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向利比亚之斧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e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国部队折腾一周战果乐观成份多,其间仍能拧出些水份来;利比亚招架有术毁损并不悲观,淡定之下好戏接着续!
  
  3月19日的非洲大漠余辉渐隐,法国“阵风”战机扔向卡扎菲坦克的灵巧炸弹,向利比亚砍下了第一斧,“奥德赛黎明”军事打击开启。地中海上数条战舰不时腾起“战斧”烈焰,环伺利比亚之侧的十数家基地上披挂战机轮番开戒,一场开锣即明结尾的拳击正在上演,6天6轮导弹、炸弹未断,倾泄在北非石油富地利比亚。在即将临阵换帅北约接手之际,盘点下刀斧手美英法的技艺匠术,瞅瞅迷恋武力至上的帮会有何新道道,以利知彼防彼。
  首轮震慑与持续施压相结合。首轮仍是“战斧”老调重弹,第一天打出巡航导弹占第一阶段7天时间60%。选择巡航导弹,一来威力巨大有震憾之效,二来无士兵亲临火线保已不损。其后每天几枚至十几枚持续攻击施压不断。
  系统瘫痪与重心打击相结合。第一轮110多枚“战斧”劈向利比亚防空系统20多处“关键点”,力求瘫痪利比亚防空网,除掉实施禁飞的心腹大患。第二轮后,重点打击装甲目标及补给线,搜寻散开的防空导弹和作战飞机,点刺卡扎菲军队之穴。
  硬摧毁与软杀伤相结合。打击军事目标有地对空导弹阵地、预警系统、重点通讯设施等整体防空系统等。同时,还有战略目标卡扎菲官邸,其个性象征的帐蓬,行政中心,海军基地,军械修理厂等。这是硬摧毁。而大打心理战力将卡扎菲与支持的民众剥离,是多国部队无形的软杀伤。明知导弹攻击卡扎菲的官邸早在战略上无效、战术上突然性已失。偏要第二轮多此一举,共用意耐人寻味,恐为一箭三雕。一要宣示与卡势不两立,非将其扳倒不可。以坚定其盟友不可畏缩,动摇卡扎菲支持者之意念,力求其作鸟兽散。二是打碎民众偶像。官邸乃精神领袖的包装,如皇宫的红墙琉璃瓦,代表至高无上,展示皇权威严,也是民众顶礼膜拜寄托之所,上来不屑挥起大斧砸碎成一堆瓦砾,令民众心灵无归属之处。偶像轰塌,基础荡失。三是警告民众莫当“人盾”。打塌卡扎菲官邸,多国部队的信号是没有什么不敢打的,民众不要当卡的陪葬品,犯迷糊搭上身家性命不值当。心理震慑在前,减少误伤在中。
  统一行动与分片包干相结合。多国部队燃火建立禁飞区,一同出击谁别往后缩,同进同退,甘苦共尝,相互壮胆,气势夺人。仓促上阵的多国部队实在需要内部整合,美军老大也只有临时指挥权,费力不讨好协调难见成效。为了避免少些枝节,多些顺畅,还是各自为战,独成一体方可少摩擦多出活。因而也就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你高我低难奏流畅乐章。
  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相结合。即将土崩瓦解之际的反政府军抓住了稻草,法国首战打击兵临班加西的政府军坦克为其解了围,免其独木难支一刻倾倒,反对派感恩西方发动攻击,多国部队乐得培植当地人捅卡扎菲腰眼。而用海上封锁武器禁运和打其地面部队后勤补给线则是将利军逐渐窒息;实施心理战将卡扎菲与民众剥离则令其最终沦落为无臣之君。
  空中绞杀与海上封锁相结合。挟着禁飞区招牌,多国部队无所顾忌发动空中进攻,导弹、炸弹弹雨如注,誓将卡扎菲绞杀于天地之间。而起哄架秧子拉偏架的北约凑起十几条战舰,在利比亚家门口地中海上拉起封锁线,拦截任何进出利比亚船只,口号是对其武器禁运,为联合国勇挑重担。
  节俭用兵与达成效果相结合。美国遇有风吹草动,航母必来压轴,此回一反常态,扳着指头数兵员,捂着钱袋拔算盘。可谓量体裁衣,看菜下饭。一因“奥德赛黎明”行动有明确、限定的目标;二来金融重挫了元气,三来肩上已扛二战还未卸下,实在无余粮来造耗。即出兵同样要出活,面对打击清单上目标,反复权衡,但求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
  控制节奏与保持高压相结合。一来仓促上阵,边打边调;二来小心推进,避免死人;三来避免失手,减少误伤;四来目标难辨,少发虚弹;五来持续施压,以打促变;六来打不停手,志在必得。
  多国部队折腾一周战果乐观成份多,其间仍能拧出些水份来,利比亚招架有术毁损并不悲观,淡定之下好戏接着续。未来几日城头将要变换大王旗,头戴紧箍咒的北约坐上头把交椅,挥动的指挥棒玩得转吗?且作冷眼观之吧!
其他文献
设计独树一帜的“独立”号濒海战舰目前正在接受严格的测试,如果能击败洛一马公司的“自由”号,它和同级姐妹舰们将成为未来几十年美国海军近海作战的主力战舰。  2010年1月16日,美国海军为万众期待的“独立”号濒海战舰举行了入役仪式。由通用动力公司设计建造的“独立”号不仅是美国海军历史上第6艘以“独立”命名的舰艇,更是美国海军的第二艘濒海战舰实验舰。“独立”号采用了独树一帜的三体船设计,它将在服役后接
期刊
编者按:冷战结束后,美国便一直对其战略重心进行不断的调整,美国海军最近几年更是将重点从大西洋向太平洋和印度洋转移,威胁着亚太地区的稳定。本文原载于美国《外交家》杂志,两名作者是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略学副教授,他们在文中探讨了当前美国海洋战略所面临着困境。本刊发表此文并末代表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及专业工作者参考。  美国海上战略似乎日益集中在印度洋和波斯湾,这让太平洋上的海军似
期刊
冷战结束后,北约实施了一系列转型措施,工作重心从应对大规模战争转变为参与非对称军事行动与各类维和行动。  成立于1949年的北约组织是一横跨欧美的集体军事防卫组织,是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遏制苏联及东欧国家而成立的一个大型军事组织,是典型的冷战产物。在成立后的40多年间,北约一直将华约组织视为头号大敌,整个组织的主要工作也围绕着共同制定防卫政策、协调集体防卫武力来以抵御華约组织的军事行动展开。
期刊
说多国部队行动是美国操纵,甚至是针对中国的阴谋,这是很难成立的说法,甚至是故意混淆重大国际是非的看法。    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经过艰难磋商之后,以十票赞成、无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关于利比亚局势的第1973号决议(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1973),这项决议针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杀戮平民的指控,作出了包括设立禁飞区、要求卡扎菲停火、扩大制裁、驱逐雇佣
期刊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曾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不管是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卡扎菲领导这个大约有六百万人口的国家摆脱了贫困,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人均GDP13000美元)。    2003年12月19日,曾被里根称为“疯狗”的卡扎菲宣布,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并愿意接受武器核查;几天之后,卡扎菲又将利比亚掌握的几百名“基地”组织和其他伊斯兰极端分
期刊
位于内华达沙漠深处的内利斯空军基地不仅是美国空军最为重要的基地,更是美国空中力量的精神家园。    内利斯空军基地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富盛名,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空军基地之一。随着美国空军即将对作战部队进行大刀阔斧的重组,内利斯在未来所发挥出的作用也将达到前所未见的程度。美国空军的领导层清醒地认识到,空军的训练工作决不能墨守成规,对于军事行动的准备工作也不能止步于满足现有任务的需求,美国空军必须进一步
期刊
美国的石油安全战略,不在直接控制石油资源本身,更不在美国石油公司去采油,美国航运公司把油运回国,并由美国炼厂炼化,甚至也不在石油价格上,美国的能源安全战略载明在各种能源战略白皮书里:全球能源供给稳定,不受扰乱。    打利比亚是不是为了石油?我认为不是。但为了把事说清楚,姑且假设打利比亚就是为了石油。这个假设纯粹基于利害,所以推导也会基于利害,不掺杂道义:一切从石油出发。记住了,千万别跟我讲道义!
期刊
二战期间,为了有效应对威力强大的德国坦克,美国曾研制了一种装有四条履带、重达80多吨的超重型坦克,但因战争结束而没能装备部队。  第二战时期的美国坦克可谓乏善可陈。美军援助英军的M3履带中型坦克刚刚登陆北非就尝到了德军坦克的威力,这种外形高大但防护能力薄弱的坦克在德军坦克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不论是英军使用的“李”还是美军的“格兰特”坦克(均为M3坦克)在性能方面都无法与德国坦克抗衡。随后到来的M4“
期刊
俄罗斯的防空导弹一直以独树一帜的设计和优良的性能而备受各国青睐,近些年来新推出的“道尔”-M1、“铠甲”-S1和“勇士”防空系统同样引起了各国的关注。    “道尔”-M1低空防空系统    阿尔兹·安泰公司的“道尔”-M1是由KU POL电子机械厂生产,现在已发展出“道尔”-M1、“道尔”-M1TA、“道尔”-MlTR、“道尔”-M1TS等不同型号。“道尔”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是世界上最先采用垂直发
期刊
西方推动设立禁飞区,发动空袭的主要理由是防止利比亚发生人道主义灾难,阻止卡扎菲“屠杀平民”。但实际的情况是,这场军事干涉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可能远远超出未加干涉之前。    连日来,美英法持续对利比亚发动空中打击。就在西方宣称空袭行动“进展顺利”的同时,空袭所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也引起国际社会的质疑,不满和反对声音开始增大。  据美军方介绍,从3月19日下午开始的“奥德赛黎明”军事行动已使利比亚防空力量
期刊