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Jinan?背后的中西距离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o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hy jinan?
  张海鹏和陶文钊都清楚的记得,5年前,当中国提出在济南举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时,这是他们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
  “Jinan!Jinan?5年前,当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确定济南成为下一个承办者的时候,大家都在问同样的问题。”国际历史学会司库、瑞典纽莎泰尔大学教授劳伦特·迪索说,“他们认为为什么不是北京,不是上海?他们对济南几乎一无所知。”
  作为国际历史学会执委,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陶文钊对中外学者交流有着更多的了解。近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研究开始增多,而且十分细致。”但是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依然有限,“外国学者还未能直接使用中国的材料,而更多的使用间接材料来研究中国。”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张海鹏也多次表示,中国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文明,但是因为受到中文的限制,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研究障碍重重。
  贾樟柯电影中的中国
  格鲁津斯基,第一届积家历史学奖得主,他最熟知的中国人曾经是毛泽东和孔子,而今,变成了贾樟柯。2015年摘得戛纳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的中国电影导演贾樟柯,或许是欧洲人了解中国的最直接途径。格鲁津斯基觉得,过去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比较片面,中国本土化的介绍很少能够直接传播到西方。而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可以通过电影院、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方式接触、收到有关中国的大量信息。甚至人们可以看到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不同地区的电影,这些影像让他们对中国的社会文化更加感兴趣,从而让他们主动去了解电影背后的一些知识和历史。
  格鲁津斯基印象最深刻的是贾樟柯2004年拍摄的电影《世界》,贾樟柯凭此获得2004年度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并被法国《电影手册》评为2015年度十大佳片。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群农村年轻人闯入城市生活的故事,讲述他们在城市中的迷茫、幻想、爱情、猜忌、和解……但是,贾樟柯的电影就是中国的全部吗?显然不是。格鲁津斯基发现自己和其他人都不知如何去解读这个电影。“因为缺乏对中国文化、历史方面的了解,从而导致印象深刻的仅仅是画面,而不能真正去解读,去了解其底蕴。”
  被“二次加工”的中国
  “彭慕兰是一位非常好的历史学家,他出版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著作,都非常好。但是他的视角依然是西方的,代表着西方的观点。”劳伦特·迪索表示,他所接触的介绍中国的材料都出自西方学者之手,他们的观点已经经过了二次加工。
  “欧洲学者有研究中国的传统,16、17世纪,在欧洲有一本关于中国的书,而它的作者仅仅在广州呆了四个月,在今天看来,这是很不严谨的。”格鲁津斯基表示,今天,在不了解中国历史与北京的情况下看中国电影,产生误解几乎是必然的,而这种误解“有时候是危险的”。
  “现在,整个中国都变得很重要。”劳伦特·迪索说,“我不懂汉语,但现在开始让我的孩子们学习说汉语。”研究旅游与经济的迪索在参加大会之余参观了济南大明湖、趵突泉、护城河等代表性景观,“太美了。我的一位朋友,因为对济南不了解而没有出席这次会议,我回去会告诉他这是一个错误。”“之前我并不知道济南,不知道山东大学,直到四年前才听说,现在,我有机会去直接了解。”在他看来,听别人讲述与自己亲自去看去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有朋友再来中国,我会告诉他们不去北京,不去上海,要去济南。”
  展示东方视角下的中国
  “我希望看到中国学者用英文或者法文出版的关于中国的著作。中国学者应该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西方学者看到。”劳伦特·迪索表示,他们希望看到东方视角解读下的中国历史,而他的这一愿望在本届历史科学大会召开之际已经初步实现。
  8月24日,《中国历史学30年》英文版正式发布。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张海鹏为该书主编。该书中文版由全国史学领域的知名专家20多人共同编纂,出版于2008年,共分为中国考古学、边疆民族史、历史地理、世界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战后国际关系史等22个专题,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史学各方面的成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中国历史学著作很少被译成英文在世界发行,这是中国史学研究(在世界上)缺少话语权的重要原因。”张海鹏表示。“研究全球史离不开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学30年》英文版出版表明,未来中国年轻一代历史学者能够用英文流利的与外国学者交流,提出问题。新成长起来的历史学家一定能够用各种文字讲述中国历史,取得中国历史在世界史学界的话语权。”
  陶文钊介绍,国内历史档案的开发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今年4月,中国近代史档案馆正式成立,为外国学者直接使用第一手中国档案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中国也欢迎西方学者来关注并研究中国历史。
  过去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比较片面,中国本土化的介绍很少能够直接传播到西方。而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可以通过电影院、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方式接触、收到有关中国的大量信息。
其他文献
这是一场中国与世界历史学界共同分享的盛会。  拥有115年历史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第一次走进亚洲、走进中国。中国史学终于从世界史学的边缘走到了世界史学舞台的中央。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现场致辞。  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名学者齐聚济南。  185场专场会议、6场卫星会议与2场平行会议一起,展示中国与世界历史科学研究最新成果。  本届史学盛会坚持以学
期刊
“是1937年、1939年还是1941年呢?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法国历史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的这句话,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观点,更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西方史学界一直存有的争议。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这样的既定事实在“二战”结束70年后的西方竟然仍存争议,这是一个在国人看来略带荒谬的问题!但是,它确实客观存在着。  从1939到1937  
期刊
陈昊天,男,1997年5月出生,山东金乡人,现为第二炮兵某部士兵。入伍以来,他就以雷锋同志为榜样,热心助人,排忧解难,拾金不昧,好事做了一件又一件。2015年初在家探亲期间勇救落水者的事迹在当地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也为广大群众树立了榜样,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面对冰冷河水中的落水者,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金乡县回乡探亲的现役军人陈昊天选择了直接跳入水中,不顾个人安
期刊
“我父亲是个老实人,自从当兵复员回来,一直在家务农,默默无闻了一辈子。在俺们姊妹们小的时候,经常听他讲当年的战斗故事,听得我们热血沸腾。”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李鹊镇赵寺村的田云芳说。  田云芳的父亲就是广饶县李鹊镇赵寺村的田兆龙,一位抗战老兵。步入赵寺村,93岁的田兆龙正推上他的“坐骑”——一辆三轮车,去村外的集市买点日用品,三轮车上总是放着不离手的拐杖。  田兆龙身体硬朗,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就是
期刊
1905年  黄节在与邓实等人共同发起创办的《国粹学报》上分期发表《黄史》一书。他在《黄史》的“总叙”中说:“柏林史学大会宣言曰:‘提倡民族帝国主义,造新民国,为历史家第一要义。否则外族入霸国恒亡。’”这是国内文献中第一次提到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1923年4月  经过十年中断之后,第五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这一国际史学盛事立刻引起了南高学人的注意。图为南高学人向达。  19
期刊
“在过去的一周里都做了什么事,最有意义的是什么?”  8月29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闭幕,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时间里,山东大学校长张荣马不停蹄,与他带领的由山东大学教授、工作人员、学生志愿者等组成的团队一起,戮力同心,使这一第一次走进亚洲、走进中国的史学盛事得以圆满举行。  这一天,张荣也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一直紧绷的神经,轻松面对来自全国媒体的关注:“我觉得有一点,我们最初在设计会议的时候,就把它
期刊
张春霞,女,1977年5月生,肥城市丘明中学教师。李强,男,1974年8月生,肥矿集团曹庄矿小学教师。作为人民教师的他们,也是热心公益的好夫妻。2010年至今,他们利用假期及业余时间倾心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大爱,创办了“西部爱心公益社山东站”、“肥城市爱心公益协会”,打造了“爱心”支教、“爱心”助学等六个公益服务品牌;远涉贵州、甘肃、宁夏、青海、肥城等地支教,陪3000多名学生过假期;募集捐款逾20
期刊
9月1日是小学开学的日子,很多小朋友将晋升为小学生,开始自己的学生生活。一位暖心老爸用相机记录下双胞胎儿子奇奇妙妙初入小学的前前后后。  为了准备好开学的第一天,初为小学生家长的父母各种忙碌,给孩子准备书包、课本、文具,还有吃饭用的餐具。老爸还给孩子们准备了“姓名贴”,贴到各种物品上以防丢失。  起床,对于两兄弟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6点40分,在父母的催促下,奇奇妙妙终于起床了。起床慢慢腾腾,离开
期刊
方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第22届世界历史科学大会组委会秘书长,他不仅参与了这次大会的前期筹备工作,而且作为一个历史学者也聆听大会上世界与中国的声音。  历史积淀选择山东大学  方辉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选择山东、选择山东大学是有原因的。”山东作为孔孟之乡,诸子百家聚集地,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这里诞生过齐鲁文化,诞生过孔孟、墨子等一批大家。这里对于中国历史的塑造、对
期刊
1937年9月下旬,日军侵华战争由平津南移,其前锋已到达山东德州一带。10月初,韩复榘奉命将他的部队全部由胶济线的高密一带调往津浦线,这时对日作战他已无可推脱,乃于11月上旬,韩亲率其手枪旅(当时已换成步枪)和朱世勤的特务队,过黄河迎战日军。冯玉祥率韩部曹福林二十九师在禹城正面抵挡日军,韩率手枪旅抵挡日军左翼。在济阳韩与日军遭遇,缺乏重武器的手枪旅抵挡不住日军的猛烈进攻,败下阵来。韩率手枪旅贾本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