迁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过着简单的生活,并且成立环保组织守护那片土地。  这是杨建初真实的人生写照,充满了戏剧性。  公关危机处理“实战派”  操着一口浓重湖州口音的杨建初目前的身份是武陵山生态环境保护联合会会长。这是一家在湖南张家界注册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致力于横跨4省71县
期刊
“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战乱,没有饥荒,没有别的特殊原因, 而我们却丢了那么多的孩子。这不可原谅。我们应该要说一点什么,要去表达。”  红色长大衣、红色短外裤、红色唇膏、一脸的笑。 等待拍摄的间隙,彭三源把两手往前相扣,向上直直伸展过头顶,昂头,挺身,在咖啡馆外的那片空地上,左右晃动着手臂,迈开了步子。是一种放下后的欢喜。  这是《失孤》在全国公映的第四天。头天晚上,得知《失孤》上映三天票房破亿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