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逃生和消防救援用的阻燃摩擦发电织物

来源 :消防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x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具有柔性、阻燃性和降噪性的阻燃摩擦发电织物,利用传统编织工艺将包含有PTFE/硅胶层、导电布层、PI层、导电布层和阻燃布层5层结构的纤维条横竖交叉制备而成.实验结果表明,阻燃摩擦发电织物(5 cm×5 cm)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分别为145.25 V和3.25μA;在0.5~3 Hz击打/释放工作模式下,织物的开路电压值在加载频率范围内变化量较小;然而,短路电流值随着加载频率的增大而明显增大,该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合;该织物在外加负载为130 MΩ时,器件的瞬态功率能够达到141.63μW.将阻燃摩擦发电织物作为装饰地毯材料应用在智能火灾逃生和消防救援系统中,产生的机械能可以使逃生箭头发光,便于寻找最短逃生路径,对于不能及时逃生的人员,可以敲击发电织物发出求援信号,使消防员实现精准定位搜救.
其他文献
埋地燃气管道失效风险预警在制定防控预案保障管道安全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提高多因素影响下埋地燃气管道的失效风险预警水平,提出埋地燃气管道失效风险的时间效应预警模型.该模型将管道失效风险的时间效应纳入失效预警体系构建中,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埋地燃气管道失效影响因素的时间效应,开发多因素影响下的综合失效概率时间效应预测模型并应用失效概率转换函数将估计失效概率转换为年失效概率,实现燃气管道失效风险级别与预警等级的快速判定.作为实例将该模型应用于常州市埋地燃气管道的失效风险预警,结果证明该模型高效可靠.
为量化100%荷电状态的18650型锂离子电池热解气体燃烧对受限空间环境温度产生的影响,建立了受限空间内锂离子电池热解气体燃烧的产热模型,基于火焰高度估算热解气体燃烧热释放速率,使用Fluent软件模拟受限空间内热解气体燃烧导致环境温度变化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热解气体燃烧热释放速率峰值为(312.26±23.41)W,产生的热量为(1610.01±176.24)J,对受限空间造成的温度升高为254.74 K,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针对现有应急通信设备传输距离短、系统部署复杂、指挥调度设置在后方等问题,结合当前宽窄融合集群方案以及便携式应急通信设备,笔者提出一种应用于应急救援现场的便携式宽窄融合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系统采用PDT+LTE解决方案,基于SIP的软交换技术实现宽带与窄带集群用户的统一管理、混合呼叫、多媒体集群调度等综合业务.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宽窄融合于一体、通信调度于一体、自备电源、便携式、即拉即用、免部署特点,覆盖范围为15~20 km.同时系统还可使用LTE专网基站+背负式Mesh拉远方案,扩大事故救援面积,保障救援通
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是储能领域最具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但安全问题一直是其大规模推广应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笔者通过了解不同电池特性,重点研究锂离子电池的火灾特性,对锂离子电池电力储能系统消防安全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概括,从灭火剂适用性、灭火装置的研制过程方面分析了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消防安全现状,为锂离子电池火灾事故预防及应急能力提供支持.
针对化工园区突发事件中人员疏散问题,基于网络流控制理论,借助时间窗的概念研究了人员疏散过程中路径冲突和通道受阻问题,在Dijkstra算法基础上建立了多源点人员疏散最短路径模型,提出了模型算法和步骤,结合某化工园区的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疏散模型及算法可行,能有效地缩短人员疏散所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