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安全易行的腰椎脊突穿刺术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5158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髓检查在目前已成为血液病、伤寒、疟疾、黑热病等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但是常用的胸骨穿刺并不完全妥善,第一它予病人以心理上极大的威胁;第二有引起感染的可能,第三因胸骨穿刺而刺破心脏者亦偶有所闻。1948年Rubinstein氏以髂骨穿刺术采取骨髓,此法虽然安全,但在成人则骨质过硬不易穿刺。此外肋骨穿刺术亦有缺点,因肋骨不易固定且有刺入胸腔的危险。腓骨下端穿刺法在小儿较易施行,但在成人则有困难。最近有采用脊突穿刺术者,已证明其价值不在胸髓之下。此法不但安全可靠,且腰背部痛觉较钝,病人又看不见施行的手术,因此不但可以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亦可免去施术者的紧张情绪。我院施用此法于病室及门诊病人已有年余,并得到满意的结果。

其他文献
风湿性心脏病
期刊
江西医学院内科自1951年1月至1953年5月止,共有大叶性肺炎198例,作者擬就此198例加以分析。以为两年多来南昌市大叶性肺炎流行情况初步统计材料之参考。
期刊
麻风疾病是由一种麻风分枝杆菌所致,这种杆菌存在于病人的皮肤内,鼻粘液膜内,与神经组织内,这些寄居场所要看麻风病的病型来决定,在检查时候可由以上所说三种场所来采取标本。平常我们检查麻风病人的鼻粘液膜与皮肤内的涂片可能找到很多的麻风分枝杆菌而神经型的麻风其周围神经梢内(特别尺神经)所刮取的标本作涂片检查则麻风杆菌的数目很少或因技术问题而找不到。麻风的细菌检查至为重要,能决定病人是否系麻风疾病,即使是麻
期刊
以酒石酸锑剂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有各种长短程不同的疗法,目前大多采用一个月左右的静脉注射法,非常不便,进行集体治疗,则更感困难。因此,寻求新的投药途径、缩短疗程、简化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仍为临床上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期刊
夹竹桃是一种温带常绿灌木,其皮及叶中含有夹竹桃素,为一种强心性配醣体,有类似洋地黄的药物作用。在我国江南一带民间流传,谓能以夹竹桃叶治疗精神病者,其法按年龄每岁一叶,煮汁内服。因而引起中毒者,时有所闻。1950年须毓筹氏报告四例夹竹桃中毒患者,内二例死亡,仅第四例有体格检查记录,记载心跳脉搏缓慢,每分钟46次。推测可能有心传导阻滞,惜无心电图证明。1952年文剑成氏报告夹竹桃中毒死亡一例,且加以尸
期刊
本文报告组织疗法治疗二例有显明肝脏衰竭征象的肝硬变病人的初步结果。这两名病人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肝脏机能都有显著的进步,值得我们对组织疗法在肝脏疾患的治疗上加以更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
期刊
巴甫洛夫神经论是苏联先进医学的基础理论
期刊
武汉市立传染病院在1951年共收治伤寒及副伤寒病例177人,其中85例(47.7%)曾用氯霉素治疗。本文即为该85例疗效之报告。重点在用药之剂量和应用方法,同时对复发率、死亡率、副作用等加以讨论。(副伤寒仅二例故未分开讨论)
期刊
肺吸虫多数寄生于哺乳动物之肺内等处,是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等地、在吾国计有浙江、广州、福建、辽宁、湘南、鄂北、台湾等地,其中以浙江之绍兴,南乡为甚。陈心陶氏(1933,1940)于广州报告兽类得有肺吸虫的感染,但迄未有人受染的报告。本案虽未能确定其为在广州受染者,但确知其非来自其他传染区,因此作成报告供作参考。
期刊
身体的内部环境系受自主神经系统与液递作用所控制。而这两方面内部的调节机构又受丘脑下部的管理。丘脑下部如何管理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已有很广泛的研究。首先,有Karplus及Kreidl氏等学者作过特别的调查,尤其是关于血压,呼吸,体温以及相类似的功用。此外,丘脑下部与内分泌腺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肾上腺与神经性垂体,也有过很多的记载。研究丘脑下部神经生理方面的文献,颇为多见。1939年Ranson及M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